《滬港綠色建築研究與設計案例》彙編了上述專家針對各自專業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進展所撰寫的主要論文。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正成為全球所關注的中心話題。自1 99 8年以來,香港的公共和私有產業均一直對可持續發展及相關政策予以極大的關注。2002年,香港建築師學會(HKIA)、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香港園林建築師學會(HKILA)和香港測量師學會(HKIs)聯合組建了香港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
基本介紹
- 書名:回眸-上海優秀近代保護建築
- 出版社: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 頁數:231頁
- 開本:16
- 定價:50.00
- 作者:徐強 陳漢雲
- 出版日期:2005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2076994
- 品牌: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滬港綠色建築研究與設計案例》是由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前言 劉秀成
序言 陸海平
建築的綠色革命
傑奧福瑞·布羅頓
從東方哲學觀談21世紀之永續健康建築——台灣之實例驗證
江哲銘
加強“文化投資”:可持續發展之道
龍炳頤 容曉君
發展綠色生態建築,促進建築可持續發展
徐強 江燕 王孝英
生態建築
劉秀成
華南地區亞熱帶潮濕氣候的建築節能設計
陳漢雲 劉少瑜
日本的持續可能性發展建築的設計指針及最尖端的建築事例
伊香賀俊治
生態建築中室內環境設計規範和控制措施
袁靜 徐強
21世紀邁入有益健康的建築環境——綠色建築在香港的發展
劉少瑜陳漢雲
建築署——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設計
馮永基
香港科學園——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設計
林心清 李國強 孫明德
可持續發展社區的規劃和設計
伍灼宜
樓宇改造在可持續發展策略中的角色
何巨業
香港預製混凝土構件在建築中的套用
朱沛坤 黃偉興
上海市生態型住宅小區技術實施細則簡介
安宇 韓繼紅 劉景立
序言 陸海平
建築的綠色革命
傑奧福瑞·布羅頓
從東方哲學觀談21世紀之永續健康建築——台灣之實例驗證
江哲銘
加強“文化投資”:可持續發展之道
龍炳頤 容曉君
發展綠色生態建築,促進建築可持續發展
徐強 江燕 王孝英
生態建築
劉秀成
華南地區亞熱帶潮濕氣候的建築節能設計
陳漢雲 劉少瑜
日本的持續可能性發展建築的設計指針及最尖端的建築事例
伊香賀俊治
生態建築中室內環境設計規範和控制措施
袁靜 徐強
21世紀邁入有益健康的建築環境——綠色建築在香港的發展
劉少瑜陳漢雲
建築署——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設計
馮永基
香港科學園——可持續發展的建築設計
林心清 李國強 孫明德
可持續發展社區的規劃和設計
伍灼宜
樓宇改造在可持續發展策略中的角色
何巨業
香港預製混凝土構件在建築中的套用
朱沛坤 黃偉興
上海市生態型住宅小區技術實施細則簡介
安宇 韓繼紅 劉景立
文摘
插圖:
講求人本健康之永續建築
若以建築的功能性來看,健康舒環境的營造,對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人體六感六識即是一個百年不關機的感應器(圖17),環境有些微的異動都會反映在人體的感知上,不健康的環境對人體可能產生立即或潛在的影響,所以永續建築應建構存一個以人為本的健康建築上,才是真正永續。觀察國際間所談之生態建築、綠建築、健康建築,其實皆包含在永續建築的範疇內,而以健康建築為最根本要素。
生物內在特性之健康成長
從生物學角度以及細胞生理成長角度來微觀之,無變動與刺激的環境,人體生理調適對應機能會逐漸減弱,甚至會造成無法順應變動之狀念,這與順應自然足相互契合的,因為環境是變動的,而環境變動對於人體生理影響,從免疫機能角度出發即為解答。就生物內在特性之健康成長需求上,年周期變動降低,但每日必須有刺激之變化量值振盪起伏,而反映至人體生理上,長期之順應特徵之變動量值合於生理順應,但短期之變動卻可刺激人體生理之健康對應。從生理健康角度來看長短周期變動量值,此即為亞熱帶區域永續建築與健康生活的起點(圖18)。
另外從健康危害避免角度而言,室內環境除生理順應與變動刺激外,另外的重要課題即為室內生活環境足否具有短期健康危害之因子,造成身體機能無法對應而導致健康危害之狀態,此部分於國際上研究成果頗為豐碩,而相對應之建築設計與室內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特性之探討也較完整,可將其分類為下列四方面:
1.耐久性無機建築構件套用;
2.建築物理環境對應(聲、光、熱、氣流、水);
3.建築化學環境對應(一般性污染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致癌有機物);
4.低有害微生物滋長之室內裝修。
此四項亦即為健康居住與生活環境之必須滿足的基本要項,最後再從美觀角度著手,達成兼順健康、舒適、美觀,且必須兼順水續之能源、資源套用以及生態環境確保之要項。
此種從外在地理條件與氣候特徵出發考量之健康建築對應,回饋至生理反應與人體健康必備之條什,而後再從建築室內健康環境所需之材料要項、物理環境控制要項、化學污染控制要項以及生物污染控制要項出發,達成兼顧氣候變動與健康對應之健康生活,最後州步號量永續發展之要項,同步滿足省能省資源、外在生態環境確保以及美觀調適等要素,如此方能真正稱為水續的健康建築。
講求人本健康之永續建築
若以建築的功能性來看,健康舒環境的營造,對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人體六感六識即是一個百年不關機的感應器(圖17),環境有些微的異動都會反映在人體的感知上,不健康的環境對人體可能產生立即或潛在的影響,所以永續建築應建構存一個以人為本的健康建築上,才是真正永續。觀察國際間所談之生態建築、綠建築、健康建築,其實皆包含在永續建築的範疇內,而以健康建築為最根本要素。
生物內在特性之健康成長
從生物學角度以及細胞生理成長角度來微觀之,無變動與刺激的環境,人體生理調適對應機能會逐漸減弱,甚至會造成無法順應變動之狀念,這與順應自然足相互契合的,因為環境是變動的,而環境變動對於人體生理影響,從免疫機能角度出發即為解答。就生物內在特性之健康成長需求上,年周期變動降低,但每日必須有刺激之變化量值振盪起伏,而反映至人體生理上,長期之順應特徵之變動量值合於生理順應,但短期之變動卻可刺激人體生理之健康對應。從生理健康角度來看長短周期變動量值,此即為亞熱帶區域永續建築與健康生活的起點(圖18)。
另外從健康危害避免角度而言,室內環境除生理順應與變動刺激外,另外的重要課題即為室內生活環境足否具有短期健康危害之因子,造成身體機能無法對應而導致健康危害之狀態,此部分於國際上研究成果頗為豐碩,而相對應之建築設計與室內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特性之探討也較完整,可將其分類為下列四方面:
1.耐久性無機建築構件套用;
2.建築物理環境對應(聲、光、熱、氣流、水);
3.建築化學環境對應(一般性污染物、揮發性有機污染物、致癌有機物);
4.低有害微生物滋長之室內裝修。
此四項亦即為健康居住與生活環境之必須滿足的基本要項,最後再從美觀角度著手,達成兼順健康、舒適、美觀,且必須兼順水續之能源、資源套用以及生態環境確保之要項。
此種從外在地理條件與氣候特徵出發考量之健康建築對應,回饋至生理反應與人體健康必備之條什,而後再從建築室內健康環境所需之材料要項、物理環境控制要項、化學污染控制要項以及生物污染控制要項出發,達成兼顧氣候變動與健康對應之健康生活,最後州步號量永續發展之要項,同步滿足省能省資源、外在生態環境確保以及美觀調適等要素,如此方能真正稱為水續的健康建築。
序言
可持續發展這一問題正成為全球所關注的中心話題。自1 99 8年以來,香港的公共和私有產業均一直對可持續發展及相關政策予以極大的關注。2002年,香港建築師學會(HKIA)、香港工程師學會(HKIE)、香港園林建築師學會(HKILA)和香港測量師學會(HKIs)聯合組建了香港環保建築專業議會(PGBc)。PGBC是一所旨在通過專業參與來改善建設環境的非營利性研究和學術機構。在中國,作為中國大陸最為繁華和發達城市之一的上海也採取了類似的做法。為了與國際標準接軌,上海也已經開始通過興建生態建築辦公樓示範樓和組建上海綠色建築促進會等措施來提高對可持續發展的認識。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們已經開始通過PGBc和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合作,即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專業服務發展援助計畫發起的“第一屆滬港論壇暨可持續建設展覽會”,來共同實現兩座城市所面臨的類似目標。
此次活動由技術交流會和展示會兩部分組成。在技術交流會上,來自香港的12位專家[分別由3位職業建築師、工程師、園林(景觀)工程師和測繪專家組成】展示技能和傳授經驗。此外,5位主題演講人(分別來自日本、英國、台灣、香港和上海當地的政策機構)針對國際發展趨勢發表其各自的看法。本書彙編了上述專家針對各自專業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進展所撰寫的主要論文。
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們已經開始通過PGBc和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的合作,即通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專業服務發展援助計畫發起的“第一屆滬港論壇暨可持續建設展覽會”,來共同實現兩座城市所面臨的類似目標。
此次活動由技術交流會和展示會兩部分組成。在技術交流會上,來自香港的12位專家[分別由3位職業建築師、工程師、園林(景觀)工程師和測繪專家組成】展示技能和傳授經驗。此外,5位主題演講人(分別來自日本、英國、台灣、香港和上海當地的政策機構)針對國際發展趨勢發表其各自的看法。本書彙編了上述專家針對各自專業和地區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和進展所撰寫的主要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