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簡介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國際教育學院於2017年6月組建成立,是學校進行大學生文化素質、音樂素養教育以及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的二級教學機構,同時負責全校外國留學生日常事務管理、海外孔子學院創辦和事務協調工作。學院的主要任務:承擔全校中國語言類和音樂類通識課程、通選課程的教學任務和學生藝術團體的排練、演出等活動,引領校園文化建設;負責全校學歷留學生、國際校際交流生、各種學習項目生的漢語課程教學和相關日常事務,創辦一所以上孔子學院,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著力推進我校留學生教育事業的發展。
學院現設音樂系、文化素質教研部、對外漢語教研部等三個系(部),以傳承滬江百年文脈,弘揚博大人文精神為使命,服務學校卓越工程教育。現有教職工25人,其中專任教師17人,是一個團結敬業、奮發進取、教學效果優秀的師資團隊,通過文化藝術課堂、藝術實踐,全面提升大學生人文藝術、音樂素養,讓文化藝術融入理工科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助推大學生成為文理兼修、平衡發展的優秀人才。
學院現有國際學生428人,大多分布在管理學院、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等學院。國際學生來自5大洲的50餘個國家和地區,排名前5名的國家是:瑞典、哈薩克斯坦、蒙古、肯亞、吉爾吉斯斯坦。2017年新生106人,其中本科86人,碩博16人。(以上數據截至2017年)
學院前身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Shanghai College,USST)成立於2005年,是上海理工大學為海外留學生提供國際教育服務及文化交流的學院。學院為上海理工大學接受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的國際學生及國際教育培訓項目提優質的漢語預科與培訓,開設大學預科漢語、基礎漢語、HSK考輔導等適應多種需求的課程,設有不同級別的教學班,可適應滿足從初學到高級程度學生的不同要求。學院採用小班授課的教學方式,充分考慮到不同留學生的語言學習需求,保證不同水平的留學生都有最適合自己的課程。使每個留學生在課堂上都有充分的語言練習機會, 都能得到教師的直接關注和指導。學生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
學院擁有一支高水準的師資隊伍和良好的辦學條件與教學設施,校園優美,有上海高校中規模最大的列入上海市歷史保護建築名單的市級近代優秀歷史建築群,為港澳台及海外留學生提供絕好的回眸歷史、前瞻未來的人文景觀。
上海理工大學滬江學院設立對外漢語教學中心,位於徐匯區復興中路1195號,是專門針對海外人士進行中文教育的機構,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專業的師資隊伍,科學的教學體系。
學院專門在香港設立辦事處,與香港管理專業協會一起負責在香港的統籌、管理工作,並擔當與香港學生及學生家長的聯絡與溝通的橋樑。為進一步加強滬港教育交流合作,貫徹 “ 立足上海、面向世界,育人為本,服務社會 ” 的辦學宗旨,上海理工大學2005年起特別開辦香港副學士、高級文憑畢業生直升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課程的計畫。
1917年上海理工大學的前身
滬江大學就曾開設音樂課,隨後專門成立音樂系(院系調整時併入他校),學生音樂活動是當時滬江校園的一大特色。在100多年的校史中,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黃自,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應尚能,指揮家楊嘉仁、黃飛立等都曾任教於滬江大學。
2010年上理工音樂藝術教育中心成立,學校藝術教育進一步普及,開設了多門音樂類選修課程,每年覆蓋1500名學生,還先後組建了民樂團、合唱團、室內樂團等。
上海理工大學音樂系在此基礎上於2012年8月正式成立,成為上海市理工科院校的首個音樂系。
課程設定分為四大類,總計23門課程;
音樂欣賞類:旨在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個人情操,拓寬學生視野,包括中外音樂史及音樂作品鑑賞。如:中外音樂經典賞析;歌唱藝術;經典影視音樂欣賞;百老匯著名音樂劇賞析;動畫音樂欣賞等。
音樂理論類:主要包括基本的音樂理論知識以及音樂歷史知識。如:中西音樂史、基礎樂理等。增強學生的音樂興趣,使得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音樂知識和讀譜技能。
音樂實踐類:主要是指包括表演類課程在內的具體音樂實踐類課程。如音樂演唱、演奏技能學習、提高的訓練和表演。如:室內樂—重奏訓練;合唱;民樂合奏等。
藝術創新類:創新類課程主要是指通過參與演出活動的策劃與執行,培養學生藝術綜合能力與創新能力。如演出設計與表演實踐等。
上海理工大學音樂系在體現自身特色的同時,更以博大的胸懷,旺盛的活力,不斷努力,爭取走出一條高水平的與國際接軌的辦學之路。
滬江書院
高水平的大學文化是推動高水平大學發展的強大內生動力。為真正做好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深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學校2018年全面啟動“滬江書院”文化工程。“滬江書院”文化工程依託相關專業教師的學科背景優勢,以傳播書法、國學、陶藝等中華傳統藝術為核心,建設書法工作室、設計藝術工作室、滬江詩禮社、滬江講壇、陶藝工作室等工作坊,讓“滬江書院”成為人文素養教學課堂、中華文化名家講壇、傳統技藝傳習基地、傳統文化研究中心、中華文化傳播使者,打造“中國文化中心”,以彰顯中華傳統文化的輻射力和影響力,構築面向全校師生的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創新教育與傳播交流平台。
以黨委宣傳部領銜、相關部門協同建設的“滬江書院”文化工程,是學校高水平大學文化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官微特推出專輯,展示“滬江書院”各工作坊的風采,讓師生在傳統文化氤氳中不斷增強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
為助力高水平大學文化建設,滬江國際教育學院設立滬江詩禮工作室。作為“滬江書院”工作坊之一,工作室整合全院文學藝術資源,主要依託文化素質與對外漢語專業教師的學科優勢,通過舉辦“滬江杯”詩詞大會、“滬江杯”原創文學大賽,組織“華夏衣冠”漢服展演、培養學生琴棋書畫技藝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滬江書香校園氛圍。
工作室由文化素質教研部主任王聰聰博士領銜,以劉東海、徐曉力、許麗莉、施岩、劉永等教師組成工作室團隊,指導學生社團滬江詩禮社,組織開展系列文化活動。工作室強調人文情懷與生命體驗,力圖以古典詩詞點燃青春激情,以千載書香浸潤百年學府,接續泱泱華夏的文明傳統,激發上理學子綻放性靈的璀璨光芒。
“滬江杯”詩詞大會從2017年開始舉辦,吸引了200餘名中外學生參加,初賽決賽,環環相扣,以詩會友,以友輔仁,充分展示了我校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和詩意情懷,是一席華美精緻的詩詞盛宴,一次充實溫馨的詩詞之旅,已經成為上海理工大學弘揚傳統文化的特色品牌。
學生社團滬江詩禮社旨在傳承與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從詩詞歌賦到琴棋書畫,從孔孟老莊到漢服茶藝,為熱愛此道的中外學生搭建一個交流平台,讓人心從日常的匆促中沉靜下來,體會到傳統文化的意趣並將其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