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革命與改革

回應革命與改革

《回應革命與改革》是2007年3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敏,譯者是陸益龍、徐新玉。

基本介紹

  • 書名:回應革命與改革
  • 作者:韓敏
  • 譯者:陸益龍、徐新玉
  • ISBN:9787214045195
  • 頁數:313頁
  • 定價:24.00元
  • 出版社:江蘇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年3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副標題:皖北李村的社會變遷與延續
  • 叢書: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編輯推薦,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編輯推薦

本書是關於現代中國的代表性民族志之一。這部富有安定感並耐人回味的民族志的誕生,主要來自於作者遵循了在長期的田野調查中進行扎紮實實地參與觀察的社會人類學基本原則。本書通過細膩的描述,在彌補了華北地區基於定點觀察的民族志的不足的同時,還通過安徽李村的事例分析,闡明了傳統的社會結構及文化在步入社會主義制度後的變化過程。此外,本書的另一個獨到之處是,作者在日本掌握了在歐美發展起來的社會人類學方法,這種方法除了忠實繼承歐美人類學重視理論構築之外,更尊重對事實本身的強烈關注和記述,故本書在許多方面也體現了日本人類學的特色。

內容簡介

這是建國後關於皖北農村社會巨變的第一部民族志專著,也是關於漢族農村社會最翔實的人類學民族志之一。作者以李家樓的李氏宗族為主線,展現了清末、民國、毛澤東時代及改革開放後的社會變遷。通過對近三百個人物的採訪及其口述,生動地記述了不同的性別、年齡、階級成分、社會地位的人對革命和改革的政治動員所作出的回應。本書追蹤並揭示了有六百年歷史的李氏宗族的延續和復興的機制,並通過與其他地區的比較,重新詮釋了中國的宗族類型。書中也討論了土地所有權、權力結構、婚姻和姻親關係、禮物交換、基督教復興等內容。這個多維度的李村民族志,為革命後的中國人類學研究提供了新資料和新的理論角度,也有助於廣大讀者對20世紀中國社會歷史的理解。

作者簡介

韓敏,1993年獲得東京大學人類學博士學位。1995年開始歷任東洋英和女學院大學講師、副教授。2000年至今在日本人類學最高研究機構——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任副教授及博士生導師。2002年3月至2003年1月,作為日本文部省在外研究員在美國哈佛大學費正清研究中心作學術考察。研究方向:(1)漢族的民族志研究。考察家族、女性角色、民間信仰等問題,是《生機的大地——中國風水思想及實踐》(2000)的編者之一。(2)旅遊人類學。在湖南、雲南等地考察旅遊現象的生成,是日本第一部旅遊人類學教科書《觀光人類學》(1996)的執筆者之一。(3)革命記憶的人類學研究。在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主持了“中國的社會變化和再構築——革命的實踐和表象”課題組。

圖書目錄

中文版自序
導論
一、主題概述
二、中國農民研究的歷史回顧
三、本書的意義
四、本書的結構安排
第一章 蕭縣和李家樓概述
一、黃河故道
二、李家樓的經濟與社會特徵
三、蕭縣和李家樓的教育
第二章 晚期帝國時期(1369—1911年)的李氏宗族
一、李氏宗族與中國宗族的三種類型
二、洪洞傳說:明朝的大規模人口遷徙
三、開基祖和老六房
四、李遙巴(J2)和七個後期分支——小七房
五、李氏宗族的整合與延續
1. 李氏宗族的分布
2. 墓地、土地、祠堂和年度祭祀
3. 族譜
4. 官僚和文化精英——李氏宗族帶頭人和推動者
第三章1912—1949年間民國時期的社會變遷
一、李家樓的五個“院”
1. 創業:李廣應(N3)和他的三個兒子
2. 分家
二、科舉制度廢除後三個“院”的社會流動
1. 後院
2. 前院
3. 西院
三、村莊生活的經濟基礎
四、家庭及其構成
1. 家庭的分類
2. 居住和生活方式
3. 傳宗接代
4. 家長的地位
5. 女子的地位
6. 財產繼承
7. 虛擬收養
五、村莊內外的政治
1. 民國時期的保甲
2. 日本侵華期間
第四章社會主義集體化中的李家樓
一、土地改革
1. 建立新型行政機構
2. 劃定階級成份
3. 鬥地主
4. 實現“耕者有其田”
二、集體化運動的第一步
1. 互助組
2. 初級社
3. 高級社
4. 供銷社的成立與社會流動
5. 統購統銷
三、社會主義集體化的“大躍進”
1. 人民公社的建立
2. 天災還是人禍
3. 人命關天的一封信
4. 包產到戶的生產責任制
四、農村地區的文化與意識形態的變遷
1. “文化大革命”
2. 學雷鋒和學大寨
五、集體時代的組織
1. 三級核算
2. 幹部與社員之間的委託一代理關係
第五章 家庭生產責任制下的李家樓
一、始於安徽省的家庭生產責任制
二、地方政治的變化
1. 行政改革
2. 幹群關係的變化
三、經濟變遷
1. 家庭生產責任制下的集體經濟
2. 科學種田和機械化的普及
3. 從單一的糧食生產走向多元化經濟
四、新經濟體制下宗族的重建
第六章 性別、婚姻和姻親關係
一、從提親到結婚的諸過程中,嫁方與娶方交涉模式的變化
二、嫁女與娶妻:婚姻支付關係的變化
1. 1930-1980年間高額嫁妝的基本模式
2. 嫁女者優越於娶妻者的新模式
三、婚姻模式的變遷機制
1. 1980年以來收入的增長和消費觀念的改變
2. 婦女勞動力價值的提高
3. 性別比的不平衡
4. 年輕一代消費觀念的變化
5. 信貸勞動力交換中的姻親關係
四、婚姻市場的受害者
五、外來婦女和婦聯
第七章 改革開放後皖北基督教的發展
一、基督教的歷史與現狀
二、教堂、聚會中心和家庭聚會點
三、宿縣地區基督教的傳教方法
四、基督教徒快速增長的原因
1. 宗教政策的改變
2. 經濟改革和人民公社的解體
3. 基督教與其他宗教信仰的比較
五、基督教對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八章 儀式的復興與族親和姻親網路的重建
一、族親和姻親之間的禮物交換
1. 禮物交換的傳統
2. 集體時代的禮物交換
3. 家庭生產責任制下的禮物交換
4. 作為社會保障機制的禮物交換
二、重續族譜蔚然成風
三、為三百年前小七房的始祖重立墓碑
結 論
一、社會與文化結構有延續性嗎
二、如何評價集體化和去集體化的影響
三、變化中的婦女地位
四、他們對未來的敘述
附錄一 田野工作
附錄二 本書的人物簡介
索引
人名索引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