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譯語》,書名,明代編纂的《華夷譯語》之一種。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命回回人馬沙亦黑與火源潔編纂。一說編於元末明初或永樂五年(1407)。分兩種:一種為“雜字”,一種為“耒文”。以各民族通用字為主,附以漢譯,一般稱為乙種本。今存會同館編《譯語》,無“耒文”,僅有漢文音注、翻譯辭彙,一般稱為丙種本。本書以波斯文、阿拉伯文分17門,收錄詞語674條(或655條),亦有少量塔吉克語。基本屬波斯語、漢語辭典性質。兩種版本均有傳世。中、日、英、法、德等國均有收藏。
《回回譯語》,書名,明代編纂的《華夷譯語》之一種。洪武三年(1370),太祖朱元璋命回回人馬沙亦黑與火源潔編纂。一說編於元末明初或永樂五年(1407)。分兩種:...
明代官方從事波斯語文教育、翻譯工作的是“四夷館”和“會同館”中之“回回館”。其所編之波斯語教材,保存在《華夷譯語》中的部分,稱為《回回館譯語》。這種...
回譯是由中國和外面世界文化交流引起的,許多單詞尤其是科技辭彙都是通過直譯、音譯、補充、解釋等翻譯方式形成的外來語,對這些辭彙的回譯力求源語言與目標語言間的...
回回譯史,元代職事翻譯的回回屬吏。元朝由於遷入中國的回回人益增,他們多使用波斯文或阿刺伯文。至元二十六年(1289),元政府於大都(今北京)設立“回回國子...
《回回館雜字與回回館譯語研究》是2008年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劉迎勝。本書以北京圖書館本、柏林國立圖書館本與北京圖書館所藏袁氏抄本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