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吠陀

四韋陀一般指本詞條

印度婆羅門教的四部根本聖典。又作四韋陀、四圍陀。雅利安族初住於印度西北境時,崇拜日月風雲、水火山川等自然現象,相信有神靈而對之祈禱現世幸福。所崇拜的神靈,從自然物的當體開始,漸相信其具有道德的性質,能司賞罰與奪。因而,逐漸產生讚頌神靈及祈禱祭祀等詩歌,經匯集成四部寶典,即四吠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吠陀
  • 來源:古印度
  • 另譯:四韋陀、四圍陀
  • 教派:婆羅門教
  • 由來:讚頌神靈及祈禱祭祀的詩歌
四吠陀,四吠陀概述,四吠陀分為四部分,

四吠陀

(梵catur-veda)

四吠陀概述

茲略述四者內容如次︰
(1)梨俱吠陀(R!g-Veda,贊誦明論)︰系雅利安文學最古且最重要的文集,內分十卷,計集上古讚美詩一○一七篇、一○五八○頌而成;以讚頌一切自然力量的功德為主。
(2)娑摩吠陀(Sa^ma-Veda,歌詠明論)︰系一部歌詠集,為婆羅門僧祭酒時所歌唱。共有一五四九頌,除七十五頌外,余皆自梨俱吠陀中摘出。
(3)夜柔吠陀(Yajur-Veda,祭祀明論)︰為一部獻祭的禱詞,分作黑、白二本,內文半為頌詩半為散文。
(4)阿闥婆吠陀(Atharva-Veda,禳災明論)︰多屬神咒,乃控制神鬼之法。內含七三○篇、六千頌。散文與韻文兼收。
前三者又稱三吠陀或三明(trayi-vidya^)。四者之中,以梨俱吠陀的編纂時間最早。夜柔、娑摩二部相繼其後編成。而阿闥婆吠陀的成書年代則與三吠陀相隔甚遠。

四吠陀分為四部分

四吠陀的主要內容約略如上述,至於其構造,可分為下列四部分︰
(1)本集(Sam!hita^)︰集錄讚歌、咒句與祭詞。
(2)梵書(Bra^hman!a)︰詳說祭祀的由來、意義、用法等。其間雜有神話、傳說。
(3)森林書(A^ran!yaka)︰說明森林中傳授的神秘祭祀儀式,含有思索性及哲學性的要素。
(4)奧義書(Upanis!ad)︰以考察宇宙的原理及人類的本質為主。
各吠陀未必皆兼具此四部分。一般而言,以本集為最主要部分。
四吠陀向來被視為天啟(S/ruti)聖典,不僅為古代印度人所信崇,及至近世,印度人亦認其有最高威權。婆羅門教徒之宗教信仰、道德法律均以吠陀為依歸。故學說悉以尊吠陀者為正宗,而非吠陀者,則為異教。因此,研究印度思想不可不知吠陀,而其中又以梨俱吠陀為首要。
◎附︰金克木梵語文學史》第一編第一章第二節(摘錄)
吠陀的集子共有四種,都叫做《吠陀本集》。傳授的人後來又在上面加上許多解說,並且把自己的一些著作也附加上去。這樣形成了龐大的吠陀文獻。只有《本集》才是其中最古老的部分,那些附加上去的文獻都不是和它們同一時期的著作。
這四種《本集》是印度最古的文學遺產。
《梨俱吠陀本集》︰這裡面收集了一○二八首詩。現在只有一派的傳本。‘梨俱’本是這種詩體的名字。
《娑摩吠陀本集》︰這裡面有一八一○節(或一八七五節,中間增多兩篇共六十五節)配曲調演唱的歌詞。其中除了七十五節(或九十幾節)以外,都是《梨俱吠陀本集》裡面有了的,並且還有些重複。現在有三派的傳本。‘娑摩’指的是祭祀用的歌曲。
《夜柔吠陀本集》︰這有兩種本子,篇幅大小不同。一是‘黑’的,一是‘白’的;黑的有經文,還有許多說明,‘白’的只有經文。‘黑’的現在有四派傳本,‘白’的有一派的兩個傳本。‘夜柔’是祭祀的意思。
《阿達婆吠陀本集》︰裡面有七三一首詩,其中約七分之一是《梨俱吠陀本集》里有了的。現在有兩派的傳本。‘阿達婆’的意義不明,可能是傳授這種吠陀的婆羅門家族的名字。
這四種《本集》的編訂年代是不一樣的,有先有後。《梨俱吠陀本集》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古老的,其他三種《本集》里都有許多詩是從這裡面摘出來的,或者是大體上相同只詞句稍有變動。從語言上看,《阿達婆吠陀本集》比《梨俱吠陀本集》晚。古來常說‘三書’,即‘三吠陀’,是只算《梨俱吠陀本集》和跟它密切相關的另外兩種《本集》,而不包括《阿達婆吠陀本集》。
作為文學作品,四種《本集》中只有兩部是上古詩歌總集︰《梨俱吠陀》和《阿達婆吠陀》。
四部《本集》所用的語言現在一般叫做吠陀語,這和後來的文學語言梵語有些不同;但是語音和語法體系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吠陀語中的音有高、低、合三種音調,梵語沒有,吠陀語的語法變化更為複雜。吠陀語是世界上有古文獻可查的最古的語言之一,是一種有很複雜的語形變化的語言,跟古希臘語和古波斯語屬於同一種語系。語言學家把這一語系叫做印度歐羅巴語系,裡面包括了印度和歐洲的許多語言。它們的體系跟我國的漢語體系很不相同;漢語沒有它們那樣的語形變化。從《本集》看來,那裡面的語言已經是相當定型了的嚴密的文學語言了。這表明在創作和編訂那些作品的時候,社會和文化都不是處於原始階段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