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品 明破常執方便品若有三世主,自死無教者,彼猶安然睡,有誰暴於彼。為死故而生,隨他行本性,現見是為死,非是為存活。汝見去時短,未來時間長,汝思等不等,顯同怖呼喚。由死共他故,汝無死畏者,豈唯害一人,由嫉使生苦。老病可治故,汝無畏死者,後罰無可治,汝極應畏死。如所宰眾畜,死是眾所共,復現見死者,汝何不畏死。由時無定故,便思我常者,則終有一日,死來傷害汝。只顧未來利,不顧生命盡,誰說自賣身,稱汝為智者。何故自為質,造作諸惡業,汝定如智者,對我已離染。任誰所謂活,唯心剎那頃,眾生不了彼,故自知極少。汝愛久存活,而不樂衰老,噫同類眾生,見汝行為善。汝應憂自死,何憂兒孫等,自過而責他,豈非所應呵。若時未請求,自來為子女,彼不問自去,非是不應理。唯由愚痴故,不知子行相,此欲他去相,已用老衰表。如父愛其子,彼則不如是,世間向下行,故難生天趣。若時不隨順,則都無所愛,爾時起貪愛,唯同於貿易。由離所生苦,人心速消失,可觀由離苦,表貪不堅固。既知自損惱,都無少功德,汝自為詭詐,此亦不應理。如為分布苦,世間遍流轉,於已苦眾生,布苦復何為。若喜彼集聚,何不喜彼離,集聚與分離,豈非俱時有。過去無有始,未來無有終,何故汝見合,不見長時離。剎那等諸時,定如諸怨害,故於彼怨害,汝都不應貪。惡慧怖分離,不能出家者,智者定應作,誰待於治罰。汝思作此已,後當往林間,若作已後棄,作彼有何德。
相關詞條
- 中觀四百論
聖天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中觀四百論》。...... 菩薩(亦稱提婆菩薩),以修行竅訣方式粹攝《中論》密義而著《中觀四百...
- 四百論
計有十六品四百頌。漢譯本無全譯本,玄奘譯之‘廣百論本’,僅系本書後半八品二百頌之內容,收於大正藏第三十冊,西藏大藏經中則有全譯本。四百論與百論、百...
- 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
《中觀四百論廣釋—句義明鏡論》是2007年寧瑪巴喇榮三乘法林佛學會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造頌:聖天菩薩。...
- 提婆
提婆以智辯著稱,常與外道辯論,後被外道殺害。有著作《四百論》、《百論》、《百字論》等流傳下來,都是中觀派的重要作品。中文名 提婆 外文名 Deva 意譯 天...
- 班禪喇嘛源流——提婆唐卡
據《四百論釋》記載,提婆是僧伽羅洲(今斯里蘭卡)般遮室利甘王之子,初學婆羅門教法,成年後跟從親教師醯摩提婆出家並受具足戒。他通曉三藏,能言善辯,後拜龍樹...
- 嘉曹傑
中觀方面的有:《中論八大難義備忘錄》、《中論八大難義釋》、《入中論略義》、《中觀寶鬘論釋》、《中觀四百論釋》、《中觀莊嚴論備忘錄》、《六十正...
- 提婆唐卡
據《四百論釋》記載,提婆是僧伽羅洲(今斯里蘭卡)般遮室利甘王之子,初學婆羅門教法,成年後跟從親教師醯摩提婆出家並受具足戒。他通曉三藏,能言善辯,後拜龍樹...
- 18世紀班禪喇嘛源流——提婆唐卡
據《四百論釋》記載,提婆是僧伽羅洲(今斯里蘭卡)般遮室利甘王之子,初學婆羅門教法,成年後跟從親教師醯摩提婆出家並受具足戒。他通曉三藏,能言善辯,後拜龍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