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是一本同人小說,作者是智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念處
- 作者:智顗
- 小說類型:同人
- 連載平台:百度小說
《四念處》是一本同人小說,作者是智顗。
四念處是指四個安頓心念的處所,又稱為四念處觀。為什麼把它稱為四念處觀呢?因為它並不純粹在於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種法觀察四念處來破除四種顛倒,故稱為四念處觀。基本介紹在佛教中,一般解脫道的修行方法有三十七道品。在三十七道品...
四念處四卷 四念處四卷,(隋)釋智顗說,元官刻大藏經本,漢文珍貴古籍,雲南省圖書館存一卷(三)。古籍級別 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五停心·四念處》是2011年華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聖嚴法師。內容介紹 《五停心·四念處(聖嚴法師禪修精華6)(紀念珍藏版)》主要介紹了:五停心觀於四念處觀,是佛教各宗派所共通而基本行法門。過程從安定菩從安提心、清淨身心,到發菩提心,開大智慧;是在生活中無論任何時刻,可以隨時善用良方。作...
《快樂來自四念處》是橡實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寶法師 內容簡介 四念處是極強大的教法,源自於佛陀所開示的《念處經》(Satipatthana Sutta)。 佛陀許諾所有依教奉行、如法修習此正念教誡者,一定可以在此世, 甚至短到七天之內,便可以達到覺悟,找到持久的快樂與安穩。 本書的教導即奠基於一切正念禪修基...
舊曰四念處,新雲四念住。念,即能觀之觀;處,即所觀之境也。釋迦牟尼佛臨入涅槃時,告訴阿難陀及弟子說:“ 我入滅後,汝等比丘,應依四念處安住。”在廣大的佛法中,為何佛只說安住於四念處?這是因眾生有四種顛倒妄見:1. 緣身執淨,2. 緣受執樂,3. 緣心執常,4. 緣法執我。如果不將此四...
佛陀在拘樓國劍磨瑟曇城時,教導比丘,擺脫憂愁、滅寂苦惱,獲得正道的方法就是修行四念處,其最終達到涅槃, 證悟三果或四果。經中佛陀對四念處的義理和修行做了詳細解釋。內容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全自覺者!大念處經 瑪欣德尊者 (Bhikkhu Mahinda)新譯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古盧國名為甘馬薩曇馬...
惟根據北傳佛教【阿含經】的傳承,譯名為【大念處經】,其修法體系也譯為【四念處】,注重在身、受、心、法的對象上安立正念。通觀全經的經義內涵與修法精神,實已包括【念處】與【念住】雙重的涵義。為此,方廣版【大念處經】,除維持原漢譯者的譯名外,並根據巴利文、英譯本,就譯文中明顯誤植之處,...
身至(Kayasata)念(sati):短音身至念為:Kayagatasati,長音的身至念為:Kayagatasati。四念處之一。又作身念住、身觀。即觀身之自相不淨,又觀其共相苦、空、非常、非我,而對治四顛倒中之淨顛倒。據雜阿含經卷四十三載,人之身中有發、毛、齒、塵垢、流涎、皮等三十六種不淨物;以此三十六種不淨之...
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詞語釋義 大眾部末派《增一阿含經·序品》稱“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道品”,在其傳承的《增一阿含經》中載有佛陀立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契經。七科內涵 四念處 北傳觀念:1.身念處:觀身不淨,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2.受念處:觀受是苦,即觀苦樂...
第一科:四念處,又作四念住,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第二科:四正勤,又作四正斷——已生惡令永斷、未生惡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長。第三科: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第四科: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
《正念的四個練習》就是教你練習佛陀親授的「四念處」。本書《正念的四個練習》是以《大念處經》(Maha Satipatthana Sutta)為基礎,提供完整清晰的解釋。作者喜戒禪師是馬哈希禪師(Mahasi Sayadaw, 1904-1982)的親近弟子之一,他以古代注釋書、註疏,以及馬哈希禪師所寫的緬文注釋為本書的論釋基礎,引領一般初學...
《圖解正念:成功者必有正念》是2009年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藍梅。本書以正念修行的四念處法為中心,結合現代情境,契合現代人的心理拆求,內容涉及正念的思想起源及其佛學地位。內容簡介 2500年前,佛陀開示了成就正道的單一道路——四念處。四念處即正念,為佛教八正道之一。正念修行在東西方世界...
大乘佛教閉關最重要的須有“四念處”作為思想基礎,四念處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和觀法無我。因為觀身不淨,生起無常心,精進修持,減少染污,以防因無常而橫死;觀受是苦而了知凡受皆苦,要把覺受空掉,以免煩惱和執著;觀心無常,不隨之亂走,以減輕散亂和昏深之心;觀法無我是為了證入空性...
入出息念是南傳上座部佛教四十種禪定修行方法之一,是一種通過保持正念專注於呼吸的修行方法,是四念處當中身念處的修行方法,在經典中排在第一位。定義 入出息念能達到的最高禪定境界為四禪。入出息念是佛陀曾經修習的,佛陀就是通過入出息念達到禪定,並在此基礎上修觀而證悟涅槃的,因此歷代禪修大師均推薦入...
第一覺悟所講的道理很微細、深刻而又徹底,是啟示我們要覺悟世間的一切是無常的、苦空、不淨而又無我的。這是佛菩薩大人用四念處的道理,勸導我們應該趣向於出世間--常、樂、我、淨的境界。“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念處就是第一條所要覺悟的道理。因此,必須先知道這...
不淨觀,佛教禪觀修持的重要方法。五停心觀(不淨觀、慈悲觀、因緣觀、念佛觀、數息觀)之一;不淨觀與數息觀,合稱二甘露門;此外,觀身不淨,也是四念處之一。不淨觀通過觀想自身和他人身體的種種污穢不淨現象,消除自身對欲望的貪戀,是對治貪慾的關鍵方法,佛教禪觀修持的重要法門。修持原因 佛教認為,修持...
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虛妄性,三十二、不變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離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實際,三十八、虛空界,三十九、不思議界,四十、四靜慮,四十一、四無量,四十二、四無色定,四十三、八解脫,四十四、八勝處,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處,四十七、四正勤,...
譯自《長部》第22經。這部經在上座部佛教流傳的國家仍然非常流行,人們經常讀誦。無論是住在森林、村落,還是住在城市中的大長老、禪師們,都依這部經典來教導四念處。《大念住經》指出一條清晰詳實的修行大道,是克服愁悲、滅除苦憂、體證涅槃的重要經典·簡介 佛陀臨涅槃時,叮囑弟子們以四念住為住。這觀身...
《闍尼沙經》(巴利文:Janavasabha Sutta),南傳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經》中的長部第十八部經。佛陀在那提迦時候,阿難鑒於佛陀曾經將說過那提迦信徒命終再生的故事,請求佛陀講述摩揭陀信徒命終再生。此時,一名叫闍尼沙的藥叉前來告訴佛陀,常童子梵天為三十三天諸神講述四神通、三徑路,四念處,七定具,...
依經者,大品般若云:聲聞依四念處行道,五陰即四念處所觀之境。又經中凡列法門,無不以五陰為首,是故初觀,此且就五陰通總而言。若專論所觀之境,必須於五陰中,除卻前四,的取第五識陰,為所觀之境也。(一期者,謂人從生至死也。重擔者,生死重沓名重,人所荷負名擔。四念處者,觀身不淨...
其位有三:一、五停心,二、別相念,三、總相念。若欲出於三界,必以此三種觀法,而為資糧也。(五停心者,一多貪眾生不淨觀、二多嗔眾生慈悲觀、三多散眾生數息觀、四愚痴眾生因緣觀、五多障眾生念佛觀。別相念、總相念者,謂四念處:一觀身不淨,二觀受是苦,三觀心無常,四觀法無我。若各觀察...
曰三十七菩提分三昧,曰三三昧,曰金剛三昧,曰一行三昧。為唯識唯智及涅盤學修是四三昧。若論禪定,百千億萬無不俱修。菩提分三昧者:菩提是宗,其總猝難。方便修分,有三十七事。曰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為解脫分最初修事。曰五根、五力,為抉擇分事。曰七覺分,為見道分事。曰八正道,為修道分事...
作品目錄 前言三十七道品綱目自序目錄出版說明四念處篇 觀法無我 觀心無常 觀受是苦 觀身不淨四正勤篇 已生善令增長 未生善令生 未生惡不生 已生惡令斷四如意足篇 慧如意足 進如意足 念如意足 欲如意足五根篇 慧根 定根 念根 精進根 信根五力篇 慧力 定力 念力 精進力 信力七覺支篇八正道篇附錄 ...
若依佛法道品的次第修行,由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繼續修習增上,便能達到如《大智度論》卷十九所云:“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這也就是說在三十七道品次第之中,四念處、四正勤的修習,重點...
(一)原始佛教所強調有關四諦、十二因緣等之觀法,如觀四諦,稱四諦觀;觀十二因緣,稱十二因緣觀;觀入出息,稱數息觀;觀身不淨,稱不淨觀;觀諸行無常,稱無常觀;觀諸法無我,稱無我觀;觀四非常,稱非常觀;觀五停心,稱五停心觀;觀四念處,稱四念處觀。(二)分析色、心諸法為空之觀法,於小乘...
“正念”最初來自佛教的四念處,是佛教的一種修行方式,它強調有意識、不帶評判地覺察當下,是佛教禪修主要的方法之一。西方的心理學家和醫學家將正念的概念和方法從佛教中提煉出來,剝離其宗教成分,發展出了多種以正念為基礎的心理療法。療法套用 以正念為核心的心理療法是美國最為流行的療法,其療效獲得了從神經...
揭示和闡發相關的同類思想。例如在“相隨門”中,唯說“自淨其意”,實際上“意”代表了所有“心數法”,因為它們“同相同緣”,所以也等於說了自淨“諸心數法”。在“對治門”中,“佛但說四顛倒”,然而此中“已有四念處義”。因為“四顛倒”是“病”,“四念處”是“藥”,說病知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