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處四卷,(隋)釋智顗說,元官刻大藏經本,漢文珍貴古籍,雲南省圖書館存一卷(三)。
基本介紹
- 書名:四念處四卷
- 作者:智顗
- 類別:古籍
- 古籍級別:2020年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 館藏:雲南省圖書館
四念處四卷,(隋)釋智顗說,元官刻大藏經本,漢文珍貴古籍,雲南省圖書館存一卷(三)。
四念處四卷,(隋)釋智顗說,元官刻大藏經本,漢文珍貴古籍,雲南省圖書館存一卷(三)。1古籍級別2020年10月30日,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21...
1917 46 六妙法門 1卷 隋‧智顗說 1918 46 四念處 4卷 隋‧智顗說 1919 46 天台智者大師禪門口訣 1卷 隋‧智顗說 1920 46 觀心論(亦名煎乳論) 1卷 隋‧智顗述 1921 46 觀心論疏 5卷 隋‧灌頂撰 1922 46 釋摩訶般若波羅蜜覺意三昧 1卷 隋‧智顗說 ...
指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詞語釋義 大眾部末派《增一阿含經·序品》稱“增一阿含出生三十七道品”,在其傳承的《增一阿含經》中載有佛陀立三十七菩提分法的契經。七科內涵 四念處 北傳觀念:1.身念處:觀身不淨,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2.受念處:觀受是苦,即觀苦樂...
隋 《四念處》卷三:“佛一期諸大經門門不同,位位數異。” 隋 吉藏 《法華玄論》卷一:“上來二周已說 釋迦 一期出世始終方便利益眾生竟。”《景德傳燈錄·潭州溈山靈祜禪師》:“慧寂即一期之事。”釋義1.4 yī qī 猶一時。 宋 贊寧 《宋高僧傳·釋智威》:“望重一期,聲聞遠近。” 宋 贊寧 ...
大慈大悲四念處。常在世間。色中上色。我有何罪而不得見。說是語已。復更懺悔。懺悔清淨已。普賢菩薩復更現前。行住坐臥不離其側。乃至夢中常為說法。此人覺已。得法喜樂。如是晝夜經三七日。然後方得旋陀羅尼。得陀羅尼故。諸佛菩薩所說妙法。憶持不失。亦常夢見過去七佛。唯釋迦牟尼佛為其說法。是...
上述之三大部類,依次相當於瑜伽師地論卷八十五所舉之‘所說’、‘所為說’、‘能說’三類。雜阿含經保存了原始佛教之風貌,其中雖含有後代之編纂,然大部分皆為早期成立者。本經之法句大多簡明,於實踐上之修行法門,列有念住、蘊、界等道品。由佛陀及弟子對話之中,顯現出四雙八輩之別,依八眾而說‘眾...
法界,三十、法性,三十一、不虛妄性,三十二、不變易性,三十三、平等性,三十四、離生性,三十五、法定,三十六、法住,三十七、實際,三十八、虛空界,三十九、不思議界,四十、四靜慮,四十一、四無量,四十二、四無色定,四十三、八解脫,四十四、八勝處,四十五、九次第定,四十六、四念處,四十七、四正勤,...
隋 《四念處》卷三:“佛一期諸大經門門不同,位位數異。” 隋 吉藏 《法華玄論》卷一:“上來二周已說 釋迦 一期出世始終方便利益眾生竟。”《景德傳燈錄·潭州溈山靈祜禪師》:“慧寂即一期之事。”宋 贊寧 《宋高僧傳·釋智威》:“望重一期,聲聞遠近。” 宋 贊寧 《宋高僧傳·釋道膺》:“隨...
此十六特勝觀,依智顗《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七所述,當時佛門中有三種說法,第一及第二是以十六觀分配‘四念處’,如知息入、知息出、知息長短、知息遍身、除諸身行等五項屬身念處;受喜、受樂、受諸心行等三項屬受念處;心作喜、心作攝、心作解脫等三項屬心念處;觀無常、觀出散、觀離欲、觀...
第十七卷。內容簡介 本經記述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時,對諸比丘說有關"忠心"、"正行"的各種法數和其他教誡。內容敘及五賊(指五陰)、十二因緣、六根、四果、五戒、四觀(指四念處)等。經名中說的"忠心"、"中心",指的是"正心",即端正心念,它是"正行"的前提。本經的同本異澤有:後漢安世高譯《...
--- 阿含部類-大念處經 《大念處經》是佛陀為諸比丘詳細解說四念處的經文。 其內容二千多年來不單持續地影響和指導著佛弟子的修行,更對現今最新的“心理治療”和“心靈成長”提供了一個新方向。 --- 阿含部類-雜阿含經 《雜阿含經》是「四部阿含」之一,共五十卷,南朝劉宋求那跋陀羅(394年-468年...
四念處 四念處,念是我們能觀照的智慧,處是所觀照的境界。以智觀境,叫做念處。一.觀身不淨,我人發心修行,首先要以智慧來觀照四大合成的身體,本來就是一個不清淨的軀殼色身。從過去方面來觀察就是種子不淨,它是父母精血結合而成身體。來觀察。我們身體是七竅九孔常流不淨東西。例如痰淚精液,大小便等種...
經名中的"法乘義決定",據經文,當作"法乘決定義"(見《大正藏》第十七卷,第654頁上),指重要的法數。內容包括:五蘊、五取蘊、十二處、十八界、十二緣生支、四聖諦法、二十二根、五三摩地、四禪天定(又稱"四禪定地")、四五色定、四無量心、四種苦樂、四三摩地、四念處、四正勤(又稱"四正斷")...
名練禪,以奮迅三昧薰習四念處,名薰禪,以超越三昧修四念處,名修禪。法華玄簽講述四上曰:“私記四本雲觀練薰修,名由何處檢?今謂義出大品,名始南嶽。此是一字相傳禪法,不必求名出處可也。淨名疏四云:觀練薰修四出大品,此南嶽所出。”[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卷十、法華玄義卷四]
巴Sa^vatthi^ )祇園精舍之小屋。據長部經典二十一帝釋所問經(巴Sakkapan~ha-suttanta )記載,釋尊有時亦於此小屋入定。長阿含卷十釋提桓因問經、中阿含卷三十三釋問經、帝釋所問經等亦曾言及。又據雜阿含經卷二十載,尊者阿那律(巴Anuruddha )曾於松林精舍罹病,病苦中修習四念處,自求安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