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鹽亭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中國科學院鹽亭紫色土農業生態試驗站(以下簡稱鹽亭站)(附圖1)的科研考察工作始於1972年,1980年正式建站,隸屬於中國科學院成都土壤研究室,1991年根據中國科學院改革“三定方案”,隨成都土壤研究室併入中國科學院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1991年批准進入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2005年經過遴選成為國家生態與環境野外研究站。2006年被水利部批准成為第一批水利部水土保持科技示範園區。

2019年6月27日,科技部對該站的梳理評估結果為良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鹽亭農田生態系統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
  • 正式建站:1972年
  • 隸屬:中國科學院成都土壤研究室
  • 氣候: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
自然概況,社會經濟狀況,代表區域與生態系統,在國際、國家和部門中的地位,

自然概況

鹽亭站位於四川盆地中部偏北的鹽亭縣林山鄉(105?27′E,31?16′N),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均溫17.5℃,極端最低溫-4℃,極端最高溫39.5℃,≥10℃的年積溫5502℃,年均降雨量826mm,6-9月降雨量518.3mm,雨熱同季,年日照時數1322.8小時,無霜期290天。
試驗區海拔360-600m,相對高程100-200m,屬中深丘地貌,丘陵多為長崗狀,溝谷切割較深,谷寬50-150m,比降1/100-1/300;坡地為自然的近水平台狀梯地,平均坡比1:3-1:10;出露岩層為侏羅繫上部蓬萊鎮組、白堊系底部城牆岩群紫色砂泥岩,岩層傾角5-10°,裂隙發育,沉積疏鬆,易風化成土;土壤為碳酸鹽紫色土,富含P、K、Mn、Zn、Mo等礦質元素,土壤質地為沙壤土,土層從坡頂到溝谷在20-100cm之間,坡地平均土層為60cm。
本區主要植被類型為散生柏木(Cypressus funebris)疏林,其他散生喬木有油桐(Aleurites fordii Hemsi)、香樟(Cinnamomum)、黃連木(Pistacia Chinensis)等;常見的灌木有巢絲花(Rosa roxbughii)、小果薔薇(Rosa cymosa)、馬桑(Coriaria Sinica)等;林下植被為黃茅草坡。自20世紀70年代初以來,本站與鹽亭縣政府開展榿木(Alanus Cemastogyne)-柏木混交林試驗示範以來,試驗區已在700公頃的荒山上建造了成片人工榿-柏混交林,森林覆蓋率達40%,榿柏混交林已成為四川盆地丘陵區人工林的主體林種。已開墾的農田主要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薯(甘薯)、油菜和人工桑樹等。

社會經濟狀況

(所在縣鄉經濟情況)
本站所處的四川省鹽亭縣礦產與能源缺乏,工業薄弱,全縣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94.35%,農業產值占總產值的52.38%,牧業占36.64%。是一個經濟不發達的典型農業縣。林山鄉土地面積17.5km,農耕地753公頃,占43%,人工榿柏混交林面積700公頃,占40%。人口密度312人/km,人均耕地0.12公頃,田土比為1:2.04,旱地農業具有特色,旱地主要為小麥-玉米、油菜-玉米或小麥-玉米(紅薯)輪作,水田分為水旱(稻-麥、稻-油)輪作和水稻單作。每公頃糧食產量11820kg,其中水稻7650kg,小麥4170kg。

代表區域與生態系統

該區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區,具有優越的光、熱、水資源。非地帶性土壤—紫色土廣泛分布在長江上游丘陵地山區,面積26萬多平方公里,集中分布在四川盆地丘陵區和三峽庫區,面積16萬平方公里。代表區域地處中國地勢第二、三階梯的過渡地帶(如下圖),位於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前沿,具有特殊的生態敏感性。同時本區人口密度大,人為活動強烈。紫色土土壤礦質肥力較高,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與非地帶性紫色土成為最佳農業組合,該區農耕活躍,歷來是四川盆地農業的主體區域,也是全國六大商品糧基地之一。四川盆地俗稱“天府之國”,以較少的土地養活全國約十分之一的人口(含重慶),而紫色土的高生產力是主要原因之一。鹽亭站代表了四川盆地紫色土丘陵區,中亞熱帶典型紫色土農田生態系統。

在國際、國家和部門中的地位

鹽亭站建站歷史悠久,屬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研究網路(CERN)的骨幹台站之一,是中國科學院山地災害與地表過程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長江上游、西南地區唯一的CERN農田生態試驗站。鹽亭站的紫色土研究獨具特色,已有較多的積澱,先後出版了《中國紫色土》(上、下篇)等系列專著,其科研成果為國家在坡地水土保持、長江上游生態環境建設、農業可持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經過進一步的建設,有望在近期建成具有國際水平的長久性科學觀測與研究基地、先進科學技術成果試驗、示範和推廣的基地、優秀科學人才的培養基地和高度開放的國內、國際學術交流基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