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石窟又叫巴中石窟,聞名遐邇。它始於梁魏,續鐫於隋代,盛鐫於唐代,後經歷代增鑄,逐漸形成今天斑斕玲瓏,櫛比相連的石窟群。至今保存有88龕,一萬餘尊,又以南龕、西龕、水寧寺、北龕等地石窟保存最好,藝術最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四川石窟
- 外文名稱:Beijing dongcheng district in the city
- 地理位置:桂平縣城
- 著名景點:四川石窟
四川石窟又叫巴中石窟,聞名遐邇。它始於梁魏,續鐫於隋代,盛鐫於唐代,後經歷代增鑄,逐漸形成今天斑斕玲瓏,櫛比相連的石窟群。至今保存有88龕,一萬餘尊,又以南龕、西龕、水寧寺、北龕等地石窟保存最好,藝術最精。
四川石窟又叫巴中石窟,聞名遐邇。它始於梁魏,續鐫於隋代,盛鐫於唐代,後經歷代增鑄,逐漸形成今天斑斕玲瓏,櫛比相連的石窟群。至今保存有88龕,一萬餘尊,又以南龕、...
四川省安岳縣是目前我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已發現歷代石窟造像218處(2000年5月普查結果),造像10萬餘尊,尤以唐代造像的宏偉和兩宋造像的精美...
石窟原是印度的一種佛教建築形式。佛教提倡遁世隱修,因此僧侶們選擇崇山峻岭的幽僻之地開鑿石窟,以便修行之用。印度石窟的格局大抵是以一間方廳為核心,周圍是一圈...
四川省邛崍市是成都地區現存摩崖造像最集中、規模最大的石刻分布地區。其佛教石刻藝術體現了唐代中、晚期的不同風格,可謂承載著唐代佛像藝術靈魂。主要有邛崍大同鄉...
《四川石窟及摩崖造像病害及其治理工程實踐》是2017年03月由西南交大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千佛岩石窟位於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城十五公里的臥龍山頂,始鑿於唐貞觀八年(634年),造像開鑿在東西長5.5米,西南寬5.2米,高3.2米的長方體石墩四周壁上。...
四川巴中城,曾榮獲石窟之鄉美名,它有龕、南龕、北龕、西龕,尤以南龕最勝,規模宏大,雕嵌玲瓏,械櫛比相連,它是古代石窟藝術的優秀代表,它是巴州古文化的結晶。...
蒲江石窟位於四川省蒲江縣西南10公里處的朝陽湖山崖上和鶴山鎮蒲硯村。該石窟包括唐代68龕、五代1龕、宋代7龕、明代1龕、清代10龕。...
巴達米石窟,印度石窟群。在今卡納塔克邦比賈普爾縣小鎮巴達米(原系早期遮婁其王朝都城)。共有4座石窟,前3窟為印度教石窟,開鑿於公元6世紀,第4窟為耆那教石窟,約...
廣元石窟,中國佛教石窟。位於四川省廣元,有兩處。一為千佛崖,位於嘉陵江東岸大梁山麓。現存窟龕四百餘,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的作品,但以唐代居多...
大佛造像在四川摩崖石窟中極為常見,造像為各自石窟的空間焦點,大佛代表一種空間邏輯,更代表一種必須仰視的威嚴。67歲的村民葉秀全告訴我,舊時本村一帶男人幹得最...
《川北佛教石窟和摩崖造像研究》一書由鄭炳林 雷玉華等所著,甘肅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
通江千佛岩石窟位於四川省通江縣諾江鎮千佛村,石窟雕鑿於唐龍朔三年(663年)至開元七年(719年),前後歷時56年。共有造像54龕,造像3000餘身,分布在高10米、寬53...
四川省榮縣東郊宋家沖村真如岩。石窟寺大佛寺占地2.3萬平方米。有摩崖造像龕窟多處,主像為釋迦如來大佛,故名大佛寺。始建於唐代,初名開化寺大佛殿,宋代稱真如...
在山崖陡壁上開鑿的洞窟形佛教建築稱為石窟寺。石窟寺的開鑿起源於印度,隨著佛教而傳入中國。中國石窟寺的開鑿盛行於南北朝。開鑿石窟要綜合考慮地形、石質、朝向和...
巴中石窟始於梁魏,續鐫於隋代,盛鐫於唐代,後經歷代增鑄,逐漸形成今天斑斕玲瓏,櫛比相連的石窟群,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石窟59處500餘龕窟、8000多身造像,...
《四川石窟寺大系夾江千佛岩·四川夾江千佛岩古代·摩崖造像考古調查報告》是201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於春。...
玉蟾山石窟造像,始於宋,直至清代,其中以明代雕刻居多,共有71龕造像414尊。造像沿山體呈西南至東北走向分布。其中在玉蟾山金鏊峰周圍的崖石上最集中,造像達400多...
中國的佛教石窟。分布於四川省大足縣城西南、西北和東北的山區,今存石刻造像約5萬身,共40餘處。其中特別重要的有北山、寶頂山、南山、石篆山、石門山、妙高山、...
奧蘭加巴德石窟,印度佛教石窟群。在今哈拉施特拉邦奧蘭加巴德附近。主要石窟計有8座,第4窟開鑿於公元2世紀。其餘各窟均開鑿於6或7世紀。第4窟是仿木結構的支提窟...
石窟是營建在岩石、山崖上的寺院,源於印度。由於印度所處的南亞次大陸氣候濕熱,雨季漫長,這些因素都不利於修行;故此在很早期,印度人就選擇了在冬暖夏涼的天然岩洞...
四川省梓潼縣城西15公里臥龍山。山頂呈圈椅狀,中有諸葛古廟,內一巨石上有摩崖造像。山頂圈椅狀崖壁間現存3石窟、40餘佛龕,大小佛像368軀。除1龕為明末鑿刻外,...
千佛岩,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夾江縣城西3公里處。夾江,於隋朝開皇年間(公元593年)建縣,因城西北有“兩山對峙,一水中流”的自然形勝而得名,而夾江千佛岩景區正是...
該石窟位於縣諾江鎮千佛村,開龕於唐龍朔三年(663年),終於開元七年(720年),前後歷時57年。石窟共54龕3000餘身,規模宏大,年代久遠,歷史厚重。其造型優美,雕刻...
與獅子關石窟隔嵩相對的石鐘寺石窟,因窟前有石如鐘,石前建寺,因以名之。...南詔、大理國因地處印度、緬甸和中國西藏、四川之間,它既承襲了中原文化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