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

2014年2月2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府發〔2014〕10號印發《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該《意見》分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分業施策、主要任務、保障措施4部分。主要任務是:完善行業管理;堅決遏制過剩產能盲目擴張;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加快技術進步;最佳化企業生產布局;推動企業兼併重組;擴大市場需求。本《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基本介紹

附屬檔案,工作思路和目標,主要工作及任務分工,保障措施,意見,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分業施策,主要任務,保障措施,

附屬檔案

四川省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2014年工作計畫

工作思路和目標

堅持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著力發揮環保、安全、節能等政策的巨觀調控和市場機製作用,按照“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以技術創新、技術改造和淘汰落後為抓手,有序化解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煤炭等行業過剩產能,促進工業結構調整最佳化和發展質量、效益提升。
——鋼鐵行業。通過產能置換,全省鋼鐵產能嚴格控制在3600萬噸以內,淘汰落後鋼鐵產能92萬噸;高端產品比重達到40%,在2013年基礎上提高10%。
——水泥行業。通過產能置換,全省水泥產能嚴格控制在1.5億噸以內,淘汰落後水泥產能300萬噸;新型乾法水泥比重達到95%,在2013年基礎上提高2%。
——平板玻璃行業。通過產能置換,全省平板玻璃產業產能嚴格控制在4500萬重量箱以內,淘汰落後平板玻璃產能160萬重量箱,產品深加工率達到35%,在2013年基礎上提高5%。
——電解鋁行業。嚴格行業準入,全省電解鋁產能控制在110萬噸以內,高端建築和生產用材比重提高10%,達到45%。
——煤炭行業。確保完成2013年、2014年兩年共關閉500處小煤礦的目標任務。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煤礦企業數減少至400個以下,減少66%,推進煤礦機械化改造,平均機械化率提高至45%以上。
2014年全省淘汰落後產能目標詳見表1,四川省2014年化解產能過剩重點工業項目詳見表2。

主要工作及任務分工

(一)2014年6月30日前全面清理過剩產能違規建成項目和違規在建項目,鋼鐵、電解鋁由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等配合;水泥、平板玻璃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等配合;提出整頓方案並上報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相關部委。(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等部門配合)
(二)積極推進鋼鐵行業整合重組。組織實施中小鋼鐵企業兼併重組方案,組建統一的大型集團公司。(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等部門配合)
(三)大力推進淘汰落後產能。按照產能置換的原則,主要淘汰結構性過剩的落後產能,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目標任務。(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財政廳、省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配合)
(四)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支持一批技改項目建成投產或加快建設,支持城市環保搬遷提升改造項目加快前期工作、儘快開工建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省發展改革委牽頭,國土資源廳、環境保護廳等部門配合)
(五)在建築工程中加大推廣使用400兆帕及以上高強度鋼筋的力度,2014年新建建築工程高強度鋼筋使用比例達到60%以上;在工程建設領域推廣套用鋼結構,穩步擴大鋼材、水泥、鋁型材、平板玻璃等市場需求。(住房城鄉建設廳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配合)
(六)關閉小煤礦100處。〔各相關市(州)人民政府〕

保障措施

(一)落實相關政策。
積極整合現有財政專項資金,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扶持方式,支持化解產能過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做好職工安置、化解債務、企業轉產和改造升級。(省經濟和信息化委牽頭,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配合)
積極落實稅收對兼併重組、資源綜合利用、轉移產能出口設備和產品的優惠政策。(省地稅局牽頭,省國稅局、成都海關配合)
落實金融有保有控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可控和可持續原則,加大對產能過剩行業企業兼併重組整合過剩產能、向境外轉移產能、開拓市場的信貸支持。未取得合法手續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放貸、發債、上市融資。依法保護金融債權。(省政府金融辦牽頭,人行成都分行、四川銀監局、四川證監局配合)
對產能過剩行業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標準的產能,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國網四川電力配合)
強化產能過剩行業環境監管。(環境保護廳)
加強產能過剩行業項目用地管理,對違規建設項目使用土地進行清理整頓,嚴把土地入口關。(國土資源廳)
(二)切實加強督促檢查,嚴格工作問責,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市(州)和有關部門,予以通報批評;對違法違規建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監管不力,瞞報、謊報化解產能過剩和整改不到位的地區,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監察廳牽頭,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配合)

意見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
川府發〔2014〕10號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有關單位:
近年來,我省主動作為,積極推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在加快調結構中轉方式促轉型,產業規模和產品門類已有相當基礎,對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積極貢獻。但產品結構性、階段性過剩問題比較突出,生產布局不夠合理,技術裝備水平不高,產品檔次和競爭力較低,行業經濟效益和運行質量不優,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根據《國務院關於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以下簡稱國務院《指導意見》),為積極有效做好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過剩產能化解工作,促進工業轉方式調結構和提升整體競爭力,特制訂如下實施意見。

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堅持尊重規律、分業施策、多管齊下、標本兼治的原則,著力發揮環保、安全、節能等政策的巨觀調控和市場機製作用,管住增量,最佳化存量,創新改造,市場拉動,有序推進,分類實施,力爭用5年時間“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過剩產能,有效促進轉方式調結構和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改善。
(二)主要目標。鋼鐵行業產能控制在3600萬噸以內,淘汰落後產能300萬噸,高端產品占比達到50%以上。水泥行業產能控制在1.5億噸以內,淘汰落後產能1000萬噸,新型乾法水泥占比達到95%以上。平板玻璃行業產能控制在4500萬重量箱以內,淘汰落後產能550萬重量箱,平板玻璃深加工率達到50%以上。電解鋁行業產能控制在110萬噸以內,產品深加工率超過80%,高端建築和生產用型材占比達到50%以上。煤炭行業全面完成2013年、2014年兩年共關閉淘汰小煤礦500處的目標任務,淘汰落後產能4000萬噸;平均單井生產規模由4.5萬噸/年提升到11.5萬噸/年,機械化率由35%提高到55%以上。

分業施策

(一)鋼鐵行業。推動鋼鐵行業兼併重組,創新企業組織結構,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推動城市鋼鐵企業退城入園。
最佳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檔次。鼓勵企業加強技術攻關,通過自主研發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突破低品位難選礦採選、釩鈦磁鐵礦直接還原、不鏽鋼深加工和型材鍛造等關鍵技術瓶頸。支持企業實施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重點提高機械裝備、航空航天、核電風電、高速鐵路、汽車等特殊用途鋼材比例,積極發展釩鈦低微合金鋼、多元優質複合合金等高檔核心產品。
充分發揮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堅決淘汰落後產能。發揮市場擠出效應,實施電、水等要素階梯價格,倒逼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技術標準、工藝裝備落後、能源環保不達標的100餘戶鋼鐵企業退出市場。加快淘汰400立方米以下高爐、30噸以下轉爐和電爐以及落後的軋鋼設備。
(二)水泥行業。推動水泥企業聯合重組。鼓勵支持規模實力強的龍頭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實施兼併重組,打造3—5家產能上千萬噸的特大型水泥企業、5—7家產能超500萬噸的大型水泥企業,增強企業規模實力和競爭力。
最佳化水泥生產布局。堅持等量或減量置換原則,按照主體功能區規劃,統籌考慮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建設需求,適當布局建設水泥項目。推動成都經濟區水泥過剩產能向區外調整布局。
調整水泥產品結構。推廣套用高標號水泥和高性能混凝土,逐步降低32.5複合水泥使用比重。鼓勵企業依託現有水泥生產線,綜合利用工礦廢渣發展高標號水泥和滿足港口、隧道、大壩及油井工程需要的特種水泥等新產品。支持企業利用現有水泥生產線無害化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和產業廢棄物,協同處置生產線比重不低於10%。
(三)平板玻璃行業。發展功能性玻璃。適應新建建築和既有建築改造對節能玻璃門窗的升級需求,鼓勵發展低輻射中空玻璃。發揮我省資源優勢,支持骨幹企業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產能轉移。支持現有浮法玻璃生產線升級改造,提高優質浮法玻璃原片比重。鼓勵原片生產深加工一體化。培育成都等玻璃精深加工基地。
(四)電解鋁行業。發揮我省水電優勢,主動承接國內大型企業電解鋁產能轉移,新建企業適當提高標準,嚴格準入。延伸電解鋁及鋁加工產業鏈。支持電解鋁企業發展深加工產業,推動關聯企業圍繞電解鋁企業入園集聚發展,生產輕質、高強、大規格、耐高溫、耐腐蝕等高附加值產品,逐步提高鋁深加工產品在汽車、軌道交通、航空航天、電子信息等領域的套用,促進鋁加工材產量和電解鋁的產量基本相當。支持符合條件的電解鋁企業與電力企業簽訂直購電長期契約。
淘汰電解鋁落後產能。2015年底前淘汰16萬安培以下的預焙槽。實施差別化電價政策,對噸鋁液電解交流電耗大於13700千瓦時,以及2015年底後達不到規範條件的產能,用電價格在目錄電價基礎上上浮10%。
(五)煤炭行業。按照國家煤炭產業政策,淘汰關閉和升級改造一批落後產能煤礦。推進煤礦企業兼併重組,支持優勢企業整合資源,通過收購、控股等方式重組煤礦企業,促進全省煤礦企業做大做強,提高安全生產水平。

主要任務

(一)完善行業管理。充分發揮行業規劃、政策、標準的引導和約束作用,落實工業轉型升級規劃和行業發展規劃,嚴格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條件,加強行業準入和規範管理,公告符合條件的生產線和企業名單,定期發布淘汰落後產能企業名單,適時發布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能利用、市場供需等相關信息。加強產品質量管理,推行產能過剩行業產品質量分類監管。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誠信體系和質量體系建設,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整頓規範市場秩序。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自律、信息服務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堅決遏制過剩產能盲目擴張。嚴禁建設新增產能項目。嚴格執行國家投資管理規定和產業政策,嚴把項目準入關,各地各部門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核准或者備案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行業新增產能項目。
妥善處理違規項目。處理已建和在建違規項目,主要採取法律法規約束和配套的經濟措施予以限制。對違規在建項目進行全面清理,按照國務院《指導意見》要求,分類妥善處理。對確有必要建設的項目,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程式辦理;清理整頓建成違規產能,對先進產能項目,抓緊補辦手續,爭取國家批准;對工藝設備落後、產品質量不合格、能耗及排放不達標的項目,列入淘汰落後年度任務加快淘汰。
(三)完善落後產能退出機制。完善激勵和約束政策,引導企業主動退出過剩行業。對產能過剩行業項目建設,市(州)須制訂產能置換方案,實施等量或減量置換。產能置換方案經省行業主管部門確認後在全省範圍內予以公告,接受社會輿論監督,同時將置換出的產能列入淘汰落後產能名單,監督落實。
鼓勵各地探索政府引導、企業自願、市場化運作的產能置換指標交易,形成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上限,倒逼超標產能退出、節能環保達標和自然環境改善的長效機制。
(四)加快技術進步。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建立健全“產學研用投”產業聯盟,加快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和攻關,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推進具有我省資源稟賦特色的產業轉型升級、產品更新換代。

    推進企業升級改造。推廣套用節能、安全、環保、高效的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工藝技術,支持企業技術升級、設備更新、生產流程再造。提升信息化、數位化水平,提高生產效率,推動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降低綜合能耗和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按照“準備一批、開工一批、加快建設一批、竣工投產一批”的要求,推進一批重點技改項目加快建設,支持一批環保搬遷提升改造項目加快前期工作、儘快開工建設。
(五)最佳化企業生產布局。根據區域經濟發展實際,適應城鎮化發展需要,考慮環境承載力、資源能源稟賦、產業基礎、市場空間、物流運輸等條件,有序推進產業梯度轉移和環保搬遷、退城進園,防止落後產能轉移。支持生態敏感地區產能向具有富餘環境容量地區轉移、高載能企業向資源富集和電力豐富地區轉移。
支持跨地區產能置換,引導省內有效產能向優勢企業和更具比較優勢的企業集中,推動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各具特色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發展格局。
(六)推動企業兼併重組。出台四川省企業兼併重組實施意見,積極推進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行業的兼併重組。研究制訂市(州)之間的利益分配辦法,促進行業內優勢企業跨地區整合過剩產能。鼓勵和引導非公有制企業通過參股、控股、資產收購等多種方式參與企業的兼併重組。企業兼併重組要充分發揮行業規劃、政策、標準的引導作用,按照企業自願、市場化運作的原則穩妥推進。
(七)擴大市場需求。擴大省內市場需求。圍繞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發揮省內基礎設施、產業發展、民生工程項目建設和蘆山地震災區及“7·9”洪災地區恢復重建的現實市場的拉動作用,穩步擴大鋼材、水泥、平板玻璃、鋁型材等產品的市場需求。
大力開拓國內市場。加強產銷銜接,鞏固提升鋼鐵板材、無縫鋼管、重軌、高強度含釩抗震鋼筋、高端建築用玻璃、高品質鋁合金及鋁型材等優勢產品的國內市場份額。支持大宗產品採用江海聯運、江河聯運、鐵海聯運、多式聯運,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
支持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抓住我國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等機遇,發揮我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電解鋁等產業的技術、裝備、規模優勢,引導工程建設、裝備製造、材料生產等企業抱團行動,通過對外承包工程,建設一批生產基地,帶動省內產品出口。

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機制。建立由省政府分管工業的負責同志為召集人、省直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的省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工作聯席會議,負責重大問題的組織協調、相關政策的研究制定、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等。聯席會議辦公室設在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全省各級人民政府是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責任主體,要高度重視,顧全大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職責分工,做到責任到位、措施到位、監管到位,確保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二)落實相關政策。積極爭取中央專項資金支持。省財政整合現有相關財政專項資金,加大扶持力度,支持化解產能過剩。有條件的地區可安排專項資金加大對化解產能過剩、促進產業結構調整的投入。積極落實稅收對兼併重組、資源綜合利用、轉移產能出口設備和產品的優惠政策。
落實金融有保有控政策,鼓勵商業銀行按照風險可控和可持續原則,加大對產能嚴重過剩行業企業兼併重組整合過剩產能、向境外轉移產能、開拓市場的信貸支持。開拓企業兼併重組融資渠道,鼓勵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作為支付手段整合過剩產能的企業。未取得合法手續的建設項目,一律不得放貸、發債、上市融資,充分發揮金融在化解過剩產能中的撬動作用。依法保護金融債權。
完善和規範價格政策,深化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清理整頓產能過剩行業優惠電價政策,禁止自行實行電價優惠和電費補貼。對產能過剩行業中能耗、電耗、水耗達不到行業標準的產能,按相關政策實施差別電價或懲罰性電價、水價。
(三)加強協調配合。省發展改革委、省經濟和信息化委要嚴格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項目審批,會同各市(州)做好在建和建成違規產能清理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用地管理,嚴把好土地入口關。環境保護部門要繼續強化環境監管,嚴把環境準入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積極提供政策諮詢,幫助指導產能過剩企業依法妥善安置企業職工,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各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務院《指導意見》和本實施意見的要求,根據職責分工抓緊制訂配套措施,完善配套政策,確保各項任務得到貫徹落實。
(四)強化監督檢查。加強對遏制重複建設、化解產能過剩目標任務完成情況的督促檢查,嚴格工作問責,對工作開展不力的市(州)和有關部門予以通報批評。對違法違規建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項目監管不力,瞞報、謊報化解產能過剩和整改不到位的地區,依法依紀追究該地區和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輿論監督,營造有利於化解過剩產能矛盾的輿論氛圍。
本實施意見自印發之日起實施,有效期五年。
附屬檔案:四川省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促進產業結構調整2014年工作計畫
四川省人民政府
2014年2月22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