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前身為1892年由加拿大、美國、英國等西方國家傳教士創建的教會醫院——存仁、仁濟醫院。1914年華西協合大學醫學院成立,存仁、仁濟醫院成為教學醫院——華西協合醫院,華西臨床技能育中心之一。在上世紀20年代,華西即實現了中美學位互認,華西協合大學文、理、醫、牙畢業生可同時獲本校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博士學位證書,並在國外享有同等待遇。1938年民族危難之際,國內五大高校(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齊魯大學、中央大學、燕京大學)內遷成都,醫學精英雲集華西,極大地推動了華西臨床醫學教育的發展。建國後院系調整,華西醫科得到進一步發展。2000年四川大學、華西醫科大學實現了強強合併,加速了華西臨床醫學教育的發展進程。華西臨床醫學始終堅持“精英教育的定位、精緻教育的過程、精品教育的結果”之教育思想,重視學生臨床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經過一百多年的建設,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成為我國首批“七年制”“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長學制試辦單位。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已成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單體醫院和疑難重症的診療中心;編制床位4376張,有大量臨床各專科典型病例及疑難病例,床位多、周轉快、手術量大,為醫學生提供了大量的臨床實踐和臨床技能操作機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川大學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
  • 成立:1996年12月
  • 總值:4400餘萬元
  • 學科:13個
簡介,優勢,三大功能,

簡介

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於1996年12月正式組建成立,有設備千餘台套件,總值達到4400餘萬元;涉及13個學科、237項實驗教學課目、及多專業模擬及虛擬現實的臨床技能實踐教學平台;涵蓋全部臨床技能訓練範圍。

優勢

中心擁有國內最大病理標本庫,有病理教學大體標本近4000個。2002年中心對了病理形態學、診斷學(形態與機能學)、實驗病理學(醫學檢驗)實驗室進行了跨專業資源最佳化整合,組建了設備精良、檢測技術先進的醫學病理技能實驗室;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
開展檢測項目最多,標本檢測量最大的實驗室,並於2006年在國內首家整體通過美國病理家協會(CAP)認證。
中心承擔了基礎與法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護理學、醫學檢驗學、醫學技術、婦幼保健醫學等10餘個專業的實驗教學任務,同時面向我校生命科學、信息、材料和人文社科等學院全面開放,開設課程及其相關技能訓練有人格健康與修煉、救命與救傷、眼耳鼻喉的奧秘與保健、行為與健康、傳染病學概論等課程,每年參加臨床技能實驗教學訓練的本校學生人數7077人,總人學時數達到203568。社會服務和對外培訓人2670人,總人學時數16020學時。
學院現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有呼吸內科學、普通外科學、消化內科學、骨科學、胸心外科學、腫瘤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7個國家級重點學科,“211工程”重點學科2個,是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國家新藥、中藥安全性評價中心(GLP)、國家藥品臨床研究基地所在地。此外,還有部、省級重點學科24個,部、省級重點實驗室12個。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高級職稱專家550餘人,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國家級教學名師2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11人,博士生導師147人,碩士生導師26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2個,教育部科技創新團隊1個。近5年獲準的科研項目經費總額超過2億元,申請並獲專利22項,發表的論文總數連續多年名列全國醫療機構前茅,其中,2005年發表的被SCI收錄和MEDLINE收錄的科技論文數量雙雙名列全國醫療機構第一名。近年,學院積極開展醫學教育研究與教學改革實踐,成績顯著: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如何發揮醫療資源優勢,促進醫學教育/臨床技能實踐教學的發展是我國醫學教育面臨的挑戰。醫學教育(含臨床技能實驗教學)的發展必須要有強有力的經濟支撐。華西臨床醫學院與華西醫院在1993年實施了學院和醫院資源、人事分配、財務管理完全合一的管理體制,經過15年的深度融合、不斷完善與發展。該體制充分利用豐富的醫療資源、創新運營管理流程、改變舊架構與運作模式、提高服務質量、建設節約型醫院,獲得了顯著的臨床醫療規模效益,並強力支撐醫學教育發展:u投資8000餘萬人民幣,興建了27000多平米以臨床教學/臨床技能中心為主體的華西臨床教學樓(2007年啟用);v2007、2008年投入998.1萬人民幣於添置了一大批國際一流的臨床技能實驗教學模具、設施;w薪酬制度改革政策向教學傾斜,學院/醫院專職教學人員享有與臨床同級人員同等績效獎酬金;此外年投入350餘萬用於兼職教學加崗(課時費)補貼,從2007年秋季開始,教師授課
課時費大幅度增高,講授大課從原24元/學時,提高到220元/學時以上; 實踐課80元/學時以上。同時建立了教學質量評估標準與體系,嚴格實施臨床授課教師的準入制,實施效果好,教學質量提高明顯。
學院興建了27800?華西臨床科研大樓(科研基地,2005年啟用),科研設備7000餘萬元,近四年獲得縱向課題經費1.2億,橫向課題經費1990萬,為醫學生科研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踐平台 。強大的華西科研優勢和科研基地對教學的支撐有以下三方面:u為本科臨床醫學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各類實踐平台,包括了實驗動物手術技能、實驗設計、臨床研究、循證醫學、醫學信息等科研技能訓練。實踐形式包括:臨床科研技能實驗教學課、本科學生自主創新性試驗課題、本科科研相關畢業論文、循證醫學實踐、科技創新暑期自願者實踐、專題學術講座等。v為專兼職教師科研素質與能力的提高提供培訓基地,臨床醫學各專業疾病的前沿進展與爭論是臨床各三級學科本科教學要求和必備內容。w為本科生開設《科研能力培養模組課程》5個,已開課2個,84學時/學期;科研前沿進展學術講座90次/學期。
華西臨床技能實驗教學中心通過對醫學人才成長客觀規律的探索,將臨床技能理念拓展至對科技創新技能和社會綜合技能的培養,構建了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兩大技能實踐平台,並將其融入《整體化臨床技能實驗教學模式》。

三大功能

中心在教學改革思路推動下實施了融學科交叉、課程整合為一體的三大功能分區:醫學病理技能區、醫學臨床技能區、醫學技術技能區。
1)醫學病理技能區的學科交叉、課程整合的內容包括:病理學、醫學檢驗、診斷學的形態學技能訓練;
2)醫學臨床技能區的學科交叉、課程整合的內容包括:內科學、外科學、護理學、婦產科、急救、危重症以及內鏡等臨床技能訓練;
3)醫學技術技能區的學科交叉、課程整合的內容包括:呼吸治療、眼視光學、影像技術、康復、醫學營養等臨床技能訓練。
中心注重臨床技能培養的改革創新,1993年在全國培養了第一批標準化病人;1994年在國內率先開始實施客觀化臨床考試;1998年在國內率先開設新型整合課程“臨床醫學導論”。實踐證明,這一理念的拓展及其模式加快了學生知識向技能轉化的過程;促進了學生由“單面人”向“多面人”全面發展;加速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