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語】:四夷館
北魏 時在 洛陽 城南所設的賓館,以居四鄰各國來歸附的人。
北魏 楊炫之 《洛陽伽藍記·龍華寺》:“ 永橋 以南, 圜丘 以北, 伊 洛 之間,夾御道有四夷館。道,東有四館:一曰 金陵 ,二曰 燕然 ,三曰 扶桑 ,四曰 崦嵫 。”
明 永樂 五年所設專門翻譯邊疆少數民族及鄰國語言文字的機構。初隸屬翰林院,後以太常寺少卿提督館事。內分 蒙古 、 女直 、 西番 、 西天 、 回回 、 百夷 、 高昌 、 緬甸 八館,後增 八百 、 暹羅 二館。參閱《明史·職官志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夷館
- 注音:sì yí guǎn
- 時期:北魏時
- 地點:在洛陽城南所
名詞解釋
明朝四夷館
歷史起源
用途
研究
設立與演變
四夷館在永樂五年初設時,分為八館,後增設兩館,計為十館。對此《大明會典》記載:“凡四方番夷翻譯文字,永樂五年設四夷館,內分八館,曰韃靼、女直、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選國子監生習譯。…正德六年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增設暹羅館”。這一史料,清楚地記載了設定四夷館的年代及增設各館情況。
關於設定四夷館的具體位置問題,《明實錄》記載:“置館於長安左門外處之”。神田喜一郎依據《燕都遊覽志》“四夷館在玉河橋之西”的記載和《大明一統志》“翰林院在玉河西岸,四夷館隸焉”的記載,認為設立四夷館的場所應鄰接翰林院。並指出“長安左門外”和“玉河橋之西”是指同一地點。
四夷館設定之初屬翰林院。《明史》職官志記載“遂改隸太常”。關於這一問題,日本學者神田喜一郎依據《大明會典》“弘治七年始增設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員為提督”的記載,認為“弘治七年開始增設太常寺卿、少卿各一員為提督四夷館是事實。四夷館改屬太常寺是決不可能的問題,應該是《明史》職官志之誤”。筆者贊同這一觀點。
清代繼續明朝傳統,改“四夷館”為“四譯館”。《清史稿》記載:“順治元年,會同四譯分設二館.會同館隸禮部,以主客司主事滿、漢各一人提督之。四譯館隸翰林院,以太常寺漢少卿一人提督之。分設回回、緬甸、百夷、西番、高昌、西天、八百、暹羅八館,以譯遠方朝貢文字。乾隆十三年,省四譯館入禮部,更名會同四譯館,改八館為二,曰西域,曰百夷,以禮部郎中兼鴻臚寺少卿銜一人攝之。”
劉迎勝師認為“四夷館改為四譯館是在順治元年”。清朝設館之初,八館中並無女真館和韃靼館。裁撤女真館是因為滿族人早已棄用女真字,但不設立韃靼館的原因尚不清楚。這也許與清初有不少滿人懂蒙古語有關。的人張文德認為“江繁的《四夷館考》一書將女真館、韃靼館有關內容刪除,是與清朝的文字獄有關”。筆者認為江繁的《四夷館考》一書未記載女真、韃靼兩館之事,與當時設立八館時,未設女真、韃靼二館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