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釋義,背景,討論,
內容
釋義
這是王陽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練總結,他明確指出:心的本體晶瑩純潔、無善無惡;但意念一經產生,善惡也隨之而來;能區分何為善、何為惡這種能力,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而儒學理論的重點之一---格物,在這裡就是“為善去惡”。真是畫龍點睛,簡易直接,不偏有,不著空,直趨中道。
背景
陽明在流放地---貴州龍場悟道,深刻明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陽明三十八歲在貴陽首倡“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等於不知,行而不知是為盲行。以對治”講習討論以求知,俟知得真時方去行,故遂終身不行,亦遂終身不知“的弊病。
陽明五十歲以後專弘“致良知”一說,他慨嘆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聖門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某於此良知之說,從百死千生中得來。“”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難,出生死,所謂考三王,建天地,質鬼神,俟後聖,無弗同者。“
陽明五十六歲時將自己的思想歸納為四句,被稱為”四句教“,因此可以說四句教準確地代表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
若將四句教加以擴展,那就要讀王陽明的《大學問》。
討論
嘉靖六年(1527)王守仁奉命將出征廣西,他的學生錢德洪與王畿對理解王守仁這四句話,發生了分歧。錢德洪認為這是教人的定本,王畿則認為這只是權宜之法,若心是無善無惡的心,那么意、知與物也皆是無善無惡的了。兩人在天泉橋問王守仁,王守仁解釋說,他的教法,本來有兩種:“四無說”一悟本體,即是功夫,是為上根人立教,但世間上根人不易得,若輕易用此教法,恐只養成一個虛寂;“四有說”則為中根以下人立教,因這類人有習心在,故要求在意念上用為善去惡的功夫,如果都用“四有說”,則上根人兼修中下,自無流弊。這次談話,又被稱為“天泉證道”。沒有直接參與這次談話的鄒守益也有類似的記載,但其中“無善無噁心之體”一句卻記為“至善無惡者心”。他們當時認為,用“無善無惡”與“至善至惡”來描述心之作,意義是一致的。
而四句教之間的內在關係,被後世這些所謂大儒所肢解,而斷章取義。這四句話是連續的四句話,整體的四句話,而不是獨立成義的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