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仲中星

四仲中星,用黃昏時在正南方天空出現的四組恆星來定四個節氣的方法,它是我國古人觀測天象以確定季節的重要成果之一。最早記於古齊魯文化典籍中。《尚書·堯典》:“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mao),以正仲冬”。鳥星(即:星宿一)升到正南中天時,正是仲春(春分),這時晝夜長度相等;當大火(即:心宿二)升到正南,正是仲夏(夏至),這時白晝時間最長;當虛星(即:虛宿一)升到正南,就是仲秋(秋分),這時晝夜長度又相等;當昴星(即:昴宿一)升到正南,就是仲冬(冬至),這時白晝最短 據考證,這裡所講的,最晚是商末周初時的實際天象。因此,可以說,這個重要成果最遲是在商末周初時取得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