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起義遺址

四九起義遺址

四九起義遺址,位於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王官集行政村北側。是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國防教育基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中國小德育教育基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四九起義遺址
  • 建立於:1959年
  • 地理位置:阜陽市潁泉區行流鎮
  • 總面積:7000平方米
建設沿革,歷史背景,文物遺存,文物保護,

建設沿革

四九起義遺址
1959年,原中共阜陽縣委在舊址處建立四九起義紀念館,紀念館由紀念碑、陳列室、小型廣場、綠化景點及月牙池、乾溝組成,占地面積約15畝。四九起義紀念碑矗立在四層台階36級的平台上,高12米,占地50平方米,玻璃瓦冠頂.碑身為白色大理石
1987年,籌資擴建,立碑一通。
1995年,又征地進行擴建。

歷史背景

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野疇在阜陽組織領導了聲勢浩大的武裝起義,參加起義的有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軍(高桂滋部)教導團、第十軍(楊虎城部)軍校和阜陽地方黨組織領導的農民赤衛隊。後因反動軍隊圍剿,起義軍彈盡糧絕失敗,80多位共產黨員、農民赤衛隊員和革命民眾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這次起義是中國共產黨貫徹“八·七”會議精神,用革命的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一次英勇的實踐,它極大的鼓舞了人民民眾的鬥志,打擊了敵人的反革命氣焰,積累了武裝鬥爭的經驗,培養和鍛鍊了幹部。解放後,當地黨委在四九起義舊址王官集建立了四九暴動舊址紀念館,成為對社會開展革命傳統、共產主義理想和愛國主義教育最生動、形象的課堂。

文物遺存

阜陽四九暴動舊址紀念館(以下簡稱四九紀念館)現有館址面積5700平方米,展室面積300平方米,有展室三間,展櫃10個,革命文物30餘件。現保留有月牙池、乾溝、方池等革命舊址。漢白玉革命紀念碑一處,台階為四級九階,寓意“四九”。現存革命先烈們親手栽植的棗樹一棵。展室分為”深重災難的阜陽”、“阜陽四九起義”、“緬懷先烈、建設阜陽”等三個部分”,對外實行免費開放。
紀念碑位於鼓樓國小內。鼓樓國小是土地革命時期“中共皖北特委機關”所在地。1928年2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成立,由我黨早期活動家魏野疇任特委書記,並設立特委機關。1928年4月5日,皖北特委召開擴大會議,布置了皖北起義前的準備工作;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發動了震撼皖北的阜陽“四九”起義,創立了皖北蘇維埃政府和皖北工農紅軍,在黃淮平原上點燃了革命烈火。
中共皖北特委機關遺址紀念碑長約8米、高約5米,由22噸重整塊大理石雕刻而成。浮雕畫面再現了1928年中共皖北特委機關正式成立、部署阜陽“四九”起義時的場景

文物保護

四九起義遺址是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國防教育基地、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市中國小德育教育基地,1961年7月3日安徽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第二批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阜陽“四九暴動舊址”是重點保護單位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