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兩淮鹽法志》是書名。明陳聘、史起蟄、張矩編撰。十二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靖兩淮鹽法志
- 作者:陳聘、史起蟄、張矩
《嘉靖兩淮鹽法志》是書名。明陳聘、史起蟄、張矩編撰。十二卷。
《嘉靖兩淮鹽法志》是書名。明陳聘、史起蟄、張矩編撰。十二卷。始修於嘉靖二十九年(1550),次年修成。分圖說、秩官、署字、地理、土產、法制、戶役、貢課、人物、祠祀、官績、雜誌十二門。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光緒均有重修...
兩淮鹽法志 《兩淮鹽法志》是明代史起蟄、張矩同撰的一部古籍,共十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古籍簡介 《兩淮鹽法志》·十二卷(兩淮鹽政采進本)四庫提要 起蟄,江都人。矩,儀徵人。書成於嘉靖庚戌,因弘治舊志增損之。董其事者,巡按御史楊選與運使陳暹也。
乾隆兩淮鹽法志 乾隆兩淮鹽法志, 書名。清吉慶監修,王世球纂。四十卷。自明嘉靖已創修,清康熙、雍正兩朝均有重修。分轉運、課入、場灶、職官、律令、憂恤、雜誌等八綱十五日。《清史稿·藝文志》著錄,林振翰《鹽政辭典》收錄。有木刻本二十冊流傳。
《明清徽商經營淮鹽考略》主要內容包括:對嘉慶《兩淮鹽法志》科第記錄按語的理解、對《鹽法志》科第記錄的可靠性分析、以嘉慶《兩淮鹽法志》為基礎的對比、徽商應是明前葉的淮商主體、徽商在淮鹽經營中的角色定位和以明前葉事實為基礎的討論等。目錄 序一 序二 引言:對徽商經營淮鹽最早時間的探討 第一節 徽州...
淮南安豐場地處沿海地區,以產鹽聞名,史稱“兩淮鹽利甲天下”(清康熙《兩淮鹽法志·風俗·灶俗》)。王氏祖上出身鹽丁,王艮為家中次子,7歲時就讀鄉塾,後家貧輟學,19歲時其父王玒(號守庵,1445-1536)命其行商。據其《年譜》記載,王艮分別在其23歲(1505年)和25歲(1507年)兩次赴山東行商,開啟了王艮...
據《兩淮鹽法志》載:明朝嘉靖中期(約在1525年),為防倭寇入侵,在大慶團(小海古地名)東十里王港口(古小海運鹽河)建煙墩,起名萬盈墩,以備舉煙報警。入海漁民和附近灶丁也賴此墩避潮。相傳於明末某一日海水泛漲至煙墩,隨潮飄來一尊木雕公侯像。潮退後民眾見木像,以為神靈保佑,籌資在煙墩上建立一廟...
”另據明嘉靖《兩淮鹽法志》栟茶場圖,本場境內繞場司共設有土堡6座,由西北向東南分別為:李家堡(堡北有備倭營),楊家堡,繆家堡,解家堡(堡東有備倭營),孫家堡,徐家堡。由此推知,宋元時李堡作為煮鹽的所在,也 許曾稱作“李家灶”或“李家團”;至明初,以地居要衝、形勢控扼,始圍築土城,...
考西場一稱舊場(明萬曆《通州志》載嘉靖三十八年西場平倭之戰作“舊場”),以東18里有地名“新場”(明弘治《兩淮運司志》“栟茶場鹽課司”條“倉庫”目“便倉”子目注文有“新場廟”,清嘉慶《兩淮鹽法志》栟茶場圖作“新藏廟”,當為一物二名),再東36里即為栟茶場。又考西場之“西”,當是相對於...
蟠溪在漢初已經發展成規模很大的蟠溪鹽場。《兩淮鹽法志》記載:“如皋蟠溪,古煮鹽區,是兩淮和江浙地區煎鹽之始。”唐代大詩人杜甫有《白鹽山》詩一首:卓立群峰外,蟠根積水邊;他皆任厚地,爾獨近高天。白傍千家邑,千秋萬估船;詞人取佳句,刻劃竟誰傳。“蟠根”,意指如皋蟠溪鹽場煮鹽為沿海的...
考證史料,晾網寺建於唐初之說不確,因西團一帶,在元末方成陸地。明嘉靖 《兩淮鹽法志》中草堰場圖上有“浪港寺”記載,可見此寺建於明代,其歷史也算得是很久的。晾網寺流傳有許多動人故事,“發繡佛”便是其中之一。明嘉靖年間,御史葉大鏞生性耿直,為官清正,與奸相嚴嵩不和。嚴嵩向皇帝進了讒言,把...
明弘治十三年《兩淮運司志》中寫道:伍佑場“鹽倉在東市街東北,廣十畝”,這大概是東包廠的最早歷史文獻記載了。到了嘉靖年間《兩淮鹽法志》,東包廠記載為伍佑場的“正倉”,“便倉”在場南。東包廠是伍佑場“正倉”,東包廠東段及范公堤沿線住戶多以鹽業為生,或煎鹽,或販鹽。東包廠西段住戶大多...
陶本在體例上的重大改變是對書中全部插圖重新請畫工加繪製版,有些圖參照清代《古今圖書集成》(1726)、《授時通考》(1747)加繪或改繪;有些圖(如《作鹹》章)據《兩淮鹽法志》(1748)、《河東鹽法志》(1627)、《四川鹽法志》(1882)加繪結果弄得面目全非、圖文不符。也許陶湘的用意是好的,意在提供精繪插圖...
從此,王灶墩也就形成了一個自然村落,而且亦成了附近漁民與灶丁的集貿中心;同時衙門又在這王灶墩河口設定了驗查私鹽的緝私營。於是人們無形中把一個王灶墩叫成了王灶河,這在明《嘉靖海門縣誌》本上,崔桐在寫戴青山時就提到了它在王灶河南的名字,在《兩淮鹽法志》余東場圖中亦標有王灶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