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灶河村

王灶河位於海門市正余鎮的最南端,南起老運鹽河與余東鎮隔河相望;北至老岸腳與正余邢柏村及三合村相鄰;東起大東溝與正余邢柏(原22大隊)相鄰;西至福利河與正余鎮河岸村分界。全村總面積約6平方千米。它由原來的竹林村和王灶河村合併,現名為正余鎮王灶河村,我村人口總數為3192人。村土地面積約6平方千米,耕地總面積2492.64畝,人均耕地面積0.77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王灶河村
  • 行政區類別:村莊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地理位置:江蘇省海門市王浩鄉
概述,地名由來,

概述

王灶河:地名。地處江海平原,海拔2—3米,位於長江北岸。
行政全稱:江蘇省海門市王浩鎮王灶河村村民委員會。
郵編:226145

地名由來

南唐時,王灶河(原余東場轄、現屬王浩鎮)還沒名。當時四面江海相連,水天一色。終日江濤海浪洶湧澎湃,許多下海捕撈的人常被捲走生命。為此,余東場便按離場五里築一讓人躲避潮水的“潮墩”,漁民與灶丁稱它為“救命墩”。
自從黜陟使李承實在此捍海築堤時,發現這裡一片雪白鹽鹼灘後,即囑其侄李福民帶了一班人千里迢迢來此曬鹽與墾荒。由於泥沙的沉積,墩四周淤積成大片灘地,曬鹽面積便越來越大,李福民無法一一管下,只得囑其隨來的王、沈、蔡姓等幾個貼心傭僕各自帶領一班灶丁、漁民分別去幾處墩灶管業,於是就相繼有了王灶墩、沈灶墩、蔡港墩。
宋代,范公堤築成後,皇岸內的大片土地有了保障,鹽業也開始走上穩定發展之路。這樣,運輸又成了大問題,成淳五年(1269)始鑿通州至餘慶場(古余東場、宋時無餘西);明成化二年(1484)鑿呂四場運鹽河;嘉靖十六年(1536)繼鑿30餘里溝通全線(即通州至呂四的運鹽河),此時王灶墩便在皇岸南、運河北之間,上(余東)場下(王灶)墩。既無壩,又無橋,擺渡又無船,臨時搭舟又危險,造成人們諸多不便,漁民、灶丁叫苦連天。此時,已在王灶墩落戶開店的幾個商人為了市場的繁榮,便主動與墩主洽談造橋事宜,墩主看到這個能方便人來車往、船隻通行,又可興旺發達的王灶墩的建議便採納了。於是,一場募捐造橋的聲勢震動到衙門,當時,余東場官張仕能亦從庫房中撥出一些銀兩,會同募來的錢財,通過半年多的努力,終於一橋橫跨南北,天塹變通途了。從此,王灶墩也就形成了一個自然村落,而且亦成了附近漁民與灶丁的集貿中心;同時衙門又在這王灶墩河口設定了驗查私鹽的緝私營。於是人們無形中把一個王灶墩叫成了王灶河,這在明《嘉靖海門縣誌》本上,崔桐在寫戴青山時就提到了它在王灶河南的名字,在《兩淮鹽法志》余東場圖中亦標有王灶河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