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言(民國報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12年4月,嘉善第一張鉛印報紙在魏塘東門金家橋堍創刊,報名為《嘉言》,編輯人為當湖王家模,是五日刊的八開報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言
  • 時間:1912年4月
  • 編輯:王家模
  • 地址:魏塘東門金家橋堍
此報的宗旨是:“抵制兇殘,誅伐強暴,為國民代表輿論。”《嘉言》報敢說敢做,在5月25日的頭版頭條,就發表了《望袁慶萱》的文章。
袁慶萱是清朝最後一位知縣官,辛亥革命使他不得不低頭受降,可是光復會派去談判的青年們,自認為不要做官,談判結束就各自東西工作,袁慶萱由清知縣變為光復後的第一位議長和知事,換了一個官名,仍是一縣之長。這位知縣本性不改,東門發生一起三條人命案,報案後知事不理,反訓斥報案的地保多事,激起人民公憤,《嘉言》報為此進行文字討伐,為民請命,並連續報導事實真相,民眾公憤,袁慶萱不得不加以懲處,以平息公憤。
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帶來舊政府的惡習,使人民得不到民生、民主、民權,《嘉言》報作了一系列的揭露,如禁菸局的董事長,貪污公款,還欲謀取清文局長,他的醜聞被當時張天方所辦的《四印善報》揭露,就向知事報請查封善報,《嘉言》報為此專門責問當局,同時也配合善報,揭露其醜聞。還揭露了警察署長所謂嚴厲查禁賭博,而事實就在他住居附近的賭徒,通宵賭博他且視而不見。還刊登了地方公債被袁知事移用的訊息,丁柵水網縱橫處,盜匪猖獗等事件,為民眾呼籲,但也引起了那些官僚劣紳的怨恨。
民國三年即1913年,袁慶萱丟掉了知事官職,當然,他仍然可以他就,但他不會放掉扼殺《嘉言》報這個眼中釘,所以,他和《嘉言》報一樣,在嘉善不見了,光復旗號在嘉善雖還在飄揚,但救不了為民請命的《嘉言》報。
嘉言》報在嘉善的新聞史上,應有的光榮一頁,但許多老報人不知其名,幸虧上海圖書館收藏著部分《嘉言》報,為我縣留下寶貴的歷史記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