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門(嘉爾曼)

卡門(梅里美創作中篇小說)

嘉爾曼一般指本詞條

《卡門》(一名《嘉爾曼》)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梅里美創作的中篇小說,是梅里美的代表作,創作於1845年。

這篇小說一共有四個章節,其中的第一節,敘述主人公同男主人公的結識,第二節寫男主人公同女主人公的結識,第三節由男主人公敘述他同卡門之間離奇而悲慘的故事,第四節則是一篇關於種族學的論文。

《卡門》被法國作曲家比才改編成同名歌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卡門
  • 外文名稱:Carmen
  • 作品別名嘉爾曼
  • 文學體裁:中篇小說
  • 作者:【法】普羅斯佩·梅里美
  • 首版時間:1845年
  • 字數:35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人物形象,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這部作品講述的是吉普賽女郎卡門從事走私的冒險經歷。主人公卡門美艷動人,生性率真,敢作敢為,她引誘了士兵唐·何塞,致使他被軍隊開除,又誘使他與自己一同走私犯罪,後來卡門移情別戀,唐·何塞與她之間矛盾不斷,直到她為此付出了生命。

創作背景

《卡門》發表的年代,正是資產階級已取得了穩固政權、大革命留下的血漬彈痕已消除的時代。
Mérimée畫的Carmen與JoséMérimée畫的Carmen與José
隨著新的生產關係的確立和人們價值觀念的改變,拜金主義、犬儒主義成為時尚。道德被綁在財神的馬車上,在“萬能”的金錢面前,“人”淪為奴性十足的庸仆。諸多道德禁忌和無比絕密的法規,扼制著人的“生命力”的表現和發揮:個性與特徵消失了,人都從同一個楔子中鑄就,成了自私、畏縮、禮貌周全、溫文爾雅的一群。“人性”的旗幟成了掩飾道德陷落的遮羞布。
基於所處時代和歷史的局限性,作者還找不到新的出路,他只能寄託於這種“道德返極”,讓進步於倒遲之中,通過卡門那種矢志於人格的獨立、思想的自由和以身殉志的崇高壯舉,向當時那種人慾橫流、金錢萬能的社會宣戰。

人物形象

卡門
卡門是一個能歌善舞、容貌妖艷,性格潑辣又帶有某些邪惡的吉卜賽少女。她以在紡織廠做工、算命和賣藝為掩護,替走秘的強盜集團充當耳目,她無視當局的法規,並以觸犯法規為樂事。
她時而在港口碼頭惹惱外國軍官;時而又偷運私貨在叢林峽谷中。她無視貞操和道德,以色相作為謀利的武器,自由地出入豪門府邸,行走江湖,使那些財主大亨們在她的萬種風情中失財喪命。對與她爭吵的女工,她可以持刀行兇;對搭救了她的唐何塞,她可以以身相許作為報答。
她放蕩不羈的生活使人感到她身上帶有狡詐的習性以及某種程度的殘忍和恐怖,即使對她痴迷不已的唐何塞也不得不一再說:“如果世界上真有妖精的話,這個姑娘肯定是其中的一個。”從情節上看,卡門是一個放蕩而邪惡的吉卜賽少女,但作者對卡門的塑造並沒有停留在生活情節的表層上,而是通過她與其他人物之間的關係以及人物與社會的關係,把她改進一個更深的、更複雜的層次中,去進行社會、歷史和審美的觀照,多方面深刻揭示生活的內涵和社會本質,從而去確證人的價值,並在這個基礎上展現了美與醜的鬥爭、崇高與卑下的對比,由此發掘和表現主人公迫求自由的精神和美好靈魂,從而把卡門塑造成一個追求人生自由的“惡之花朵”。
唐·何塞
唐·何塞是一個破落貴族出身的浮浪子弟,他忠於職守,循規蹈矩,習慣於按世俗法規思考和行動,只是由於對卡門美貌的迷戀而被迫改變生活軌跡、捲入和順應了那種不受束縛的“自在”生活的。然而一旦他背叛了自己的社會,他就開始後悔,他悔恨自己成了“壞蛋”,辱沒了軍人的旗幟而當了逃兵。犯了死罪。葬送了升官發財的前途。
他覺得既然為卡門已經失去了他所擁有的一切,卡門就應該完全屬於他。於是,完全被一種瘋狂的占有欲所支配著的唐·何塞,對卡門表現出日益嚴重的自私與霸道。他要求卡門完全聽從他的擺布,放棄那他認為放蕩不羈的生活,把卡門看成私有財產,要求卡門對他只能順從、依附和恭敬。
卡門不屈服於唐·何塞的威逼利誘,為了追求自己的獨立和自由,為了忠於自己的個性和理想,最後被唐·何塞殺害。她的死在某種意義上有種濃烈的悲劇色彩,她死得慘烈,死得悲壯。
顯然,作者是用這樣一個結尾為卡門這個藝術形象補上了完美的一筆。而唐·何塞則是作者借卡門之口進行了一番嘲諷之後,讓他死得很可悲——殺了自己最愛的人,而後一無所有地死在官府的絞刑架上。讓他對他所背叛的自己的社會做了一個交待,他的死被他的社會所不恥,被卡門一族所唾棄。無論是對於他所曾經屬於過的哪一方,他都是個受人嘲的“廢物”。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卡門為了報恩,可以毫不在意地獻出貞操;為了騙錢,可以絕不猶豫地出賣色相。這顯然是為道德、倫理所不容的。但梅里美卻並沒有任何批判她的意味,作者真正的用意正是通過卡門的不貞之舉來指示她身上的那種道德的真誠和“人性”的返樸歸真,用那種野蠻形式來表現生命的強力和自我意識。在更深層次上,卡門的不貞絕不同於資本主義文明社會的淫蕩,她並不是那種掩飾自然天性的虛偽的“明知故犯”,而是一種出自自然天性的純真。
梅里美在小說《卡門》中體現了這樣一個道德景象,即文明的發展所帶來的道德律的日趨苛細,必然會構成對“人性”更強的束縛。而要擺脫這種束縛,就要以道德律的廢弛作代價。真正“合乎道德”的行為,應該是打破舊的道德秩序,充分維護個性尊嚴和白我意識的。所以,當法律已成為肋封為虐的工具時,他為唐何塞和卡門安排了兩種不同的結局。也正因為如此,儘管高龍巴、卡門等“化外之民”是野蠻、落後、粗俗的,他們在梅里美的筆下仍然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審美價值。相反,巴里凱尼和唐·何塞這些道德文明的奴隸擁護者卻成了梅里美的批判對象。

藝術特色

小說《卡門》採取了梅里美時代並不常見的視點敘事,亦即內聚焦敘事。它分為兩個敘述層,由兩個人物來承擔敘述者的任務。兩種敘述使故事呈現出不同色調,從而使故事具有了雙層母題。當讀者通過唐·何塞的眼睛去看卡門,得到的是一種無法把握住愛情的感想,這似乎也是人生意義的一種象徵;當讀者細聽那位業餘歷史學家的講述,卻又看到了一出兩種文化衝突中一位吉卜賽女郎和一位貴族後裔之間的悲劇。
細想,業餘歷史學家關心的是與其職業有關的內容,他能較為冷靜地對待這一愛情故事;而唐·何塞作為故事的參與者則盡傾其內心的迷戀、困惑和絕望。二人之間有一種奇特的張力,這種張力完全吻合於那個時代的特徵:理智與激情的對立。

作品影響

小說《卡門》使得作家梅里美一舉成名,在其出版至今的一個多世紀裡,先後被數十個國家對其進行翻譯,不僅將小說中蘊涵文化加以推廣,使得讀者對作品中也有自身思考。這個基礎之上《卡門》也被改編為歌劇和影視作品,以另外一種風格展現在觀眾和讀者的面前。

作者簡介

梅里美(Prosper Mérimée,1803—1870),法國小說家、劇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
卡門(嘉爾曼)
他的小說文筆洗鍊,敘事清晰,內涵豐富,情節緊湊。他在中短篇小說領域獨樹一幟,堪稱大師,代表作有《高龍芭》《卡門》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