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倍體培養

是生物學科專業術語,是用植物的組織細胞進行的育種方法,多用花葯離體培養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單倍體培養
  • 類型:生物學科專業術語
  • 方法:植物的組織細胞進行的育種方法
  • 多用:多用花葯離體培養法
定義,培養方法,體內發生,離體誘導,染色體消失法,

定義

單倍體培養是用植物的組織細胞進行的育種方法,多用花葯離體培養法。

培養方法

單倍體細胞是有體細胞的染色體組數的一半細胞要培養單倍體,就要從減少染色體組數下手!所以要用到植物組織培養!
單倍體的產生 自1921年A.D.伯格納在曼陀羅(Datura stramonium)中發現單倍體植株以來,已發現一系列自發產生的單倍體,並有許多人工誘導單倍體植株的方法問世。單倍體的產生,大體有以下兩方面的途徑:

體內發生

即從胚囊內產生單倍體。這包括:①自發產生。與多胚現象常有聯繫,如油菜和亞麻的雙胚苗中經常出現單倍體,可能是由溫度驟變或異種、異屬花粉的刺激引起。②假受精。即雌配子或雌性細胞經花粉或雄核刺激後未受精而產生的單倍體植株。如玉米品種間雜交,馬鈴薯、苜蓿、菸草和楊樹的種間雜交等都有此現象。③半受精。雌雄配子都參加胚胎髮生,但不發生核融合,因而產生具父母本來源的嵌合植株,這曾在棉花中發現過。④雄核發育或孤雄生殖。卵細胞不受精,卵核消失,或卵細胞受精前失活,由精核在卵細胞內單獨發育成單倍體,因此只含有一套雄配子染色體。這類單倍體的發生頻率很低。⑤雌核發育或孤雌生殖。精核進入卵細胞後未與卵核融合而退化,卵核未經受精而單獨發育成單倍體。遠緣雜交中有時會出現此種現象。

離體誘導

植物細胞具有潛在的再生性和全能性,能發育為完整植株,故套用組織培養技術對特定組織進行離體培養,可誘導產生單倍體。方法是將一定發育階段的花葯、子房或幼胚,通過無菌操作接種在培養基上,使單倍體細胞分裂形成胚狀體或愈傷組織,然後由胚狀體發育成小苗或誘導愈傷組織發育為植株。

染色體消失法

此外對大麥、小麥還可利用染色體消失法。即將球莖大麥(Hordeum bulbosum)花粉授予普通大麥或小麥,授粉兩周后將幼胚置於培養基上進行離體培養。在胚胎髮育的早期,球莖大麥的染色體消失,從而獲得大麥或小麥單倍體植株。
離體培養用的人工培養基,除含無機鹽、蔗糖、維生素和水等外,還需加入植物激素和其他有機物作誘導物質。誘導出的愈傷組織或胚狀體要轉移到含量減少或無誘導物質、蔗糖濃度降低的分化培養基上,才能分化出根、芽以至長成小苗。以上過程都在試管內進行。再生單倍體植株的培養則須將小苗從試管取出移栽到小盆中。培養基的成分、培養的方法和條件(如溫度、光照等)、供體的基因型和生理狀態以及大、小孢子的發育時期等,是影響誘導頻率的主要因素。植株經用秋水仙鹼溶液處理等方法,使染色體數加倍後,即成為能結實的純合二倍體(見倍數性育種)。在離體培養過程中,也會自交產生一些二倍體,但數量很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