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 ,中國漢字。常用字義為高興,快樂,可慶賀的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
- 外文名:like
- 釋義:高興,快樂,可慶賀的事情
- 拼音:xǐ
- 康熙字典:《醜集上》《口字部》
- 五筆(86版):FKUK
- 五筆(98版):FKUK
- 四角:40601
- 筆順:121251431251
- 總筆畫:12畫
基本信息
![“喜”字的字形對比 “喜”字的字形對比](/img/5/752/cGcq5SZiNjZ5UDM2ATM4E2NhNjNmBjZ0QGMiF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字形結構
![喜 喜](/img/9/1ff/nBnauImMlNjYjFDOhRWM1QzY3QWOjdzMkljYyQjZlBjYxIDZlFDZ3IzY1E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基本字義
詳細字義
形容詞
- 會意。字從口,從壴(zhù),壴亦聲。“壴”意為“樂隊”。“口”指“歡聲”。“口”與“壴”聯合起來表示“啦啦隊”。本義:啦啦隊發出歡呼聲。引申義:快樂;高興。
- 同本義(樂之見於談笑曰喜。喜,形於色)。
喜,樂也。從壴從口。凡喜之屬皆從喜——《說文》
人喜則斯陶。——《禮記·檀弓》
其志為喜。——《素問·五運行大論》
既見君子,我心則喜。——《詩·小雅·菁菁》
陳勝、 吳廣喜,念鬼。——《史記·陳涉世家》
嘿然大喜。——三國魏·邯鄲淳《笑林》
虎因喜。——唐·柳宗元《三戒》
不以物喜。——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三保亦自喜。——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喜容原好,愁容也好,驀地間怒容越好。——《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又如:喜洽(喜恰。和顏悅色;熱情);喜之不盡(無限歡喜);喜匆匆(喜歡,興奮的樣子);喜歡不殺(很喜歡;喜歡死了);喜上眉梢(眉宇間露出喜悅的表情)
動詞
- 又如:喜士(好客;喜接納賢士);喜功(自負其功;喜立大功;貪功);喜名(好名;追求名譽)。
可怪烏雅鳥,鳴聲不喜人。——劉基《鳥啼曲》 - 婦女懷孕。
叫大夫瞧了,又說並不是喜。——曹雪芹《紅樓夢》
名詞
- 又如:喜兆(喜事的徵兆);喜信(唐代進士及第的家報;喜慶事情的先兆)
- 姓。
常用詞組
- 喜愛 xǐ ài 指對某人或事物有好感或者產生興趣。
- 喜歡 xǐ huan (1)喜愛。(2)愉快;高興。
- 喜悅[xǐ yuè] 歡樂;快活
- 喜訊[xǐ xùn] 令人高興的訊息
- 欣喜[xīn xǐ] 歡喜,高興
- 恭喜[gōng xǐ] 套語,恭賀別人或團體的喜事
- 隨喜[suí xǐ]
1.佛教指見人做善事而樂意參加,泛指隨著眾人參加集體送禮等2.舊指遊覽寺院3.隨人遊玩 - 可喜[kě xǐ] 令人高興的
- 同喜[tóng xǐ] 共同歡欣。客套話,用來回答對方的道喜
- 暗喜[àn xǐ] 暗中高興。
- 喜雨[xǐ yǔ] 莊稼非常需要雨水時下的雨
- 喜鵲[xǐ què]
鴉科鵲屬和若干其他屬的許多鳥之一,它與松鴉親緣關係密切,但有一長而分叉的尾,體羽通常為黑色和白色。舊時民間傳說鵲能報喜,故稱 - 喜聯[xǐ lián] 在辦喜事時掛的對聯
- 大喜[dà xǐ] 1.祝賀別人喜事之詞2.充滿了巨大的喜悅
- 喜子[xǐ zi] 見蟢子
- 喜果[xǐ guǒ]
1.舊俗,在定婚或結婚時分送給親友或招待賓客的乾果2.〈方〉用紅顏料等染紅了的雞蛋 - 喜氣[xǐ qì] 高興的神色或氣氛
字源解說
古籍解釋
又聞喜,縣名。
又姓。《正字通》元順帝時喜同,明正統中喜寧。
又《集韻》虛其切,音僖。末喜,有施氏女名。《晉語》夏桀伐有施氏,有施人以妹喜女焉。
又《楚辭·天問》簡狄在台嚳何宜,𤣥鳥致貽女何喜。《注》喜叶音羲。
又《集韻》許記切,與憙同。好也。《詩·小雅》彤弓弨兮,受言載之。我有嘉賓,中心喜之。《注》載葉子利反,喜讀去聲。《前漢·廣陵王傳》何用為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為樂亟。《注》韋昭曰:喜,許吏反。亟,丘吏反。
又《集韻》《類篇》𠀤昌志切,音熾。與饎同。詳食部饎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