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大黃

喜馬拉雅大黃

喜馬拉雅大黃(拉丁學名:Rheum webbianum Royle):為蓼科大黃屬多年生高大草本植物。高可達2米,根及根狀莖內部黃色,粗壯,基生葉大型,葉片近圓形,稀極寬卵圓形,葉腋花序分枝;大型圓錐花序,分枝開展,花成簇互生,綠色到黃白色;花梗細長,果實長圓狀橢圓形,5-6月開花,8-9月結果。

產於中國陝西、四川、湖北、貴州、雲南、河南等地。生於海拔1200-4000米山溝或林下。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繁殖方法,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高大草本,高0.5-1.5米,莖粗壯,中空,下部直徑約1.5厘米,具細縱棱,光滑或在上部及花序分枝具乳突狀毛近革質,基生葉通常寬大於長,腎狀心形或圓心形,長20-25厘米,寬25-30厘米,頂端圓鈍或尖,基部闊心形,兩側垂片圓,邊緣具弱皺波,基出脈多為5條,兩側最下一條的基部之外緣裸露,葉上面綠色,粗糙,下面淺綠色,沿葉脈被乳毛或近光滑;葉柄粗壯,短於葉片,被乳突狀毛;莖生葉較小卵形。大型圓錐花序,具1-2回分枝,花較小,黃白色,花被片橢圓形;關節位於花梗中下部。果實寬橢圓形或近圓形,長10-12毫米,寬稍小於長或近相等,兩端微凹,翅較寬,寬約3.5毫米,縱脈在外緣的1/3處。種子窄卵狀橢圓形,寬約4毫米。果期8-9月。
喜馬拉雅大黃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500-4660米山坡地帶。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在西藏西部及中部。喜馬拉雅山南麓各國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藥用部位根部
主要功效是瀉實熱、下積滯、行瘀、解毒。
民族醫藥【藏藥】君母札,君札,竣章,拉竣:莖(君母札)治培根病和赤巴病引起的熱性病,瀉痢,大便秘結,胸腹脹滿,氣喘;莖(君札當吾)、葉(君札洛瑪)治培根病。

繁殖方法

大黃喜涼爽、乾燥氣候、耐寒性強。高溫多濕條件下易爛根。宜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質壤中栽植。以中性及微鹼性土壤為宜。大黃的生命力較強,種子發芽力可維持3-4年。播後當年或第二年只形成葉簇。每年4月上旬返青,第三年5-6月開花,6-10月果實成熟。

參考文獻

1、高作經等《植物分類學報》13 (3): 71. 1975
2、《西藏植物志》1: 599.圖191, 1-3. 1983
3、《中國植物志》第25卷>>蓼科>>大黃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