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戲

喇叭戲

海城喇叭戲是三百年前,眾多外來劇種湧入素有“海運之咽喉,遼左重地”之稱的海城牛莊,當地藝人取眾戲種之精髓演繹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地方戲曲劇種,並盛極一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喇叭戲
  • 原名:柳腔喇叭戲
  • 流行範圍:遼寧的海城鞍山營口等地
  • 主要樂器嗩吶
簡介,歷史,劇目,唱腔,流傳,現狀,落選“國遺”,相關資料,

簡介

喇叭戲是產生於遼寧海城的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原名柳腔喇叭戲。主要流行於遼寧的海城鞍山營口盤錦全境和遼陽蓋縣的部分地區。由於當地把該劇種的主要伴奏樂器嗩吶稱為喇叭,故稱之為喇叭戲。
喇叭戲喇叭戲

歷史

喇叭戲是在遼南秧歌中孕育產生的。遼寧的秧歌在明代已盛行。遼寧大秧歌在清初有一人場、二人場、混場 (多人場)。二人場中已出現了由上、下裝扮演的《小兩口分家》、《小兩口抬水》;三人場也出現了《頂燈》、《大逛廟》等有較強故事情節的節目,這已是二小戲、三小戲的雛形。其中有人物、有情節,有說、有唱,確屬於戲曲形態。當時海城的牛莊為遼寧的通商大埠,所謂“西連津沽,南接齊魯,吳楚閩粵各省悉揚帆可至”。據縣誌記載,清代初年就有外省商號270餘家,而外省的地方民間小戲也隨商路輸入牛莊,久而久之就被當地秧歌會所吸收。
喇叭戲喇叭戲
當時牛莊的商號,以山西人經營者最為顯赫,一則他們每逢年節就由店伙組成樂會;演出家鄉戲曲;二則也時請家鄉班社來牛莊演出,因而流入秧歌隊中的節目以山西為多,故而牛莊人把秧歌會中演出的小戲曲統稱為“山西柳腔喇叭戲”。到清代嘉、道年間這種喇叭戲已發展成在各方面均比較成熟的民間小劇種,並開始在遼南各地秧歌會流行。
光緒年間,遼南秧歌受關內影響,開始上蹺,喇叭戲也由地下演出改成蹺上演出。地下演出的戲曲一旦上蹺,演出形式必然有所改變,作為道縣的桌椅,無法使用了,演員的表演也受到了多方面限制。喇叭戲藝人只好白天在蹺上演出場次較少的小戲或選場,晚上落地“打燈碗”演出較大的劇目。一部分技藝較高的藝人則帶著劇目加入了二人轉班社。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劇種的發展,使原有喇叭戲的某些劇目和技藝逐漸失傳。但留在地方民間的喇叭戲到民國初年又出現了新的繁榮,創作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劇目,並結合蹺上功夫創造了一套新的身段和技法。雖然未能形成常年固定的班社,但在流行區域內,每逢年節及迎神宴會,仍有頻繁的演出活動。每逢陰曆四月十八在大石橋耀州山賽會上,海城喇叭戲仍然是最受歡迎的劇種。

劇目

據統計,海城喇叭戲存留下的劇目有《王婆罵雞》、《趙匡胤打棗》等50餘出。這些劇目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氣息,劇中的情節和語言均有地域特點。海城喇叭戲屬於地方民間小戲,有些劇目上場人物雖也有10人左右,但從行當上講,基本上只有生、旦、丑三行。
喇叭戲喇叭戲

唱腔

海城喇叭戲的唱腔來源很多,基本屬於柳子腔系。骨幹曲牌為“咳調”,“咳調”號稱“七十二調”。伴奏樂器有嗩吶、鐵木梆、竹板、二鼓、扇鼓、大鑼、手鑼、欽、板胡等。曲牌與秧歌曲牌套用。咳調唱詞一般多由八句組成,四、七句倒轍,稱為“兩番半”,其餘曲牌多為七字句。音樂的表現能力很強,特點是火爆、高亢、活潑,節奏感強,適於載歌載舞。

流傳

喇叭戲是廣泛流傳於遼寧海城縣一帶的地方戲劇種。主要伴奏樂器為嗩吶(即喇叭),故名海城喇叭戲。喇叭戲落腳生根在海城牛莊。清初,牛莊地方水陸交通發達,商業興旺,外地民間藝術及藝人大多在那裡落腳演出。喇叭戲在劇目、唱腔、表演等方面都吸收了外來藝術精華,因而它的內容日趨豐富,藝術水平日見提高。牛莊商號以山西人為主,喇叭戲傳統劇目《王婆罵雞》、《馮奎賣妻》,都吸收了山西梆子的特點,在唱詞上運用了山西方言。傳統劇目有《小上墳》、《紅月娥做夢》等。喇叭戲在唱腔和樂隊伴奏等方面進行革新,突出了嗩吶的風格。到清嘉慶、道光年間,海城喇叭戲已發展為較成熟的民間小戲劇種,遍布全縣各方,活動範圍迅速擴大。民國初期,由於評戲興起,喇叭戲逐漸衰落。1948年海城民眾歡慶解放、土改,編排海城喇叭戲節目在街頭宣傳演出。1953年,喇叭戲著名藝人高德震等演出的《王婆罵雞》參加東北地區戲劇匯演,高德震榮獲表演一等獎,劇本改編獎,這個戲由省、市、縣廣播電台播出。高德震1980年被吸收為中國舞蹈家協會遼寧分會會員及遼寧省民間文藝研究會會員。新文藝工作者與藝人合作,整理了一些傳統劇目,如《王婆罵雞》、《梁賽金擀麵》等,創作了《夸莊稼》、《借驢》等劇目。1980年,海城成立專業海城喇叭戲劇團,年底解散。此後,仍有十幾個業餘劇團演出喇叭戲,他們活躍在牛莊、耿莊、八里、南台等地。南台劇團排演的《借驢》等劇目在參加省、市、縣文藝匯演中多次獲獎。
喇叭戲喇叭戲

現狀

現在從事海城喇叭戲的專業人員,不過五人而已。了解海城喇叭戲,還得從兩位梨園泰斗說起,他們用一生的時間繼承和發揚海城喇叭戲,一個名叫高德振已經仙逝,另一個陳永平已年逾古稀。
喇叭戲喇叭戲
高德振,藝名“高老太太”,遼寧省海城市人。1901年出生於民間藝人世家。15歲時便能演唱喇叭戲,曾在海城營口瀋陽等地表演喇叭戲。1953年,高德振出席遼寧省文藝匯演,他演出喇叭戲《王婆罵雞》、《打棗》,獲表演一等獎,從那開始,喇叭戲在遼南地區逐漸引起關注。1955年,東北人民藝術劇院邀請高德振等民間藝人,座談海城高蹺、秧歌、喇叭戲,“海城喇叭戲”定名首次被提上議程;1958年,遼寧省文化廳正式為海城喇叭戲定名;1981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中收錄了《海城喇叭戲》這一詞條。為了發展和繁榮喇叭戲藝術,80高齡的他幾次剃去心愛的鬍鬚,登台表演,讓省、市文藝部門錄音、錄像,同時,門下有弟子多人。
陳永平,藝名“金喇叭”,祖籍吉林現居海城。目不識丁卻敏而好學,6歲從藝,師承陳子豐(藝名“陳三楞”),9歲時便可同時演奏鑼鼓、嗩吶、二胡演出喇叭戲。隨民間戲班輾轉河北遼寧,1955年定居海城,多次參加省級文藝匯演和地方演出,演出喇叭戲上萬場次,致力於繼承發揚海城喇叭戲。後感於海城喇叭戲的日漸低迷,悵然退出藝壇,其間培養海城喇叭戲弟子12人。他本人所知的部分喇叭戲曲牌,目前尚無書面記載,極為珍貴。

落選“國遺”

在文化部剛剛公示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中,鞍山人引以為傲的“海城喇叭戲”卻意外落選,昨日,鞍山和海城兩地文化部門對此惋惜的同時,都表示會一如既往地關注和重視喇叭戲。
喇叭戲喇叭戲
鞍山市藝術創作研究所副所長、國家一級編劇董凌山(喇叭戲《蹺中情》的編劇之一)說,去年夏天,海城喇叭戲已經入選我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試點,作為一個省一級的小劇種,這兩年喇叭戲在遼寧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國家在評選的時候,也是有計畫、有重點地分級進行保護,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董凌山語重心長地說,其實入選不入選“國家級”,都不應該影響我們對於喇叭戲的關注和重視,我們還要呼籲更多的人都來為喇叭戲的明天做貢獻。
海城市文化體育局局長李恆品則表示,雖說海城喇叭戲沒有入圍非常遺憾,但所幸海城高蹺入圍“名錄”。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海城喇叭戲、海城高蹺都是海城的驕傲,不管入圍與否,對二者的態度都不會出現厚此薄彼。下一步,海城方面將籌建喇叭戲基地,包括博覽中心、戲友活動和交流的場所、培訓場地,進而籌建相關的網站,實現資源共享。

相關資料

海城喇叭戲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初期,由於評戲興起而逐漸衰落。據了解,目前健在的喇叭戲老藝人寥寥無幾,且均已古稀、耄耋之年,多數不能自己記錄曲譜和相關的文字資料,所以擺在文化部門面前一件與時間賽跑的事就是搶救“活口”,到老藝人家中錄製音像資料,整理曲譜、文字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