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立而道不見

善雖道之所生但不等於道。北宋蘇軾提出的關於道與善的關係的命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善立而道不見
  • 定義:善雖道之所生但不等於道
  • 提出者蘇軾
  • 出自:《毗陵易傳》
語出《毗陵易傳》:“陰陽交而生物,道與物接而生善;物生而陰陽隱,善立而道不見矣。……善者,道之繼,而指以謂道則不可。”《易傳·繫辭上》云:“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蘇軾此說即解此數語。按一般儒者理解,道生物,而生物之心即是善,故善是道的本性,與道同體。而蘇軾卻認為,道生物,物遵道而行則為善,故曰“道與物接而生善”;但遵道而行則道已隱於善行之中,正如道生物則道即隱於物之中一樣,故曰“善立而道不見”。這種觀點的實質是要把道與善分開,亦即把性與善分開,從而把善確定為後天之選擇、而非先天之本性,進而肯定飲食男女之欲為無所謂善惡的人之本性。如其《揚雄論》一文所云:“人生而莫不有饑寒之患、牝牡之欲,今告乎人曰飢而食、渴而飲、男女之欲不出乎人之性也,可乎?是天下知其不可也。……聖人以其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御之而之乎善,小人以是七者御之而之乎惡。由此觀之,則夫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也。”“善惡者,性之所能之,而非性之所能有”,即“善者,道之繼,而指以謂道則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