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土穆戰役,蘇丹馬赫迪起義軍為奪取首都喀土穆同英國殖民軍進行的一次戰役。
基本介紹
- 名稱:喀土穆戰役
- 發生時間:1885年1月26日
- 地點:蘇丹
- 參戰方:蘇丹、英國
- 結果:全殲英軍
喀土穆戰役,蘇丹馬赫迪起義軍為奪取首都喀土穆同英國殖民軍進行的一次戰役。
喀土穆戰役,蘇丹馬赫迪起義軍為奪取首都喀土穆同英國殖民軍進行的一次戰役。起義軍攻占烏拜伊德後,於1884年3—6月,又陸續攻占喀土穆周圍地區。8月,4萬起義軍包圍喀土穆,截斷英軍退路。年底,水陸兼程趕來解圍的英軍遭起義軍...
喀土穆圍城戰(siegeofKhartoum),是馬赫迪戰爭中,一場為爭奪喀土穆而進行的戰役。攻城的一方,是穆罕默德·艾哈邁德·馬赫迪的蘇丹軍隊,而守城的一方,則是查理·喬治·戈登的埃及軍隊。50,000名蘇丹士兵在圍城十個月後,終於攻陷了只有7,000名埃及士兵守衛的喀土穆。所有守城士兵,包括戈登,都在城市淪陷後遭到殺害,...
1896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國殖民軍再次向蘇丹發動進攻,在1896年 9月的棟古拉戰役和1898年 9月的喀土穆戰役中,起義者戰敗。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殘部退守科爾多凡省,繼續進行游擊戰,直至戰死。1899年英國和埃及簽訂英埃共管蘇丹的協定,蘇丹再次喪失獨立地位,馬赫迪派教徒轉入地下活動,成為秘密教派 運動...
1896年,使用新式武器的英國殖民軍再次向蘇丹發動進攻,在1896年9月的棟古拉戰役和1898年9月的喀土穆戰役中,起義者戰敗。1898年4月,喀土穆陷落。阿卜杜拉率殘部退守科爾多凡省,繼續進行游擊戰,直至戰死。1899年英國和埃及簽訂英埃共管蘇丹的協定,蘇丹再次喪失獨立地位,馬赫迪派教徒轉入地下活動,成為秘密教派。影響 ...
希甘戰役的勝利,使起義軍在人員素質和武器裝備方面超過了敵軍,促進了社會各個階層反對殖民主義、反對赫迪夫專制政府的聯合陣線的形成。獨立建國 1884年初,全國出現了武裝鬥爭的高潮。馬赫迪為了早日奪取全國的勝利,開始考慮攻占首都喀土穆的計畫。喀土穆城池堅固,防守嚴密,城周圍鹿砦遍布,壕溝縱橫。馬赫迪和將領們經過周密...
1998年美國駐肯亞使館爆炸案發生後,美軍用巡航飛彈攻擊了喀土穆一個懷疑用作生化武器實驗的製藥廠。肯亞美國使館爆炸案是蘇丹內戰的轉折點,美國原先並不直接支持蘇丹南部的人民解放軍。但美國決定向人民解放軍提供食物、帳篷和探雷排雷器等人道主義物資。蘇丹政府為了躲開制裁,為了讓美國不再支持南方人民解放軍。便...
黑衛士在1884年2月被派往南方,並在第二次埃爾塔戰役及塔邁爾戰役中擔當主力,擊敗蘇丹叛軍。同年9月,英國政府決定解救被圍於喀土穆的查理·喬治·戈登與英埃軍隊,黑衛士即隨同英軍由開羅出發,上溯尼羅河,並在1885年2月10日於卻別罕戰役擊敗叛軍。當時喀土穆已經在1月26日被蘇丹叛軍攻陷,連同戈登在內全軍覆滅。2...
蘇丹反英起義 蘇丹反英起義,蘇丹人民1924年掀起的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武裝起義。1924年11月9日,英駐蘇丹總督兼埃及軍隊司令官李·斯塔克爵士在開羅被刺死。訊息傳到蘇丹喀土穆後,11月27日,喀土穆幾支蘇丹人部隊舉行武裝起義,同英軍激戰兩天,後因孤立無援而失敗。
阿里將蘇丹劃分為4個行政區,並於1825年在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的交匯處建造新城,命名為喀土穆,作為埃屬蘇丹的行政中心。希臘獨立戰爭 1821年3月,希臘本土爆發起義,1822年起義者宣布希臘獨立。隨後奧斯曼帝國蘇丹馬哈茂德二世(Mahmud Ⅱ)派兵鎮壓,但進展緩慢。1824年7月,阿里與馬哈茂德二世達成協定,同意派兵協助鎮壓...
斯利姆焦急地想以新的計畫進行戰鬥,但他的參謀極力反對,理由是據報告敵人的增援部隊已經上路,印度軍在喀土穆抵擋敵軍前進的主要任務將遭到嚴重損害。斯利姆極不情願地接受了他們的勸告,承認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第一次戰鬥以失敗而告終的事實。1941年6月,斯利姆晉升為少將師長,負責指揮第10印度師。6-7月間,...
解除了婚約。然而,前中尉法弗沙姆決定通過隱姓埋名在蘇丹作戰來重新獲得榮譽。他前往蘇丹,在那裡他使用各種偽裝和伎倆來拯救那些給他打上懦夫烙印的前戰友的生命。在喀土穆戰役中,法弗沙姆在敵人的堡壘中領導了一場監獄起義,從而使基奇納將軍的部隊占領了這座城市。演職員表 導演: 特倫斯·楊 / 佐爾坦·科達 ...
該戰役摧毀了馬赫迪軍隊的主力,蘇丹馬赫迪國家隨之覆滅,其後英國殖民勢力統治了蘇丹。戰爭背景 1881年,蘇丹馬赫迪運動興起後,馬赫迪軍隊多次擊敗英、埃軍隊,並於1885年攻陷恩圖曼城,殺死英國總督查理·喬治·戈登,從而控制了整個蘇丹。戰爭起因 自從戈登喪生喀土穆以後,有好幾年英國政府忙於應付俄國在阿富汗的咄咄逼人...
1967年8月29-9月1日,第四屆阿拉伯首腦會議在喀土穆召開,會議決議要求阿拉伯各國做出共同努力,消除侵略痕跡,確保以色列撤出6月5日後占領的阿拉伯領土。決議還說,阿拉伯的基本義務和信念是,不承認以色列,不同他和解,不同他舉行談判,要維護巴勒斯坦人民返回家園的權利。1967年11月22日,安理會一致通過由英國提出的...
接著又在阿特巴拉河大敗阿卜杜拉哈里發,1899年9月2日,他在思圖曼戰役擊敗5.2萬蘇丹馬赫迪軍隊,以傷亡五百的微弱代價殺死馬赫迪武裝一萬多人,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用了機關槍這種威力極大的步兵武器,最終進入喀土穆,並毀壞了蘇丹領袖馬赫迪的屍體,這件事即使在英國也被認為不夠騎士風度。但維多利亞女王認為他給戈登報了...
8月29日,阿拉伯國家在蘇丹首都喀土穆舉行第四次首腦會議,討論阿拉伯國家加強團結合作,抗擊以色列侵略和消除以色列侵略造成的影響等問題。會議期間,在蘇丹總理馬哈朱卜的調解下,埃及總統納賽爾與沙烏地阿拉伯國王費薩爾舉行特別會晤,並於8月30日就葉門問題達成協定。雙方一致同意和平解決葉門問題,埃及從葉門撤出全部軍隊,...
有時人們也會將庫賴邁到喀土穆之間的地區稱為南努比亞。努比亞自古以來便被看作地中海地區的埃及與非洲黑人區之間的交接處。歷史沿革 史前史 史前的努比亞(尤其下努比亞)被分為數個文化期,這些文化期被用字母來標誌。古埃及稱努比亞為庫施(Kush)。文化期A與埃及的史前史以及到第四王朝的古王朝時期相應(約前36...
拉巴赫·祖拜爾(Rābiḥ az-Zubayr,1845—1900),非洲著名的民族英雄,冒險家。他結束了中蘇丹地區的封建割據局面,建立起統一的封建國家——中蘇丹國;並把中蘇丹地區各族人民團結和組織起來,進行反抗英、法殖民者的鬥爭。 最後兵敗被殺。參加反英暴動 拉巴赫原是蘇丹人,1845年生在蘇丹首都喀土穆西南散納爾的...
1884年又帶著他的阿散蒂集團的全班人馬去蘇丹援救被困在喀土穆的查理·喬治·戈登,但其軍隊在喀土穆失陷兩天后才到達。返回英國後任子爵。他的常勝將軍的光環因這場失敗褪去光澤,尤其是他拒絕亨利·伊夫林·伍德等人的建議曝光之後,伊夫林曾力勸他不要走尼羅河水路,而應在紅海港市薩瓦金登入,經短的多的沙漠旱路...
有一條公路連線著北蘇丹首都喀土穆和南蘇丹首都朱巴,到朱巴的公路里程為800公里,不過公路還沒有硬化。市區本來有一個機場,2011年關閉在在市區北部5.5公里處重新修建了一個機場——阿維爾機場。機場屬於國內支線機場,只有一條跑道,跑道長2公里。每周三和周日有到朱巴的班次,由南星航空公司經營。如果到此旅遊,...
1940年,海爾·塞拉西搭乘水上飛機秘密離開英國,取道馬爾他、埃及,來到蘇丹的喀土穆組織了新政府,簽署了光復祖國的宣言書,並印成傳單用飛機散發到衣索比亞的領土上。新政府的廣播電台將皇帝回到非洲領導鬥爭的訊息傳到了衣索比亞國內,鼓舞了衣索比亞人民的抵抗鬥志。衣索比亞國內人士和流亡海外的愛國者紛紛向...
羅小斐先是流亡到葉門,後來帶著他的家人和一大幫的追隨者,遷入了蘇丹的喀土穆。據說,羅小斐與蘇丹領導人過從甚密。羅小斐還安排了許多阿富汗退役兵遷入蘇丹。 在那些阿富汗退役兵中,有些已經回到了他們的國家,並重新開始了他們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回國後,則投入了原教旨主義活動。他們用自己在阿富汗戰爭中學...
這年5月,哈爾巴遜上校率領25架B24轟炸機,從佛羅里達州出發飛往中國,途中停在非洲的喀土穆。這時,陸軍航空隊司令官亨利·哈里·阿諾德發來了密電,告訴他美國將在6月5日對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宣戰,並準備用他率領的B24去轟炸普洛耶什蒂。這次轟炸定於6月11日夜間進行。13架B24從3000英尺高空各自投下了一噸炸彈,然後...
1884年9月-1885年4月,漢密爾頓參加了為解救在喀土穆被圍的戈登而從尼羅河南下的遠征,負責指揮第1高地聯隊。這個由沃爾斯利發動的遠征最後歸於失敗,但漢密爾頓卻表現不俗並被提升為少校。之後,他返回印度參加了1885年11月-1886年1月的第三次緬甸戰爭。11月14日,英軍占領邊防要塞敏赫拉,直逼緬甸首都曼德勒。緬甸...
TR-4Dandelion在戰鬥中將裝甲部分剝離,艾利亞德·亨特強迫喀土穆基地的指揮官對Dandelion的核心模組和裝甲部分進行回收。 0086.01 黑水獺小隊與兩架來路不明的Hizack交戰,其中一架為Hizackcannon。 0086.02.06 小行星阿克西斯開始其前往地球圈的旅程。聯邦軍馬克沁·格南上尉被派遣到亞斯文號來測試RMS-117哥邦迪 Beta...
當地時間2023年12月15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已暫停在蘇丹首都喀土穆所在的喀土穆州撤離平民以及協助蘇丹衝突雙方釋放被扣押人員的行動,直至衝突雙方確保紅十字國際委員會人員的安全。當地時間2024年6月21日,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發布聲明稱,有多枚炮彈落在該組織位於加薩走廊的辦事處附近數米範圍內,導致該辦事處建築“結構”...
西奧多曾致書埃及屬國蘇丹的穆薩帕夏,要求取得他的大部分領土,其中包括喀土穆城。為了實現這一計畫,西奧多皇帝開始向廣大農民追加捐稅,這就引起剛剛擺脫戰禍的人民的不滿。本來就對西奧多的改革政策持反對態度的封建諸侯,乘機抬頭,把相當大一部分農民拉到自己一邊。英國殖民主義者也抓住這個機會,取消了早已承諾的...
除了埃及,葉門首都薩那昨天也爆發大規模示威活動,上萬個示威者要求執政30多年的總統薩利赫下台。在阿曼,約200人走上街頭,要求政府停止貪污腐敗。在蘇丹,喀土穆和傑濟拉大學的學生也走上街頭,抗議政府削減石油和食糖津貼。約旦和阿爾及利亞也在本月早些時候,發生反政府示威。埃及、茅利塔尼亞、沙烏地阿拉伯在突尼西亞擺攤...
青、白尼羅河在蘇丹的喀土穆匯合,然後流入埃及。尼羅河谷和三角洲是埃及文化的搖籃,也是世界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尼羅河在埃及境內長度為1530公里,兩岸形成3-16公里寬的河谷,到開羅後分成兩條支流,注入地中海。這兩條支流沖積形成尼羅河三角洲,面積2.4萬平方公里,是埃及人口最稠密、最富饒的地區,人口占全國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