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商中宗陵
- 地理位置:內黃縣亳城鄉劉次范村
- 景點級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意義:國內僅存的一處地上商代王陵
商中宗太戊,商中宗陵,文物價值,商陵詩詞,宋碑銘文,
商中宗太戊
太戊,姓子名密,商第十位王,湯五世孫,太甲孫,太庚之子。《史記·殷本紀》記載:“帝小甲崩,弟雍己立,是為帝雍己。殷道衰,諸侯或不至”。後帝雍己崩,弟太戊立,是為帝太戊。太戊勤政修德,治國撫民,頗有振作,任用伊陟、巫鹹掌握國政,天下大治,諸侯歸附。死後葬於內黃亳城,被後人尊稱為中宗。
商中宗陵
商中宗陵漢代建陵,唐代繼修,宋太祖開寶七年(公元974年)重修,明、清又多次修葺增建。據明朝嘉靖年間編撰的《內黃縣誌》記載:“商王中宗陵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有鎮名次范。陵高一丈五尺有餘,環繞數十丈許。廟在陵後,正殿五間,旁有碑亭,前有廟門二重,陵前有豐碑一通,宋開寶七年,翰林梁周翰撰。春秋二祭。每三年,朝廷遣使致祭。改元,則遣京堂大臣賚香帛祭焉。”
文物價值
經考古調查,昔日陵外築城(俗稱皇城),占地4.5畝,內築太戊陵,嬪妃墓,古柏森森,祭碑142塊,還有接官廳等附屬設施。陵區內發現有仰韶、龍山文化及商代文化層(陶片、石器等)。據《內黃縣誌》記載有明、清時代諭祭商中宗陵祭文42道。現存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廟碑銘並序》,螭首龜趺,通高6.45米,寬1.6米,厚0.59米,是河南現存不可多得的大型古碑之一。雕刻精湛,書法剛勁,碑文記述豐富,有較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商陵詩詞
商陵煙雨
明 周源
殷道中興見裔孫,千年陵墓亳城村。
重台凝綠封碑碣,茂草延青閉寢園。
鴉噪曉雲秋雨暝,鳥啼寒月暮煙昏。
皇朝特致褒崇典,玉帛年年降聖恩。
商陵
明 周西
煙雨深鎖古商台,萬木蕭森風自來。
過客竟多尋往跡,居人不自辯荒萊。
中興耿耿千年頌,古冢茫茫萬壑哀。
遺澤應隨天地老,春秋一度一陳杯。
商陵煙雨
清 楊輝斗
繚繞晴煙帝子宮,中興事業載殷隆。
寢園自昔崇昭代,禋薦於今感異衷。
靄靄墓門雲氣鎖,森森陵木雨聲中。
昏風吹沒行人影,惟有亳城四望通。
宋碑銘文
大宋新修商帝中宗廟碑銘並序
宣德郎右拾遺臣 梁周翰敕撰
翰林侍詔朝清郎太子率更寺主薄臣司徒儼奉敕書更。王皇猷允。塞五帝步而同驅盛德,光享三王,聚而並軌,言至治者,乃稱其茂烈;語聖嗣者,必本其鴻源。雖子孫垂裕而克昌,以明繼世而迭有載籍具在,可得而言。按商本紀,帝太戊,契二十一代之孫,商雍已之弟司徒事夏,佐治水而有功。天乙勤商,征諸侯而受命。惟帝克大祖宗之業,生知皇王之道,臨下有赫,在上不驕,休光炳然,輝煌躍世,皇家有天下十載,王塗無外,地理有光,文德黎元,和氣煦於昆蟄。恢禹跡之遐里,復中州之故封,蠻貉之徵,歲紀職方之籍。象骨之譯,時踐藁街之庭,加以天下大寧,海內如砥,陰陽水旱,罕值於天災;山川鬼神,必助於聖祚。郊丘備之祀,祖考思之誠。三升紫壇,親奠蒼壁,帝王之能事,帝王之能事。畢舉邦國之墜,典聿修爵,贊侯之孫,興廢見乎厚德,封皇帝之後,繼絕表於至仁居,一日皇帝若曰:歷代帝王,各膺歷數,驪翰共於光躅,正朔被於中原,雖年祀浸遐,而園寢尚在。 錢盡發穿窬者往焉,陵土皆杯樵蘇者弗禁。朕用震悼,豈志寤興,有陵墓之處,宜令並禁樵採,仍各建祠廟一所,務盡宏壯,光靈 於萬古。皇明昭於九幽,粵以開寶辛末歲經始,以壬申歲畢工。事越非常,攻存不朽,太平之享,遂之於中祠。二 之誠,必更乎儉禮。至於登豆之器,祝史之辭,率非舊章;皆用新典,當使泯然之俗,紛若之巫,禱請天時,將有豚 之愧。喧譁神宇,益知銅鼓之非,將鏤(貞)珉,以觀永代。臣,仰承睿旨,實寡英辭,采舊史以披文。但瞻陳跡,染柔毫而敘事。終玷清芬,拜手颺言。謹作銘曰:司徒佐禹,聖謨有裕,成湯勤商,王業雲昌。祖宗昭顯,子孫蕃衍,盛德聿興,元猷允升。世去千古,陵荒無主,廟貌不陳,禱杞何人。皇鑒昭晰,興廢繼絕,陵樹無樵,德音孔昭。乃興大構,以資元佑。端拱向明,凜然如生。載報青簡,帝文炳煥。桑谷生朝,旦暮惟喬。修已禳慝,妖不勝德。君道允常,休有烈光。禮文載秩,宣楊茂實。碑於廟門,終古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