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粵劇著名小生
薛覺先由穗至滬,與張文達合資組建“非非電影公司”。在張文達敦促下,唐雪卿由“晨鐘”轉入“非非”,任女主角,與
薛覺先合作拍制《
狂蜂浪蝶》,並經常與薛同台演出粵劇,感情增進,結成良緣,建立“覺先聲”班,夫妻倆以演出《
白金龍》一劇而名噪一時。唐雪卿復在《姑緣嫂劫》及《
胡不歸》中飾女主角,後因病失音而退出舞台生涯,主持覺先聲班劇務、
財經。抗戰爆發後,覺先聲班曾赴澳門演出,復加入第四戰區戰地工作團,在粵桂等地宣傳抗戰、籌款賑濟難民。抗戰勝利後重返廣州。1955年,唐雪卿在廣州病逝。
名媛
關於唐雪卿的出生年份,《唐家灣鎮志》上的記載是1908年,但珠海市博物館研究員
李世源說,其出生的真實年份已不可考。但關於唐雪卿的生平有一點是
毋庸置疑的,那就是她的名媛身份。唐雪卿系民國政府第一任總理
唐紹儀的侄孫女、著名粵劇編劇家
唐滌生的堂姐。唐雪卿的祖父唐植興是清末民初活躍於上海的茶商,家境頗為富有。
童年時,家境優裕的唐雪卿入讀上海崇德國小,與後來紅遍大江南北的香山同鄉
阮玲玉是同班同學,之後入讀著名企業家之女徐啟秀創辦的啟秀女校讀書。在上海香山幫的氛圍中成長的唐雪卿,自小接觸粵劇和粵曲,讀國小時就開始跟著鄰居廣東音樂家鄧叔宜為師,學習擊打揚琴和唱粵曲。唐雪卿很快熟習了
丘鶴儔的《琴學新編》、《弦歌必讀》以及
嚴老烈的《琴弦曲譜》等有關粵曲樂理的基礎讀物。後來,鄧叔宜等名家組織了“維志粵劇社”,唐雪卿常利用課餘時間到劇社請教。
雖然唐雪卿“性格熱情活潑,愛好廣泛,嗓音清亮,喜歡音樂,長於舞蹈,除了粵曲,還熟悉江浙民歌小調,愛演話劇、電影、京戲等,但思想守舊的父親,不願讓愛女拋頭露面,反對女兒以藝術為業。16歲那年父親去世,由於祖父唐植興所經營茶莊的出口業務受歐戰的影響而家道中落,為了維持家庭生計和供給弟妹讀書,涉世未深的唐雪卿與其名媛身份訣別,步入了光怪陸離的
演藝圈。
明星
踏入社會的唐雪卿,經常到片場探班
阮玲玉、
楊耐梅的排練,通過阮玲玉結交了上海電影界名人張文達。適逢電影家竺清賢創辦的晨鐘影片公司拍攝《
悔不當初》急需女主角,在張文達的推薦下,唐雪卿攬得此角。唐雪卿由此成名,在上海電影界嶄露頭角。
1927年,粵劇名伶
薛覺先因為緋聞,被黑社會警告,化名
章非逃到上海,創辦“非非電影公司”,籌拍粵語影片《浪蝶》,唐雪卿經同鄉世伯楊古介紹,認識了薛覺先並擔任該片的女主角。後來,兩人在拍片中產生了愛情,於1929年回到廣州結婚。
唐雪卿投身藝壇始自電影創作,她一生中參加拍攝並擔任主角的影片有《
白金龍》、《
璇宮艷史》、《茶薇香》、《毒玫瑰》(後改名為《
紅玫瑰》)、《
歌台艷史》、《
生活》、《
俏郎君》、《
續白金龍》、《
鄉下佬游埠》、《
麻雀經》等數十部無聲和有聲影片。與此同時,唐雪卿身兼電影明星和電影家,和丈夫
薛覺先自組或與人合作創辦了覺先、南方、南粵等電影公司,開創了粵語電影的先河。
電影《
白金龍》是唐雪卿電影事業的高峰,此片由唐雪卿夫婦創辦的“南方影片公司”與“上海天一影片公司”聯合攝製的,也是我國第一步粵語對白唱歌的有聲影片,創造了當時賣座率最佳、放映時間最長的記錄。
由於唐雪卿與
薛覺先組建的南方電影公司和
邵醉翁組建的天一電影公司拍攝粵語影片效益頗佳,香港、廣州等地都掀起了粵語電影的熱潮,粵語影片興旺至今。
名伶
雖然少小開始接觸粵劇,但是從電影熒幕踏上粵劇舞台,最初的唐雪卿無疑是缺乏閱歷和功底的,以致被人視為“羊牯婆”(粵劇行中人對外行者的貶稱)。1928年,在與丈夫組建“覺先聲班”之後,唐雪卿粉墨登場。在
薛覺先的悉心調教下和拍檔演戲中,唐雪卿的粵劇表演技巧進步神速,逐步成為“覺先聲劇團”中的當家花旦。諸如《
胡不歸》、《
白金龍》、《
姑緣嫂劫》、《
璇宮艷史》、《還花債》、《
華麗緣》、《
燕歸來》、《暴雨殘梅》、《
四大美人》等戲,唐雪卿都擔任過主角或重要角色,演唱技藝深為觀眾稱道,與著名粵劇花旦
譚蘭卿、
上海妹、
衛少芳並稱20世紀30年代粵劇“
四大名旦”。
唐雪卿不僅是一位名花旦,更是一位出色的粵劇班政家(即戲班的組織者、主持人)。
人妻
薛覺先被譽為“粵劇萬能泰斗”、“南國伶王”,身為薛的妻子,唐雪卿不僅秀外慧中,而且頗具豪俠氣概,既善於籌謀決斷處事,又能精打細算持家理財,與薛覺先數十年風雨同舟,不離不棄。
1933年,唐雪卿和
薛覺先在一次赴上海演出時,遭到黑社會組織“華樂國術社”頭子唐思等人的暗算,薛覺先被人用石灰粉襲擊後幾乎雙目失明。唐雪卿請來名醫林世熙精心醫治,使
薛覺先逐漸復明,得以重登舞台。
抗日戰爭期間,唐雪卿除了和
薛覺先一起演出寓有愛國思想的《
四大美人》等劇目外,還參加義演籌款支援抗戰。在日軍嚴密控制下,薛、唐全家從香港偷渡到澳門,然後輾轉湛江、廣西、雲南等地。為了謀求到雲南等內地發展,唐雪卿冒著危險,女扮男裝乘飛機先到昆明觀察環境,然後回廣西接
薛覺先和家人一同前往。
在
兵荒馬亂的年月里,唐雪卿一直與丈夫患難相扶,歷盡艱險,直到日軍投降後,他們才回到香港。經歷八年抗戰,
薛覺先心力交瘁,患了“白痴症”,被迫暫別舞台。由於
薛覺先不能演戲,收入銳減,唐雪卿獨撐危局,一面請名醫治療,一面邀好友辦舞會和開“私伙局”,用“學生教先生”的辦法,請薛氏弟子和夥伴演唱薛覺先的首本戲,幫助他恢復記憶力。
1954年4月,唐雪卿全家從香港回到廣州。此時,唐雪卿積極參加粵劇改革和演出。1955年夏,她在海珠戲院參加
薛覺先的首本戲《
嫣然一笑》演出後,感到身體不適,經醫生診斷為呼吸系統炎症。可是,三天后,唐雪卿的病情突然惡化,雖經急救,但藥石無靈,一代名媛、明星、名伶悽然離世。
譜新曲
簡介
唐家走出去的一代風流,其去向不外乎上海、香港、北平。作為洋務重鎮的上海灘,香山幫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名聲鵲起。而香山人在上海灘的人氣、財氣已是有目共睹,成就了一出出傳奇故事。
洋務出商人,商人轉行為民族資本家,在香山人中已為常見。而優裕家境與良好教育,則使香山籍的後代中培育了蜚聲中外的文化名人,如一代影后之
阮玲玉,粵劇奇才
唐滌生。
介於
阮玲玉、
唐滌生之間,並與他們有千絲萬縷聯繫的唐雪卿,作為一代名伶、影劇雙星,探尋其人生軌跡,卻更有其可圈、可點、可嘆、可佩之處。
成長
出生在上海灘的唐雪卿,生年已不可考。但作為
唐滌生的堂姐,
阮玲玉的上海崇德國小的同學,可作為參考係數的是阮玲玉的出生年為1910年,阮玲玉出道早、出名早,唐雪卿緊隨其後,亦成為影劇雙星,其出生年似略小於阮玲玉兩歲,卒於1955年。花樣年華,亦逃脫不了紅顏薄命的宿命。
唐雪卿的成長,是伴隨著清廷解體、新型的民族資本在上海崛起,粵籍人士,在政商兩界因同鄉孫文的政治旋風,遂有大批操粵語的政客與商人在上海灘上呼風喚雨。而文化的消費永遠與懷鄉的情懷糾纏在一起,上海灘上香山籍導演
鄭君里、粵劇班的大佬等等,都成了20世紀初葉的一大景觀。唐雪卿在這樣的文化氛圍中亦妝亦唱、亦演亦做,等到唐雪卿中學時期,已經成為“唱作俱佳、運用自如”的妙齡花旦了。
高人指點
一個投身藝術的少女,一旦得到了同鄉導演的推薦,得到已得藝名的
阮玲玉的指點,很快就在電影中擔當女主角,並一舉成名。人生的紅地毯是永遠在變換的,同鄉同窗
阮玲玉在水銀燈下走向了一條不歸路,而唐雪卿卻在她走紅之際碰上了粵劇當紅小生
薛覺先。唐雪卿與
薛覺先上演了一代“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一經典的愛情故事。
一個男人,有了一個好女人,或者說能要到一個好女人,那就是人生最大的收穫。唐雪卿幫
薛覺先打點公司,成立戲班,擔綱演出,主管財務。
抗日戰爭期間還在粵桂等地巡迴演出,宣傳抗戰、募款行善。並兩次專程回故鄉唐家鎮敬老扶幼,給成長中的
唐滌生很多具體又實際的相助。
粵劇的成長與發展,正是有
薛覺先、唐雪卿組織的“覺先聲”劇班這樣的草根藝術團體,長年紮根在民間,才使粵劇這一嶺南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成為人民不可缺少的文化
生活。
薛與唐在1949年以後選擇自港返粵,正是基於最廣大嶺南地區需要粵劇這一形式的判斷。至於說政治的干擾,則不是他們那一代人那一層面的藝術家所能思考的問題了。
劫數
而唐雪卿正值壯年,倒嗓“失聲”,中年又因病急卒,正是應了紅顏薄命的劫數。
縱觀唐雪卿的一生,作為一名粵劇名伶,能相夫扶弟,並在與
阮玲玉齊名之際,急流勇退,亦在人生有限的歲月中,紅袖添香,譜寫了粵劇界的一段華章,其況其景正可用李商隱名句做結: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趣聞逸事
老虎乸
唐雪卿素有“女強人”風範,外交應酬手段更具能人本色,脾性暴躁,霸氣十足,戲行人給她起了個綽號———“老虎乸”。
薛覺先推出新劇《夢冷天涯月》,集齊了各大台柱和編劇梁夢,在海珠戲院後台“講戲”。眾人聽
梁夢講述創作意圖之後,
薛覺先遂指出劇中有一首小曲非修改不可。梁夢偏堅持己見,拒不修改,二人各執一詞,釀成僵局。
坐在一旁的唐雪卿按捺不住,厲聲插話:“五哥說不對就不對!唔通你仲叻過五哥哮?”此時梁夢也毫不示弱,他反駁說:“你曉得乜嘢,五嫂?我話對就對!”此言一出,當堂把“老虎乸”頂撞得火冒三丈,只聽她怒吼一聲:“對個屁!”隨即從戲箱裡抽出一把鋒利的“太平刀”,劈頭就朝著梁夢斬去。幸虧梁夢閃避及時,不致受傷,可是五嫂卻窮追不捨,嚇得眾人手足無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