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據清光緒三十四年編制的《奇台地方志》有一些片斷記載:“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侯君集討平南昌,於此置蒲類縣,即今古城地。”又說古城北有一座廢城,相傳系唐朝所築,古城名即取其意。古城東、南兩方有門,北有土墩,高3丈許,甚堅固。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改建縣制,毀西南各其半。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奇台縣政府擔心唐朝墩目標太大,會遭致日本飛機轟炸,組織人員挖降多米,將本來比較完整的城牆和土墩挖得殘缺不全。
20世紀60、70年代,周圍的農民在這裡發現過一些文物。奇台縣文管部門徵集回來的有灰陶瓮、紅陶大盆、大礎石、鐵刀等。這裡還發現過開元通寶、乾元重寶、大曆元寶、建中通寶等唐代錢幣以及察合台銀幣等。
2018~2022年,中國人民大學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連續5年對唐朝墩古城遺址進行了主動性考古發掘,發掘面積總計3400平方米,基本釐清了古城遺址的形制布局、使用年代和不同時期遺存的文化面貌。
遺址特點
綜述
唐朝墩古城遺址東牆隨河道自然地勢修築,北、西、南三面城牆呈直線布局,平面近長方形,東西寬約341米,南北長約465米,面積約16萬平方米,整體北偏西約10°。
唐代院落遺址
唐代院落遺址在唐朝墩古城中心略偏西北位置,整體與古城方向一致,也呈北偏西約10°分布。院落結構較為特殊,整體採用減地法,即從原生土地表向下挖掘出院落牆體框架後,在內部再按照規劃砌築房屋隔牆。院落為長方形,牆體南北長約38米,東西寬約15米,面積近600平方米。院落西北角部分尚未完全清理出來,但從整體的建築布局看,院落內的房屋坐西朝東,均分為南北三間排列,房屋間寬大於進深,中間和南側兩間的門道外側,整齊排列為方格狀建築。在房址內部發現,至少疊壓有2層活動面,表明該院落房址經歷過修繕沿用。該院落的隔牆和房址被晚期灰坑和窖穴密集打破,破壞嚴重。從院落的布局和房址內出土的具有明顯唐代風格特點的陶器和其他遺物判斷,這應該是唐代蒲類縣城內一處官家的倉儲遺址。這些實物材料反映了中原王朝與西域邊疆地區的緊密聯繫。
佛寺遺址
佛寺遺址位於唐朝墩古城中心位置的夯土台基之上,台基東西長約40米,南北寬約20米,高出地表近2.5米。遺址整體坐西朝東,平面呈長方形,沿東西向軸線對稱布局。
佛寺遺址由外牆、迴廊、塔基地宮、佛殿、前庭和前院六個部分構成,佛寺外牆西側還發現兩處房址遺蹟。外牆東西長約28米,南北寬約15米,牆體厚約1.4米,外牆與內牆間迴廊寬1.6米,長25.9米,南北兩側迴廊均發現保留有鋪面方磚。佛寺西端夯土高台之上,保留有佛塔基部的地宮遺址,地宮為正方形,內壁邊長約3米,深1.8米,系在夯土台基之上挖建而成;地宮東側為長方形佛殿,內側東西長7.5米,南北寬6米,牆體厚度1.3米,東牆中部為門址,寬2.4米;佛殿西側正中靠牆砌有長方形台體,南北長約4米,東西寬近2米,台體表面破壞嚴重,牆面發現有殘存的白灰面,台體北部壁面發現有殘損壁畫與佛殿牆面相連,推測該台體應為佛像基座。佛殿北部發現留有完整的鋪面方磚,北壁牆面殘留有白灰面及壁畫。佛殿門址東側為佛寺前庭部分,南北兩端與迴廊相連,南北長12.3米,東西寬4.8米。前庭距佛殿東牆2米左右發現南北向排列的4塊圓形石柱礎,前庭發現成片的邊長為30厘米的完整鋪面方磚,地面也發現倒塌牆體的白灰底彩繪壁畫。從佛寺後部塔基下地宮底面所作探溝剖面觀察,地宮底面距當時生土地表高約3.2米,連同地宮殘留牆壁,夯土台基總高度應在5米以上。
從寺院所處位置、清理出的建築布局和出土的壁畫及小型佛像、蓮花紋瓦當判斷,這處建於生土地面之上的建築遺址,應當是一座前有大殿、後有佛塔與地宮,具有迴廊式建築的佛教寺院。其始建年代應與唐代蒲類縣古城一致,沿用至高昌回鶻時期。
羅馬式浴場遺址
羅馬式浴場遺址位於唐朝墩古城的東北部,整體結構由中心部位的磚砌主體建築、東側相接的土坯建築和北側中心的灶址及左右兩端的供水井、排水井等相關遺蹟構成。磚砌主體建築位於浴場中心,平面近方形,南北長約12米、東西寬11.5米、現存高度0.5~1.1米。浴池遺址內部以磚牆分隔,按方位可劃分為9個區域:中心區域為八邊形,其餘8個區域兩兩對稱,平面均近方形,外圍牆體四壁向上共開5個出煙口。
羅馬式浴場遺址為半地穴式結構,由上下兩層建築空間構成。下層基礎部分位於現地表之下,為煙道和供熱的基礎建築空間,東側多遭破壞,西側保存狀況較好;上層建築基本位於現地表之上,為洗浴使用的活動空間,大部已坍塌無存,僅西南角保存有高約0.4米的浴室牆體和黑灰色建築材料抹出的覆蓋層。下層區域採用支撐柱結構架構起浴場上層空間的地面,支撐柱多呈長方形,以1方磚和1長條磚錯縫平砌,上部以方磚斜向砌“人”字形結構相抵,兩側錯縫平砌,並逐層加寬,至頂層將方磚平架於南北兩支撐柱之間,形成封閉平面。這種下層以磚砌支撐柱為支架,將建築分為上下兩個封閉空間的建築方式,在古羅馬時期維特魯威所著的《建築十書》中被稱為“挑空式地板”,即利用支撐柱構建浴場的地下供熱系統,在使用時爐灶燃燒的煙火可以通過支撐柱之間的煙道在浴場下層流動,形成“地熱”,用以維持浴場上層洗浴空間的溫度。
羅馬式浴場遺址按功能可分為東側的門廳區、北端的工作區和西南側的洗浴區三個主要區域。東側門廳區應是進入浴室的通道,南、北兩個空間的西側有門道應該與更衣室相連;北端的工作區是爐灶和取排水系統所在的區域,爐灶和燒灶區提供沐浴所需的熱水,同時燃燒產生的煙火通過地熱系統維繫浴場上層空間的溫度;西北部的供水井為浴場提供水源,東北部的水井開口位置較低,應為浴場的排滲水井;西南側的洗浴區據形制結構,又可根據距爐灶的遠近細分為熱水室、溫水室、冷水室和更衣室等不同的空間。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可確定浴場遺址最初營建於高昌回鶻時期,至蒙元時期曾被改建沿用。
景教寺院遺址
景教寺院遺址位於唐朝墩城址北部中央,清理出的建築布局坐東朝西,也呈北偏西約10°。該遺址的主體建築平面為長方形,東西長約32米,南北寬約24米。在寺院遺址東部仍有居住院落分布。寺院由結構較為相似的南北兩組建築空間構成,自西端中央門道進入,向東依次為長方形中殿、高於中殿活動面的祭台,以及東端的南北三間一列的房間。從寺院遺址的牆體和坍塌堆積內清理出較豐富的壁畫遺存,壁畫中發現較多供養人形象,與新疆其他地區發現的高昌回鶻時期供養人形象在髮飾、服飾方面存在較大的一致性,同時發現有一組疑似髡髮的小型人物形象,可能與西遷的契丹人相關。在坍塌堆積內清理出了較多的壁畫殘塊,以衣物、植物、飾品等圖像為主,同時發現有數個較為完整的面部形象,人物多為捲髮,形象豐腴飽滿、筆觸圓潤柔和,與唐代繪畫中的人物風格和繪製技法相似,體現出高昌回鶻對唐代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可見,高昌回鶻時期壁畫的題材既有與佛教相似的供養人、祥瑞紋樣等內容,也有獨具景教特色的十字架、權杖、棕枝和“也里可溫”榜題等具有景教特徵的元素,體現出絲綢之路東西文化的交流、融匯與創新。
唐朝墩景教寺院使用和延續時間較長,自始建後歷經多次修繕和擴建,發現了包括唐代、高昌回鶻、蒙元等多個時期的遺蹟和遺物。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結合碳十四測年結果判斷,該寺院最早應當建於唐代,其主體建築年代可能在高昌回鶻時期,高昌回鶻晚期曾遭受人為破壞,至蒙元時期在原址基礎上進行重建,至14世紀再次因人為破壞而與古城同時廢棄。
文物遺存
唐朝院落遺址內發現的多個袋形窖穴,出土了較多具有明顯唐代風格特點的陶器。
浴場遺址內出土了陶器、瓷器、鐵器、銅器、骨器、石器、玻璃器和建築構件等,其中陶壺多單把帶流,此類器皿很可能為洗浴時使用的盛水器具。
佛寺遺址佛殿內部牆面有彩繪壁畫痕跡,地表殘存部分鋪面方磚。佛殿東側前同樣殘存鋪面方磚,並有南北向排列的柱礎。
景教寺院遺址中出土了種類豐富的遺物,主要以陶器、瓷器、骨器、金屬器、石器為主,另有少量玻璃器、貝飾、琉璃器和玉器、珠飾、銅屜環等生活用器。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珍貴的壁畫遺存和少量帶有墨書文字的建築構件。共發現和提取壁畫400餘塊,面積約20平方米。壁畫色彩以紅色和黑色為主,另有橘黃色、黃色,並有少量藍色,同時發現有貼飾金箔片、石珠等飾件的壁畫殘塊。由於牆體坍塌嚴重,多僅保存人物形象的下半身,坍塌堆積中清理出的壁畫殘塊,以人物、植物、服飾、紋飾等圖像為主。
歷史文化
因在古城北牆中部有一個12米見方的高台,故名“唐朝墩”。
文物價值
唐朝墩古城浴場遺址在形制布局、建築技藝等方面具有濃郁的羅馬風格,而浴場出土的各類遺物、牆面的裝飾彩繪等又明顯具有中原和本地特徵,反映了東西方建築傳統和技藝在絲綢之路上的交融與創新。洗浴是人類社會活動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國內少見的浴場遺址,此次發現為探討10~13世紀天山北麓的城市生活景象提供了資料與依據,也為透物見人、從社會史的角度研究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文化交流、考察當地多民族大一統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
唐朝墩古城遺址的考古發現,印證了唐至元代天山北麓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共存、多元文化兼容的歷史事實,更為研究和闡釋絲綢之路北道東西文化交流、多民族融合的大一統格局形成和發展歷程等問題,以及探討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保護措施
1962年,唐朝墩古城遺址被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為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22年12月24日,新疆奇台唐朝墩古城遺址考古新發現入選央視《2022年度國內、國際十大考古新聞》。
2023年2月27日,唐朝墩古城遺址入圍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名單。
旅遊信息
唐朝墩古城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
昌吉回族自治州——天山南路——唐朝墩古城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