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爾鄉

塔塔爾鄉

塔塔爾族鄉,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下轄的一個鄉鎮級別行政單位。塔塔爾鄉成立於1989年7月,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的塔塔爾族鄉。303省道穿鄉而過,東與農六師108團相聯,南隔東灣鎮至天山山脈東側西北處,西與吉木薩爾縣相接壤,北至庫爾班通古特沙漠。鄉政府東距縣城23公里,全鄉總人口4266人(2017),分屬塔塔爾、哈、漢、維、回、蒙古等8個民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塔塔爾鄉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縣
  • 面積:1349.36 km
  • 人口數量:4266人(2017) 
建置沿革,地理位置,人口民族,地理環境,經濟概況,社會事業,

建置沿革

奇台縣塔塔爾族鄉在新石器時代已形成原始村落,有人類活動,縣內陸續出土過紅陶、石坊輪、石磨、石鋤等新石器文物。西漢武帝前,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後國,歸西域都護府管轄,曾建有疏勒城(即今奇台縣半截溝鎮麻溝梁山坡上的古石城子遺址)。三國時,蠕蠕國。晉為鐵勒。公元702年(唐長安二年)設蒲類縣,歸北庭都護府管轄。宋、元屬別失八里帥府,直隸中央。明初為回鶻五城之地,屬瓦刺部;永樂十六(1418)年後,為準噶爾遊牧地區。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建縣,名曰“靖寧城”(今老奇台鎮) 。乾隆四十年,清政府在今奇台鎮駐兵設防,建孚遠城(即老滿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設奇台縣,屬迪化州。據傳,建縣時,四十里內鑿井無水,故名奇台。 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靖寧城”遷入現址,因境內有唐朝墩古城,復得名“古城子”。“遠樹千堆合,平沙萬井開,山通南北套,地接上中台”,奇台曾是兵家必爭的戰略重鎮,更是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交通樞紐和重要商埠。清末明初,古城計有大小商號690家,運來送往的駝隊多大4萬餘峰,自古就有“千峰駱駝走奇台,百輛大車進古城”的真實寫照,歷史上曾與哈密、烏魯木齊、伊犁齊名,並稱新疆四大商業都會,素有“金奇台”、“旱碼頭”之稱。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隸屬迪化專區。1958年5月,劃歸昌吉回族自治州管轄。
“塔塔爾”史稱“韃靼”,系白狄鮮于氏後裔,是由蒙古人、保加爾人、奇卜察克人在歷史上相互融合形成一個民族,15世紀居住在伏爾加河和卡馬河一帶。1830年,第一批塔塔爾人從西伯利亞遷來我國阿勒泰地區。20世紀初,遷來奇台縣和吉木薩爾縣交界的白楊河兩岸現址。 1989年7月20日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批准成立,1989年7月25日,奇台縣大泉塔塔爾族鄉正式成立(由東灣鄉分離出),它是全疆乃至全國唯一的一個以塔塔爾族為主體的新建牧業鄉。是迄今為止全國唯一的塔塔爾族鄉。

地理位置

大泉塔塔爾族鄉地處中天山東部博格達山北坡沖洪積平原下部的地下水溢出帶,屬傾斜平原下部的細土平原區。地形南高北低,海撥從872米下降到772米,地理坐標為東經89°13′至91°22′,北緯42°25′至45°29′,平均地面坡度千分之四左右,略向西北傾斜。地面發育有南北向偏西北向的溝多條,一般溝寬3—15米,溝深1至5米不等,該地區大部分地形是平坦的,地形是大平小不平,北界一線多陡坎。
大泉塔塔爾族鄉303省道穿鄉而過,東與農六師108團相聯,南隔東灣鎮至天山山脈東側西北處,西與吉木薩爾縣相接壤,北至庫爾班通古特沙漠。鄉政府東距縣城23公里。

人口民族

總人口4266人(2017),分屬塔塔爾、哈、漢、維、回、蒙古等8個民族,塔塔爾族鄉實行兩級管理,轄7個村民委員會(自然村),其中牧業村4個,有定居牧民291戶1134人。

地理環境

1 草場
全鄉總面積1349.36平方千米。
2 氣候
大泉塔塔爾族鄉境風屬中溫帶氣候,由於其南靠天山,北臨沙漠,東西開闊,其大氣候受蒙古氣團控制,具有典型的大陸性乾旱氣候特徵,冬季寒冷,夏季炎熱,四季分明,降水少,蒸發大,絕對無霜期為三個月,種植業生產屬一年一熟地區。

經濟概況

大泉塔塔爾族鄉成立以來,在國家及區、州、縣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以牧民搬遷定居為突破口,以產業結構調整為抓手,加快發展鄉域經濟,努力改善農牧民的生產和生活條件,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到2005年底,全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從1989年的不足400元提高到3793元,糧食單產從147公斤提高到360公斤,牲畜存欄從1.05萬頭(只)提高到3.66萬頭(只),二、三產業總產值達到1034萬元,農牧民抗禦風險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全鄉有少數民族學校4所,教職工78人,在校生320人,兒童入學率100%,國中升學率居全縣四個民族鄉之首。經過10多年的建設,全鄉農技、獸醫、衛生、計生、通訊等服務功能逐步完善,農牧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各民族和睦相處,各項事業穩步推進,鄉域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
大泉塔塔爾族鄉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甜菜、油料、大麥、打瓜、無殼葫蘆、亞麻及飼草、苜蓿等。全鄉有機電井72眼,現配套利用的62眼,每用水量700萬立方,畝均280立方,有效控制灌溉面積2.5萬畝。

社會事業

多年來,國家和區、州、縣各級黨委、政府非常重視塔塔爾民族鄉的發展,從水利、人畜飲水、品種改良、牧民定居,中低產田改造、中國小建設、衛生所建設、廣播電視建設、鄉村道路建設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給予大力扶持。一是加強鄉村道路工程建設。五年來,全鄉修建鄉村砂石路55公里,縣鄉公路8公里,投資50萬元完成黑溝村柏油路建設工程,極大地改善了鄉村交通條件。二是加大水利設施建設力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