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功臣練何

唐朝功臣練何

練何,(公元598年戊午至公元668年戊辰),字子俊,本姓東,乃伏羲後裔。粵稽洪荒甫辟,生民渾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興帝,號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風氏。民之有姓,實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堯時,命掌東方,青陽之令,易風姓為東方氏,取義青陽,曾稱濟陽為郡。東方氏三傳有東不訾者,蓋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為東友,即更其覆,而仍相傳為東,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為太原。東不訾九十六代嗣裔東何,乃漢仕郎中涇州東富公二十七代元孫,本貫河北道懷州河內縣趙柴里(“柴”同寨,讀zhai),(今河南省沁陽市紫陵鎮趙寨村),以河內為郡。公智勇超群,於唐貞觀時為總管府錄事參軍,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詔與李勣伐高句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農曆五月十七日),獻火攻策遼東城,(史書又稱遼州)遂破之,有功回朝,於貞觀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農曆十月廿三日),在臨渝關的漢武台刻石記功會上,唐太宗以“精練軍戎”,賜姓練,封岐山侯,封三世恩榮世襲騎尉將軍。欽差大臣兵御尚書大總管李勣贊曰拜題:“舜友賢裔,岐山侯第,貞觀恩及, 賜姓啟宇,詩書冠冕,詒謀濟美。”妣趙氏,封一品夫人,與夫合葬於懷州河內縣紫金壇(今沁陽市神農壇)。練公趙氏夫婦生育二子:練舜麒練舜麟。麒襲職騎尉將軍。麒公有友欽、友明、友文、友思四子,欽公襲職騎尉將軍。欽公子賢相,亦襲職騎尉將軍。

基本介紹

  • 本名:唐朝功臣練何
  • 別稱:練子俊
  • 字號:子俊
  • 所處時代:唐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河內縣(今沁陽市)
  • 出生時間:公元598年戊午
  • 去世時間:公元668年戊辰
  • 主要成就唐太宗以“精練軍戎”,賜姓練,封岐山侯。
  • 籍貫:河內
  • 性別:男
  • 祖    先東不訾
  • 始    祖伏羲
  • 練何墓:紫金壇(即今神農壇
介紹,漢武台,舉行刻石記功,老譜記載,

介紹

練何,字子俊,本姓東,是伏羲後裔。粵稽洪荒甫辟,生民渾噩,姓氏未著。自太昊嗣興帝,號伏羲,伏羲氏以木德王其姓風氏。民之有姓,實自此始。厥裔羲仲帝堯時,命掌東方,青陽之令,易風姓為東方氏,取義青陽,曾稱濟陽為郡。東方氏三傳有東不訾者,蓋帝舜七友中人,居太原墟,因帝呼為東友,即更其覆,而仍相傳為東,由居太原,故又易其郡為太原。東不訾九十六代嗣裔東何,乃漢仕郎中涇州東富公二十七代元孫,本貫懷州河內縣柴里(“柴”同寨,讀zhai),(今沁陽市),以河內為郡。公智勇超常,於唐貞觀時為總管府錄事參軍,貞觀十八年(公元644年)十一月庚子日(農曆十一月三十日),詔與李勣伐高句麗,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五月甲申日(農曆五月十七日),獻火攻策遼東城,(史書又稱遼州)遂破之,有功回朝,於貞觀十九(645)年十月戊午日(農曆十月廿三日),在臨渝關的漢武台刻石記功會上,唐太宗以“精練軍戎”,賜姓練,封岐山侯,封三世恩榮世襲騎尉將軍。欽差大臣兵御尚書大總管李勣贊曰拜題:“舜友賢裔,岐山侯第,貞觀恩及, 賜姓啟宇,詩書冠冕,詒謀濟美。”妣趙氏,封一品夫人,與夫合葬於河內縣紫金壇(今沁陽市神農壇)。生二子:練舜麒練舜麟。上述內容在《中國人名大辭典》1525頁、《四庫全書萬姓統譜卷一百二、《中國通史》第六卷中古時代隋唐時期、《資治通鑑》唐紀、《尚友錄》卷十八、《舊唐書》太宗下卷三、《新唐書》太宗本紀卷二、《列卿錄》等書均有記載。

漢武台


唐貞觀十九年(645年)夏曆十月,臨渝關內的漢武台,呈現出一派隆重節日的景象,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將士們雀躍歡呼,舉行刻石記功的慶典活動,慶祝征伐高句麗勝利歸來。慶典活動由太宗皇帝親自主持。這次征伐高句麗,成績最大而損失最小,攻克了高句麗素稱為“保壘”的遼東城。這次戰役功勞最大的,除了李世民賜姓、封公的三軍統帥李勣外,還有被賜姓、封侯的總管府錄事參軍東何。這樣一算,練姓距今已有1300多年了,故練氏後人奉東何為練姓的受姓始祖。

東何,字子俊,世居河內,才思敏捷,智勇超常。因精練兵戎有素,得到李世民的重用,委任為總管府錄事參軍,負責訓練兵勇。他為唐朝訓練了一批又一批的精兵,為征藩平亂獻了一個又一個的奇策。

唐太宗時代,高句麗、新羅、百濟等仍是臣服於唐王朝的藩屬之邦。它們占據著遼東和朝鮮半島,間有宿仇,迭相攻擊。唐因派使臣進行調解,調解不遂而介入他們的矛盾之中。加之,玄菟、蓋牟、遼東本為中央王朝的失地,唐也早有收復之意。所以,李世民決定用兵高句麗。這次征伐高句麗戰役,李世民率軍親征。東何帶領著他訓練過、被稱為“鐵騎”的數千精兵,在李世民帳下聽命。

戰事開始後,前方的士兵向李世民稟報:“李勣將軍已把遼東城包圍得水泄不通,由於城牆堅固、高大,仍無法攻下。”李世民馬上令東何帶領“鐵騎”隨駕臨陣,以助李勣。

東何臨陣觀察:五月的天,本來又悶又熱,但此時陣陣的南大風吹來,令人神爽。他即向李世民獻計:“陛下,臣認為,欲破此城,宜藉此時的西南風用火攻城。我帶領騎兵,備足火種、火藥,到西南角把引火之物射入城內,火借風威,風隨火勢,勝似十萬雄兵。然後由李勣元帥派兵登城,何愁此城不破!”

舉行刻石記功

李世民贊同,即派遣練何帶領敏捷士兵登上沖桿的頂端,點燃西南城樓。(《唐書》記載:時間是貞觀十九年五月甲申日)。傾刻間,熊熊烈火,猶如周瑜火燒赤壁日,孔明火困司馬時。談笑間,火勢蔓延,很快燒到城中,整個遼東城一片火海。李世民指揮將士們登城。高句麗兵雖奮力作戰,但終於抵抗不住,守城的官兵許多被燒死,不死的投降。南蘇羅城被攻破。唐軍殺敵一萬多人,俘虜一萬人,獲百姓男女四萬口,繳獲戰勝品無數,唐朝將士傷亡極少。同時,把遼東城攻為遼城州。此役也是李世民領兵親征最滿意的戰役。東征首次大捷,又時值月中的夜晚,滿月當空。李世民登臨城頭,看城內城外燈火萬盞、營帳林立,心情豁然開朗,詩興大發,於是,詠成《遼城望月》:玄菟月初明,澄輝照遼碣。映雲光漸隱,隔樹花如綴。魄滿桂枝圓,輪虧鏡彩缺。臨城卻影散,帶暈重圍結。駐蹕俯丸都,佇觀妖氛滅。

戰事結束後,李世民在臨渝關的漢武台主持舉行刻石記功、論功行賞慶典活動。其中東何因“精練軍戎”有素、獻火攻策有功,被賜李世民姓為“練”,封岐山侯
因此,東何是練氏的始祖。李勣元帥贊曰:“舜友賢裔,岐山侯第,貞觀恩及,賜姓啟宇……”後來練何把李勣元帥的讚詞作為子孫名字的排行字輩。《練氏宗譜》記載:何公生舜,舜生友,友生賢,賢生裔,裔生岐,岐生山,山生侯,侯生第……可見,練何用子孫的字輩,要子孫永遠記住賜姓封侯的輝煌歷史。

老譜記載

據《練氏宗譜》老譜記載::“東何公世居懷州河內”,即今河南省沁陽市,葬懷府西北邊20多公里外的“紫金壇”上(即今神農壇),二世及旁三世、四世,“葬三尖山”,此地有紫金壇、三尖山,與譜載符合。2005年6月、2007年7月,中華練氏聯誼會曾遠赴沁陽市神農山“紫金壇”尋根謁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