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澤

唐書澤食品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專家,國際學院原院長,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博士、博士後。

先後留學加拿大、泰國、愛爾蘭7年,出訪五大洲6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百所高校。回國後創辦了糧油食品加工學科和國際食品工業貿易專業。2002年引入暨南大學後,於2003年參與創辦了全國最早也是目前唯一的全英語授課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已培養15屆400多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國際化專業人才,畢業生遍布世界名校和跨國名企。指導的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獲學校科技競賽挑戰杯特等獎,指導的暨南大學創行團隊科技項目獲世界大學生挑戰杯中國賽區總冠軍。指導的研究生基本上都有國外名校訪學經歷。主講的食品安全概論課程被評為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和國家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2013)。獲廣東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014)和暨南大學十佳授課教師(2012)、師德標兵(2008)、優秀教師(2004)以及本科教學校長獎-教學貢獻獎(2017)等榮譽稱號。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擔任4個國際期刊編委和8個國際期刊特邀審稿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書澤
  • 職業:教師
  • 畢業院校:愛爾蘭國立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肉類食品安全等
  • 職務:暨南大學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國內學習經歷,國外留學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學術成就,主要論文,主要著作,承擔課題,發明專利,講授課程,社會職務,

人物經歷

國內學習經歷

1978/3-1981/12(七七級) 湖南農學院農學專業本科 學士
1993/3-1996/7湖南農業大學生物化學(在職研究生)碩士
1997/9-2000/12愛爾蘭國立大學 食品科學 博士
2001/1-2001/12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 肉類食品安全 博士後

國外留學經歷

1987/1-12加拿大Alberta大學、Saskatchewan大學進修糧油食品加工學(農業部選派,加拿大CIDA基金資助)
1991/9-1992/8泰國Kasetsart大學研修膨化食品加工技術(國家教委選派,丁家駿獎學金資助)
1997/9-2000/12愛爾蘭國立大學攻讀食品科學博士學位(愛爾蘭-美國合作基金資助)
2001/1-12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博士後研究(愛爾蘭農業食品部資助)
2005/5-6加拿大Guelph大學國家食品安全研究所研修食品安全(加拿大外交部資助)
2015/1-2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 食品安全高級訪問學者(國家留學基金委選派資助博士生導師訪學專項)

工作經歷

1982/1-2001/12湖南農業大學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
其中1993-1997年,任糧油食品加工教研室主任,食品科技系副主任和系主任,食品科技學院副院長,湖南派派食品有限公司(校辦合資企業)副董事長。
1996年3-8月國家教委外資利用處擔任世界銀行教育貸款項目翻譯。
2002/8-至今 暨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任教。任教授/碩士生導師/博士師導師。
其中2005-2015國際交流合作處副處長/國際學院副院長/院長。
2015/2-至今 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 獨立董事(廣州市國資委聘任)。

研究方向

肉類食品安全(光動力技術與動物源性致病菌)
食品安全應急預警(化學發光線上監測預警技術與城市飲用水突發性污染)
農副產品增值加工(大米副產物綜合利用)

學術成就

主要論文

主要科研論文(只列英文SCI*通訊作者)
  1. Wu,S. Z.,Zhang,X. H.,Yang,P. P.,Li, L.,&Tang, S. Z*(2018).Rapid detection and toxicity assessment of citreoviridin usingluminescentVibrio qinghaiensissp.-Q67 in drinking wat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8,3:doi:10.1111/ijfs.13801.
  2. Tang, S. Z.*& Wu, X. Y.(2016).Food safety challenges in China.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Security.2(3),1-2.
  3. Chen, L., Zhang, X. H., Hao, T. Y., Liang, R. J., Man, S. B., Huang, G. Z., &Tang, S. Z.*.(2016).Research progress on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natural products.European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2(1), 36-40.
  4. Deng,X.,Tang,S. Z.*,Wu,Q., Tian,J.,Riley,W. W., &ChenZ. Q.(2015). Inactivation ofVibrio parahaemolyticusby antimicrobial photodynamic technology using methylene blue.Journal of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 96(5):1601-1608.
  5. Li,H. A.,Tang,S. Z.*,Deng,X.,Wu,Q.,Ma,Y.,Wu, X. Y., &Zhen, Z. Q.(2015). Photodynamicinactivation ofListeria monocytogenesbiofilms and its toxin protein (listeriolysin O) by methylene blue.Asia-Pacific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Security, 1(1),3-19.
  6. Chen,Y.,Wang,G.,Ma,Z.L.,Li,Y.,Wang,X.Y.,Cheng,X.,Chuai,M. L.,Tang,S.Z.,Lee,K.K.,Yang,X. S.(2014). Adverse effects of high glucose levels on somite and limb development in avian embryos.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 71,1-9.
  7. Wang,E.P.,Ma,X.,Tang,S.Z.,Yan,R. A.,Wang, Y.,Riley, W. W.,&Reaney, M. J. T.(2014). Synthesis and oxidative stability of trimethylolpropane fatty acid triester as a biolubricant base oil from waste cooking oil.Biomass and Bioenergy, 66,371-378.
  8. Fan, F. H.,Ma, Q.,Ge, J.,Peng, Q. Y.,Riley, W.W., &Tang, S. Z.*.(2013).Prediction of texture characteristics from extrusion food surface images using a computer vision system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118(4),426-433.
  9. Bi,S. L.,Tang,S. Z.,Wu,X. Y.,&Chen, S. Y.(2013).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Proteusspecies by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using SYBR Green I.Annals of Microbiology, 63(3), 1205-1208.
  10. Lin,S. L.,Hu,J. M.,Tang,S. S.,Wu,X. Y.,Chen,Z. Q., &Tang, S. Z.*.(2012).Photodynamicinactivation of methylene blue and tungsten-halogen lamp light against foodpathogenListeria monocytogenes.Photochemistry and Photobiology, 88(3),985-991.
  11. Wang,Y.,Ma,S.,Wang, L. L.,Tang,S. Z.,Riley, W. W., & Reaney,M.J. T..(2012).Solid superacid catalyzed glycerol esterification of free fatty acids in waste cooking oil for biodiesel produ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Lipi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14(3),315-324.
  12. Wang, Y.,Zhao, M.M.,Song, K.K.,Wang, L.L.,Tang, S.Z.,&Riley, W.W. (2010).Partial hydrolysis of soybean oil by phospholipase A(1) (Lecitase Ultra), Food Chemistry, 121(4), 1066-1072.
  13. Teng,J. W.,Tang, S. Z.,&Ou, S. Y.(2009).Determination of perfluorooctanesulfonate and perfluorooctanoate in water samples by SPE-HPLC/electrospray ion trap mass spectrometry. Microchemical Journal, 93(1),55-59.
  14. Li, L.,Yang, Z.Y.,Yang, X.Q.,Zhang, G.H.,Tang, S.Z., &Chen, F.(2008). Debittering effect of actinomucor elegans peptidases on soybean protein hydrolysates.Journal of Industrial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35(1),41-47.
  15. Wang, Y.,Ou, S.Y.,Liu, P.Z.,Xue, F.,&Tang,S. Z.(2006).Comparison of two different processes to synthesize biodiesel by waste cooking oil.Journal of Molecular Catalysis A-Chemical, 252(1-2), 107-112.
  16. Huang,X. S., Ou, S. Y., &Tang, S. Z.(2006).N-Methyl-N-cis-styrylcinnamamide monohydrate, a compound ofclausenaminade fromclausena lansium (Lour.)skeels. ACTA Crystallographica Section E- Structure Reports Online, 62, O1987-O1988.
  17. Tang, S. Z.,*Ou, S. Y.,Huang, X. S.,Li, W.,Kerry, J. P.,Buckley, D. J.(2006). Effects of added tea catechins on colour stability and lipid oxidation in minced beefpatties held under aerobic and modified atmospheric packaging conditions.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77(2), 248-253.
  18. Ou, S.Y.,Wang, Y.,Tang, S.Z.,Huang, C.H., &Jackson, M.G.(2005). Role of ferulic acid in preparing edible fillms from soy protein isolate.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70(2),205-210.
  19. Xie, Y. F.,Tan, Y., &Tang, S. Z.* (2004).Epidemiologyof 377 patients with chemical burns in Guangdong province.Burn, 30(6), 569-572.
  20. Tang,S. Z., Kerry, J. P.,Sheehan,D.,&Buckley, D. J.(2002).Antioxidative mechanisms of tea catechins in chickenmeat systems.Food Chemistry, 76(1), 45-51.
  21. Tang, S. Z.,Kerry, J. P.,Sheehan, D.,Buckley, D. J.,&Morrissey, P. A.(2001).Antioxidative effect ofadded tea catechins on susceptibility to oxidative stability in cooked redmeat, poultry and fish patties.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34(8),651-657.
  22. Tang,S. Z., Kerry, J. P.,Sheehan,D., &Buckley, D. J. (2001).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dded tea catechins on lipidoxidation of raw minced red meat, poultry and fish muscl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6(6), 685-692.
  23. Tang,S. Z., Kerry, J. P.,Sheehan,D., &Buckley, D. J. (2001).A comparative study of teacatechins and a-tocopherol as antioxidants in cooked beef and chickenmeat.European Food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213(4),286-289.
  24. Tang, S. Z.,Kerry, J. P.,Sheehan, D.,Buckley, D. J.,&Morrissey, P. A.(2001).Antioxidative effect of dietary tea catechins on lipidoxidation of long-term frozen stored chicken meat.Meat Science, 57(3), 331-336.
  25. Tang, S. Z.,Kerry, J. P.,Sheehan, D.,Buckley, D. J.,&Morrissey, P. A.(2000).Dietary tea catechins andiron-induced lipid oxidation in chicken meat, liver and heart.Meat Science, 56(3),285-290.
  26. Tang, S. Z.(2001). Possible mechanisms for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dded tea catechins in chicken muscle systems. 4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e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31 August, Kraków, Poland.
  27. Tang, S. Z. (2001). Mechanistic study of tea catechins in chicken muscle systems. 31st Annual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onference, 6-7 September,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reland.
  28. Tang, S. Z. (2001).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duction of dry-cured ham. 31st Annual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onference, 6-7 September,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reland.
  29. Tang, S. Z. (2000).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added tea catechins on oxidative stability of raw and cooked red meat, poultry and fish patties. 30th Annual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Research Conference, 19-20 September, University College Cork, Ireland.

主要著作

唐書澤張永慧 吳希陽 彭喜春 陳衛東(2012).食品安全應急管理.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ISBN 978-7-5668-0075-6。
龐國芳唐書澤范春林 陳志鋒 吳希陽 畢水蓮 張永慧 王超 段翰英(2013).動物源食品安全管理與共性技術(專題六),中國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養殖產品加工與食品安全卷.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ISBN 978-7-109-17552-5。

承擔課題

近期在研課題
  1. 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項目:2018年,食品中生物性及放射性危害物高效識別與確診關鍵技術及產品開發。科技部重點專項(2018YFC1602500),1953萬元,2018/12-2021/12(子課題主持人)。
  2. 國際科技合作項目:2017年,嬰兒配方奶粉生產中常見致病菌的高通量污染分析及控制技術,廣州市產學研協同創新重大專項對外科技合作項目,201605131211517,200萬元,2017/1/1-2019/12/31(第二主持人)。
  3. 粵港聯合創新項:2016年,水產食品常見致病菌的高通量污染分析及控制技術,廣東省前沿與科技創新專項粵港聯合創新項目,2016A050503031(粵科規財字【2016】33號),100萬元,2016/1/1-2018/12/31(第一主持人)。
  4. 應急管理專項:2016年,廣東省超隱形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警與相應對策研究,廣東省人民政府,粵辦函【2015】631號,10萬元,2015/12/1-2016/12/30(第一主持人)。
  5. 應急技術專項:2015年,城市飲用水植物毒素突發污染線上應急監測與預警技術研究,廣東省科技計畫項目,粵科規財字【2015】72號,2014A020218009,32415055,20萬元,2015/5/1-2017/12/30(第一主持人)。

發明專利

唐書澤張旭輝 吳事正 朱曜.快速檢測和預警食源性毒素污染的流動注射發光細菌法及套用.2016110415464.2.
唐書澤吳希陽 楊璐環 林少玲.一種液態牛奶中單增李斯特菌的光動力殺滅方法.201711235573.2.
汪勇唐書澤吳建中.一種植物油的脫膠方法. ZL200410015125(已授權).
汪勇 林志勇 馬順唐書澤.一種降低飼料用油脂丙二醛值的方法. ZL201010213169.7(已授權).

講授課程

本科生
食品安全概論(全英語授課,國家級雙語示範課程,國家級來華留學英語授課品牌課程,廣東省省級精品課程)
食品加工工藝學概論(全英語授課)
食品安全研究進展(全英語授課)
食品專業英語
現代食品營養與安全(全校公共選修課,中英雙語授課)
研究生
穀物化學與加工工藝學
食品專業英語
博士研究生
論文寫作與翻譯技巧

社會職務

國際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編委
Asian-Pacific Journal for Food Safety and Security編委
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編委
Asia-Pacific Journal of Food Safety and Food Security編委
Journal of Food Science審稿專家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審稿專家
Food Process and Food Biotechnology審稿專家
國家級
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合格評估專家
中國畜產品加工研究會肉品加工分會副會長
國家留學基金委出國留學人員評審專家
教育部學位論文抽查評審專家
省級
廣東省人民政府應急管理專家組成員(第一、二屆)
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風險評估專家組副組長
廣東省教學成果獎評審專家
廣州市菁英計畫出國留學人員評審專家
廣東海外留學人才聯合會會長
廣東食品科技學會常務理事
市級
廣州嶺南國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廣州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應急管理委員會委員
廣州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
廣州博士科技創新研究會副會長
校級
暨南大學本科教學督導委員會 委員
近期特邀報告-國際
2018年12月 廣州翡翠皇冠假日酒店紫荊廳“2018年食品危害物檢測與控制國際學術研討會”特邀報告(PDT for food safety)。
2018年11月 無錫江南大學“食品安全國際研討會特邀報告(Photodynamic technology for mitiga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ic bacteria)。
2018年6月 曼谷泰國食品科技學會“亞太食品科技創新”年會大會主題報告(New challenge of food safety in China)和特邀報告(PDT and food borne pathogen)。
2018年4月 曼谷泰國皇后大學(SWU)研究生/本科生講學2周(Food safety)。
2018年3月 希臘雅典農業大學特邀報告(Photodynamic and food safety)。
2017年9月 廣州富力麗思卡爾頓酒店-42國駐廣州總領事特邀報告(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or food exports to China)。
2016年5月 美國鹽湖城AOCS Annual Meeting特邀報告(Driving forces and challenges for student academic movable study-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 global exchange program in Jinan University)。
近期專題講座-國內
2018年12月 南沙:廣州市FDA食品安全應急年會特邀報告(警惕廣州超大城市隱性食品安全應急隱患)。
2018年10月:花都:FDA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培訓特邀報告(超隱性食品安全隱患監管與研究)。
2018年8月 珠海:廣州市FDA食品安全應急管理培訓班特邀講座(廣東超隱性食品安全隱患與對策)。
2018年5月 廣州:南方日報集團和廣東省食品藥品管理局主辦“安安有約”食品安全科普大講堂科普講座特邀報告(科學甄別安全食品,有效監管食品安全)。
2017年11月 南昌:江西農業大學特邀報告(食源性致病菌控制新技術)。
2017年10月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特邀學術報告(嬰兒奶粉阪崎腸桿菌生物膜的形成與去除)。
2017年9月 孝感:湖北工程學院特邀報告(肉製品安全風險防控)。
2017年8月 廣州:廣東FDA食品藥品安全應急管理能力建設培訓特邀報告-警惕超隱形食品安全“黑天鵝”事件。
2017年4月 廣州:廣東FDA/廣東食品檢驗所 肉製品行業食品安全風險交流培訓特邀報告-肉製品行業食品安全風險分析。
2016年4月 廣州:廣東省人社廳軍隊轉業幹部培訓特邀報告-科學監管食品安全。
2016年4月 佛山:佛山FDA幹部培訓特邀報告-理性認識食品安全。
2015年7月 廣州:廣東省進出口檢驗檢疫局幹部培訓特邀報告-食品安全政府監管。
2015年5月 成都:四川FDA幹部培訓特邀報告-認識隱形和超隱形食品安全。
學科建設獨特貢獻
2015年 在暨南大學參與組建中國暨南大學-紐西蘭林肯大學食品安全聯合實驗室
2014年 在加拿大Edmonton參與組建獲批中國暨南大學-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學生物煉製聯合實驗室
2011年 在暨南大學組建獲批廣東省食品安全衛生應急技術研究中心。
2011年 在香港職業訓練局(VTC)參與創辦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
2003年 在暨南大學國際學參與院創辦全國第一個也是至今唯一一個全英語授課的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至2018年,已連續培養15屆400多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國際化人才,畢業生分布全球食品科學專業名校和食品類跨國名企。
2005-15在暨南大學擔任院長(2005-2006副院長,2007-2015院長),全英語授課專業由3個發展到9個。本人連續8年被評為優秀院長,學院連續5年獲優秀領導班子獎。2012-2015年連續4年被中美人才培養年會邀請作為中方特邀代表介紹國際化辦學經驗。
1993年在湖南農業大學創辦全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食品工業貿易專業方向。
1993年在湖南農業大學參與創辦湖南派派食品有限公司校辦企業。
1988年 在湖南農學院創辦糧油食品加工學科和教研室。
1985年 在湖南農學院參與創辦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