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社會的安定,經濟的發展,為陶俑的製作提供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此一時期,“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與柳宗元掀起的古文運動一洗前朝文學的空洞無味,以李白、杜甫為代表的詩歌創作群體將詩歌藝術推向頂峰,歐陽詢、虞世南、柳公權、顏真卿等書壇領袖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書體,使楷書成為後世宗仰的模範,吳道子當風衣帶,張萱、周昉羅綺仕女,類雪似銀的邢窯白瓷,“奪得千峰翠色來”的越窯青瓷,以及“唐三彩”的出現,均為陶俑的製作提供了良好的藝術氛圍,千姿百態、形象各異的陶俑正是借鑑各種藝術成就的結果。
唐朝陶俑的大量出現同當時的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異域的各種風物、衣飾、形象皆為唐人吸納,成為時尚,亦成為陶俑的表現題材,而厚葬風氣的日益興盛終於成就了唐俑的繁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代陶俑
- 外文名:TangDaiTaoYong
- 時間:唐代
音樂、舞蹈、戲劇
黃釉持鈸女伎樂俑 高21.5cm,螺髻,立姿,雙手持鈸,應屬立部伎樂隊。穿襦衫長裙,外飾披帛,自肩部下垂。女伎樂俑面頰與身軀較清瘦,穿著窄袖襦衫與及腰豎條紋長裙,此皆為隋末至初唐婦女形象與服飾的典型特徵,伎樂人尤其如此。 | |
陶持琵琶女伎樂俑 高850px陶俑梳雙螺髻,內穿襦衫,外披帔帛,下穿拖地長裙,手持曲項琵琶演奏。 | |
陶女舞俑 高687.5px,女舞俑頭梳“丫”形髮髻,內穿襦衫,外罩半袖衫,下著裙,腰下部纏系帛帶,一腿前伸,一腿微屈,正在表演,從其姿態分析可能為漢民族傳統舞蹈。 |
狩獵風俗
唐代狩獵盛行是人民自足、自信、自強的時代心態的反映,是大唐帝國蓬勃向上的真實寫照。燦爛多彩的狩獵俑正是這一文化背景的縮影。
陶騎馬狩獵俑 高875px,紅陶燒制。頭戴幞頭,穿翻領大衣,八字鬍須,面向左側,騎於馬上,似在搜尋目標。獵狗端坐於馬背上,神情閒散,主人的緊張與小狗的鬆弛形成鮮明的對照。 | |
婦女生活
畫眉是唐朝婦女美容的重要內容之一。唐玄宗曾命畫工繪十眉圖,士庶爭求新樣式,難怪新娘出嫁,要“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唐朝婦女還講究面飾,所謂面飾,就是面部化妝。代表性的方法有額黃、花鈿等,額黃也稱月黃或鴉黃,因其在前額髮際塗黃粉或是在眉心畫月心而得名。花鈿也稱花子,它是用金銀珠寶等各種材料製成薄片,再剪刻成各種圖案及樣式,貼在額頭、眉心、兩頰等處。而在服裝方面,則突出表現為衣胡服、著男裝、多坦露三個方面。
畫彩女胸像 高337.5px,女胸像頭戴“山”字形帽,後部呈圓形,高起,此類帽子不見於漢族傳統服飾中,應是從西域或中亞地區傳入的。像面形略長,直鼻,細目,小口,面頰豐潤。肩部有孔,用來插合臂膀,胸下部收斂,也是用來與肢體相銜接的。 | |
高冠女立俑 高762.5px, 女立俑頭戴高冠,前面略折起,呈三角狀,上部高起,頗似僧人喇叭帽,冠下有巾,垂至肩部,此種裝飾很可能源自西域或中亞地區。女俑雙目微合,直鼻小口,上身穿窄袖對襟短襦衫,下為豎條紋長裙,裙腰及胸,向外翻折,雙手交於胸下。此俑冠帽塑造獨特,為我們了解唐朝婦女裝飾提供了形象的資料。 | |
三彩女坐俑 高1275px,女俑頭戴鳥狀冠,五官清秀,眉、眼墨繪。上穿短襦,內襯窄袖衫,下著長裙,足登雲履。端坐於筌蹄上,手中持一小鳥。類似形象在西安王家墳村90號唐墓、西安西郊及洛陽等地均有出土。如王家墳村90號唐墓出土的三彩女坐俑衣裙與此像如出一轍,均為柿蒂紋,裙褶破數也相同,顏色以綠為主。唐代詩人皮日休“上仙初著翠霞裙”之詩句,所指應即此類長裙。持鳥的圖像在陝西乾縣唐永泰公主墓及西安南里王村韋泂墓的石刻線畫中均有表現,前者立在貴夫人手背上,後者則由侍女所持,這些鳥都是供主人娛樂用的。由唐代壁畫、石刻線畫、陶俑等資料分析,這類陶俑身份特殊,應是墓室中的女主人,人物衣著、形象也有可能是按真容塑造的。 |
中外文化交流
畫彩胡人牽馬俑 高937.5px,頭戴幞頭,身穿翻領大衣,足登長靴。粗眉大眼,雙睛凸出,滿鬢鬍鬚。幞頭、鬍鬚、靴子皆繪成黑色。此俑的刻劃特別注重其面部,誇張的手法恰到好處地突出了西域胡人的形象特徵。 | |
大食人俑 高33厘米,俑頭戴翻沿高筒帽,眼睛深陷,鼻樑高尖,顴骨突出,鬢滿鬍鬚。身穿翻領半袖胡服,腰中系帶,足穿高靴。其一手前伸,一手夾包裹,直立於方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