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舌,漢語辭彙。
拼音:chún shé
猶口舌。指勸說、爭辯、交涉時的言語;比喻言辭、議論。
語出唐 元稹 《酬樂天見寄》詩:“前日詩中高蓋字,至今唇舌遍長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唇舌
- 拼音:chún shé
- 注音:ㄔㄨㄣˊ ㄕㄜˊ
- 釋義:比喻言辭、議論
詞語讀音
引證詳解
①唐 元稹 《酬樂天見寄》詩:“前日詩中高蓋字,至今唇舌遍長安。”
②元 關漢卿 《拜月亭》第三折:“我這心兒里牽掛處無些,直睡到冷清清寶鼎沉煙滅,明皎皎紗窗月影斜,有甚唇舌。”
③清 孫枝蔚 《自憐》詩:“向人唇舌雖然好,在世頭顱已可知。”
④ 趙樹理 《小二黑結婚》六:“後來村長問了問情由,費了好大一會唇舌,才給她們調解開。”
①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規箴》:“漢武帝乳母嘗於外犯事,帝欲申憲,乳母求救東方朔,朔曰:‘此非脣舌所爭。’”
②《東周列國志》第一回:“宣王怒猶未息,曰:‘朕殺杜伯,如去藁草,何須多費唇舌?’喝教快斬。”
③《兒女英雄傳》第二三回:“這番話,姑娘在屋裡聽了個逼清,算省了安老爺的脣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