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

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

《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是孫正聿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6年3月。

該書主要闡述哲學特殊的理論性質和獨特的活動方式,並通過具體論證哲學對構成思想的基本信念、基本邏輯、基本方式、基本觀念、哲學理念的前提批判,展現哲學發展的自我批判的活力和理論空間。該書為理解哲學提供“思想的前提批判”的解釋原則,並以這種解釋原則重新闡述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以及哲學的理論性質、思維方式、存在方式和工作方式,重新闡述哲學的存在論、本體論和世界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
  • 作者:孫正聿
  • 首版時間:2016年3月
  • 字數:615千字
  • 類別:哲學著作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對思想的前提批判主要表現在下述五個方面:一是對構成思想的基本信念的前提批判,即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的前提批判;二是對構成思想的基本邏輯的前提批判,即對思想的外延邏輯、內涵邏輯及其實踐基礎的前提批判;三是對構成思想的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即對常識、宗教、藝術和科學等人類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四是對構成思想的基本觀念的前提批判,即對存在、世界、歷史、真理、價值等基本觀念的前提批判;五是對構成思想的哲學理念的前提批判,即對哲學本身的前提批判。

作品目錄

導論 前提批判的哲學理論
第一章 構成思想的基本信念的前提批判
第二章 構成思想的基本邏輯的前提批判
第三章 構成思想的基本方式的前提批判
第四章 構成思想的基本觀念的前提批判
第五章 構成思想的哲學理念的前提批判
附錄1 當代中國的哲學觀念變革
附錄2 思想的前提批判與哲學的活動方式
附錄3 生命體驗與理論想像——說說我的七十年
參考文獻

作品思想

該書所展開的對思想的前提批判,有五個被賦予新的內涵的範疇具有支撐點的意義,這就是“世界觀”“本體”“反思”“表征”和“批判”。它們的相互規定所構成的概念框架,形成了該書的總體性的解釋原則和敘述邏輯。具體言之:“世界觀”並不是人站在世界之外而形成的關於整個世界的思想,而是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本體”並不是構成世界的“本原”,而是人的思想和行為的根據、標準和尺度,因而是世界觀理論的靈魂;“反思”並不是一般意義的反覆思考,而是揭示作為本體的思想和行為的諸種前提,因而是辨析思想或思想辨析的哲學的思維方式;“表征”既不是“表述”經驗事實,也不是“表達”情感意願,而是呈現自己時代的時代精神和文明的活的靈魂,因而是體現存在論、真理論和價值論三者一致的哲學的存在方式;“批判”既不是徒然的否定,也不是玄思的內省,而是以概念批判和術語革命所實現的對人類文明史的反省,因而是構成思想的前提批判的哲學的工作方式。在批判的活動中展開對本體的反思和表征,就構成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世界觀。被賦予新的內涵的“世界觀”“本體”“反思”“表征”和“批判”所支撐的對思想的前提批判,構成了該書所展現的前提批判的哲學理論。
該書所展開的思想的前提批判,直接源於對恩格斯的一個論斷的理解。這個論斷是:“我們的主觀的思維和客觀的世界服從於同樣的規律,因而,兩者在自己的結果中不能互相矛盾,而必須彼此一致,這個事實絕對地統治著我們的整個理論思維。它是我們的理論思維的不自覺的和無條件的前提。”哲學以外的人類全部活動,都是以承諾這個“前提”而構成關於世界的全部思想;哲學則是以反思這個“前提”為使命而批判地考察關於世界的全部思想。馬克思就是以其“革命的和批判的”辯證法而展開對“抽象理性”和“抽象存在”的雙重批判,乃至“對現存的一切進行無情的批判”,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才真正成為“時代精神的精華”和“文明的活的靈魂”。在這個意義上,馬克思主義哲學既是“思想的前提批判”的典範,也是深化“思想的前提批判”的理論源泉。該書在對構成思想的基本信念、基本邏輯、基本方式、基本觀念、哲學理念的前提批判的過程中,具體地展現和深入地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思想的前提批判。

作品影響

獲獎記錄
該書入選2015年度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並獲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哲學:思想的前提批判》
2016年3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7630-6

作者簡介

孫正聿,男,1946年11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基地社會發展理論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哲學基礎理論研究中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