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喪

哭喪

哭喪是儒家禮儀之一,出自周禮。是中國乃至東亞儒家文化圈喪葬習俗的一大特色,以哭的形式寄託親人去世的哀思,以唱的形式紀念長輩的生平事跡。哭喪儀式貫穿在喪儀的始終,大的場面多達數次,而出殯時的哭喪儀式是最受重視的。

出殯的時候必須有全體後代尤其是男人們「唱哭」,否則按照民間舊俗就會被視為不孝。另外,哭的音量大小也非常重要,如果哪家死者在黃泉路上沒有響徹天地的哭聲相伴,便在方圓數十里傳為笑柄,其子孫後代也要被人們視為不孝,大逆不道。

為了求得孝的美名,孝子賢孫們在此確實也頗費了一番心機,花錢請人替死者哭喪便是歷代孝子賢孫們得慣用手法,有些地方甚至出現了職業性的哭喪夫或哭喪婦,收入不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哭喪
  • 類別:喪葬習俗
  • 形式:又哭又唱
  • 出自:周禮
  • 興起:輓歌入禮,漢時興起
  • 地區:中國
釋義,簡介,起源,形式,職業,批判,道家,文革,

釋義

【詞語】 哭喪
【全拼】: 【kūsāng】
【釋義】: 一種以哭的形式表達哀思的禮俗。
【詞語】 哭喪棒
【全拼】: 【kūsāngbàng】
【釋義】: 舊俗出殯時孝子拄的棍子。
【詞語】 哭喪著臉(現代漢語詞典中為sang輕聲)
【全拼】: 【kū sangzheliǎn】
【釋義】: 心裡不痛快,臉上流露出很不高興的樣子。

簡介

哭喪的習俗哭喪時"唱"出的歌叫哭喪歌,壯族習慣是請民間歌師二人來唱哭喪歌。兩位歌師扮成舅甥,一問一答,唱歌徹夜,讚頌祖先業績,勸導後輩不忘祖恩。許多民族並有哭喪歌舞儀式。彝族人稱此為"跳腳",由四人手持八卦在屍旁跳,邊跳邊唱孝歌,據說這樣可以為死者踩平通往陰間的荊棘之路。景頗人稱此為"布滾戈",要請附近各寨的青年男女同跳,通宵達旦。除此之外,還要安排兩個身著長衫的男子持矛舞蹈,繞竹幡作刺擊狀,以示驅邪。最早由執紼者唱輓歌送喪的風俗,起源於漢代。確切地講,是從漢武帝開始的。其次,輓歌的代表性作品是《薤露》、《蒿里》。而且分別規定了《薤露》是為王公貴人出殯時唱;《蒿里》則是為士大夫和一般百姓出殯時唱。這兩首通行西漢的輓歌,相傳是田橫門客的作品,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輓歌。《薤露》的歌詞是:"薤上朝露何易稀。露薤明朝更復活,人死一去何時歸?"《蒿里》的歌詞是:"蒿里誰家地?聚斂魂魄無賢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躇。"

起源

哭喪出自周禮,在漢晉時代興起,到南北朝時更加流行。有趣的是,輓歌習俗流行起來之後,唱輓歌的場合就不限於出殯送葬了。輓歌成了表達心中的痛苦,對亡者的深切的思念等淒楚情感的一種宣洩。

形式

從形式上來看,現代民間哭喪歌,亦即輓歌可以分成三類:一是"散哭"; 二是"套頭"; 三為"經"。散哭的特點是"隨心翻",想到什麼就哭什麼,搭著什麼就唱什麼,沒有限制。其內容主要是傾訴對死者的思念之情,自責對長輩的不孝,悲嘆自己的苦難身世。至於套頭,是有內容的限制的。主要有"抱娘恩"、"十二個尋娘"、"十二月花名"等。哭的時候是哭別人的好處,訴自己的苦楚。"經"是結合喪葬儀式來唱的。病人死後,由女兒或者媳婦唱"買衣經"、"著衣經"等。哭的時候眼淚不能夠掉到死者的身上,否則的話屍體就會變成殭屍,沒有辦法腐爛,也就不能輪迴了。另外一種說法是,閻羅王看到死者的身上有淚痕,就會把他拒之門外,死者就只好在陰間之外受無邊的苦。另外,"著衣經"要在漲潮的時候唱,因為"漲"字有積攢家財的意思。如果在這個時候哭,他的家業就能夠像潮水一樣不斷地高漲。如果死者是女性,女兒還要給母親唱"梳頭歌"。不管怎么樣,入殮的時候會唱的子女和親屬都要唱"哭喪歌",傾訴自己對死者的思念之情。而出殯的這一天清早,長房媳婦要唱"開大門"。因為民間認為,人死了就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不哭開大門的話,死者就會在陰間受罪。出殯的時候,女兒或媳婦要唱"出材經",回來後唱"床祀經"。唱"亭子經"是為了讓死者能夠在陰間路上歇腳乘涼。當設靈台的時候,要唱"靈台經"。

職業

哭喪也是一種職業,但是這個職業現在很少了,在城市裡基本消失,現今一般殘留在比較落後的農村地區。
這種唱經的習俗大多由女性來主持,目的是為了讓死者平安的到達陰間。
哭喪歌伴奏的樂器是鼓和鑼,或邊敲邊唱,或唱一段再敲打一定的套數,如《三點水》、《麻雀鬧陣》。
如今,在現實生活中,哭喪業正在悄然興起,並成星火之勢,職業哭喪人用他們的淚水和哭聲在演繹人間悲喜的同時,也為自己賺取錢財。

批判

道家

古人講「太上忘情」,太上是最高明的人、是人。「太上忘情」並非無情,而是有情,但是卻把它放到好像忘了的層次。照原始的解釋,忘情是寂焉不動情,若遺忘之者。
莊子說:「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一言。」
陶淵明說:「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忘言不是說把要說的話給忘了,而是默默的體味它的意思,不以說話來表達。忘情也是如此,忘情絕不是無情,而是有情的,可是有情卻不為情牽、不為情困,要把情處理得豁達灑脫。有情是好的,但是有情一有到沾滯、一有到不灑脫的地步,就把情給弄得烏煙瘴氣了。「聖人」和「太上」絕不這樣把情給弄糟了,甚至弄成惡形惡狀化。晉朝王衍死了兒子,他悲不自勝。他的好朋友山濤去看他,說何必如此。他回答說:「聖人忘情,最下不及於情。然則情之所錘,正在我輩。」這段話重點不但在「聖人忘情」,更在「最下不及於情」,「最下」就是最不入流的人,這種人對情一片號陶,全無抑制、轉化與升華的修養。
結果呢,情就淪為惡形惡狀化。中國人在哭喪上,最能表現這種惡形惡狀。王衍說「最下不及於情」,就是指這種水準的人。最下,是全無格調的,連情字都不足語也。太上忘情的範圍是廣義的,當然也包含男女的愛情在內。在愛情的離合上、分手時所表現的,最能看出一個有情人的水準。

文革

文革中,有一個「破四舊、立四新」運動,所謂「破四舊」,指的是破除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與此相應的立四新,就是樹立新思想、新文化、新風俗、新習慣。
文革時期的破四舊、立四新就包括這些傳統文化里的陋習,如:裹腳哭喪等。
裹腳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歷次運動中,已經消失不見,只留存在一些上了年紀的老奶奶身上。而哭喪卻在改革開放後死灰復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