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喪人(文化)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是一個古老的行業,因其特殊性而“低調”地存在。調查顯示,哭喪人多是曾經的下崗者。他們靠哭泣與哀唱獲得收入,維持生活。他們與樂隊其他人一樣,認為自己是在經營一個職業,做好一份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哭喪人
  • 性別:多為女
  • 職業性質:自由職業
  • 職業服務:為死去的人悼念、哭喪
簡介,發展,

簡介

哭喪人
曾幾何時,筆者所在的城郊悄然興起以代人哭喪掙錢的人。代人哭喪的基本上是女性。據有關媒體報導,此類現象全國都有,連一些大城市也有過報導。一些下崗女工,由於自身的原因下崗後就業無門,就乾起了代人哭喪的行當,以此掙錢養家餬口。哭喪人不歸屬於某一個道士團伙,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她們是完全自由的哭喪人。
哪家有喪事,只要有道士相邀或喪家相請,她們便去。哭喪人並不是只要死了人就有人請她們去哭。如死者是中年人或年輕人,舉家悲痛,哀聲震天,本就是件很傷心的事,也就無需請人代哭了。請人哭喪的大都是有錢人或有身份的人,老父老母瓜熟蒂落百年歸世,請一拔道士做做水陸道場,再請幾個人哭一哭,熱鬧熱鬧擺擺闊。但也有例外,如兒女不孝,老父老母的辭世本就沒有多少眼淚可掉,為了裝門面,這時也往往請幾個人代哭,自己則混跡於中濫竽充數給親戚朋友看,以示孝心。哭喪人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做的,要有一定的檔次。首先是文化,其次得具備信手拈來或出口成章的本事。有文化基礎哭不出韻味,請的人就少,沒文化只會抱頭乾嚎一陣子,也是沒有多少人請的。
走上職業哭喪之路並非她們的本意,也是她們所不情願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為了生活。生活的需求促使她們不得不去闖蕩,走上了職業哭喪之路。哭喪者的出現,是有一定的社會背景的,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特殊產物。就其本身來看,可以說是一種挑戰,是對傳統的挑戰。但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來看,到底是親情的淪喪,還是社會的進步?又如何去看待這一現象呢?為此,記者對所接觸的人作了一番調查。調查的結果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發展

持反對意見的人認為,哭喪者是沒有過錯的。但老父老母故世,應該是悲傷的,痛苦的。連傷心都還來不及,怎還請人唱歌慶祝、代哭呢?如此下去,親情何在?又怎么去教育下一代?尊敬老人是中華民族的美德,老人過世都不掉一滴眼淚,良心何在?道德又何在?持贊成觀點的人認為這是一個好事,是一大進步,是對生命價值觀的正確認識。人生七十古來稀,熟了的桃子自然要落,生老病死是無法抗拒的規律,哭又有何用?老人去了傷心,哭,還不如生前好好孝敬。哭的人八成是對老人不孝,老人去了一時良心發現,才發出懺悔的哭聲的。哭,只是做做樣子給人看,無任何實際意義。不管是喪事新辦也好還是怎么的,死了人就得有人哭。請人哭喪,相反還拓寬了就業門路。
是親情的淪喪也好,是社會的進步也罷,我們姑且不去論它。豬往前拱,雞往後刨,各有各的招,誰也不能把誰一棍子打死。但有一點是值得欣慰的,爭持雙方的焦點都在請人哭喪的人身上,對職業哭喪的人都持同情的態度。憑自己的一份聰明才智掙錢絕對沒有錯。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我想,地球上只要有螃蟹,就一定有吃螃蟹的人,這也是一條不變的定律。
看過電視劇《手機》的觀眾,一定還記得“路之信”吧,靠哭喪賺錢的他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在現實生活中,哭喪業正悄然興起,並成星火之勢,職業哭喪人用他們的淚水和哭聲在演繹人間悲喜的同時,也為自己賺取錢財。這種職業(喪葬樂隊)僅在成都雙流一帶就有四五十個,而每一個樂隊都有一名專職哭喪女。
一首首演繹人間生離死別的悲歌聯唱讓死者的苦訴清、生者的願表完。眼淚和著汗水,金桂花近半小時的哭喪結束了,她撿起死者家屬拋扔在地上的幾個紅包後退場了。
看來這個場面,還是有幾分尷尬的,因為喪主的家人甚至不願意把錢直接給人家,而是扔在地下,讓人家去撿,而這個職業哭喪班子,現在是公開的在小區進行表演,給人的感覺還是覺得與現在的現代文明社會建設和諧社會,總是感到有些不和諧,而且是此風一開,還有多少陋習死灰復燃,那也說不定。
這是一個已經消失的職業,現在有市場就有需求,並且可以滿足這種需求。而且喪主是在拿錢為自己的親人來用哭聲送別的。人生的紅白事,是人生的一個經歷,這樣的一支隊伍是否可以公開招搖並且開展工作,是需要經過註冊的,被註冊那就是合法的,否則自己公開承攬該業務,與情不好制止,可是與法與社會文明建設,是否可以允許,有關部門應該有個正確的公開意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