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教育

哈薩克族教育,哈薩克族人口為1462588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及烏魯木齊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等地的天山草原及與新疆毗鄰的甘肅省阿克塞哈薩克自治縣。住在原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薩克族自治州的哈薩克族,在黨中央和國務院的關懷下,於1984年6月大部分返回新疆。甘肅、青海的哈薩克人,是從1934年開始由於不堪忍受新疆軍閥的壓迫和屠殺而轉輾逃亡而來的。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哈薩克族公元前 2 世紀就繁衍生息在伊犁河流域,長期實行部落制度。學校教育發展較晚。1870 年前後,在哈薩克族地區出現伊斯蘭經文學校;1905 年前後,出現經改良的經文學校,除教授宗教知識外,增加算術、歷史、地理等文化課。同時,也出現幾所漢語學校,主要有 1906 年伊犁將軍府辦的惠遠學堂蒙哈班,1914 年哈薩克王公扎卡里亞(北洋政府國會議員)在哈巴河縣辦的扎卡里亞學校,1922 年辦的省立蒙哈學校等,培養一些早期懂漢語的知識分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薩克族教育
  • 所屬民族:哈薩克族
1925 年塔塔爾人古蘭旦木在塔城創辦古蘭旦米亞學校,用哈薩克語文教授文化知識。1934 年成立哈柯文化促進會,努力發展哈薩克、柯爾克孜族教育事業,興建大批國小。哈族上層人士沙里福汗發動開明人士捐資省票七千萬兩、黃金百餘兩,用於阿勒泰、哈巴河等地興建學校。1940 年哈、柯兩族小學生共達 34412 人,其中哈柯文化會立學校 22565 人,公立學校 11847 人。1942 年,塔城塞布拉特、克列、曼列特、圖爾圖四部及和豐縣共有哈薩克族國小 79 所,學生 4962 人;其中有女子國小 7 所,女生 1204 人;共有哈族教師 133 人,其中女教師 12 人。1944 年前後,伊犁專區有哈族學校 38 所,學生約 3000 人;阿勒泰專區有哈族學校 26 所,學生約 2000 人,哈密專區有哈族學校 3 所,學生約 200 人。1937 年成立阿勒泰簡易師範,1938 年省立蒙哈學校改為蒙哈簡師,1939 年起省立師範招收哈薩克族班,阿勒泰舉辦教員訓練班,培養哈薩克族師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因地制宜,採取固定和流動相結合等多種形式,在哈薩克牧區興辦了大批國小,在縣城和牧民較集中的地方逐步辦起了中學。為保證牧區教學時間,提高教學質量,1978 年以後,大力創辦寄宿制學校,並設定比例為 50%的助學金,配備保育、衛生、炊事人員,加強教學和生活管理,以利寄宿制學校的鞏固和發展。1989 年全區有哈薩克族國小 797 所,在校生 17 萬餘人;國中 132 所,在校生 52000 人;高中 65 所,在校生 19000 人。平均每萬人口有在校生大學為 22.56 人,中專為 42.05 人,高中為 179.13 人,國中為 499.70 人,國小為 1689.11 人,均在全國各類學校學生平均數以上。為培養哈薩克族國小師資,在阿勒泰、塔城、伊犁創辦師範學校,並於 1978 年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首府伊寧市創辦伊犁師範學院,主要招收哈薩克族學生,培養中學師資。各高等學校和中等專業學校也降低錄取分數線招收大量哈薩克族學生,培養哈薩克族高、中級專業人才。1990 年有國小教師 10044 人,國中教師 4104 人,高中教師 1417 人,中專教師 477 人,大學教師 281 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