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文學史》是2015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尼族文學史
- 作者:史軍超
- 出版社:雲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5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22131347
《哈尼族文學史》是2015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哈尼族文學史》是2015年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哈尼族文學史》是史軍超先生積多年辛勞,蒐集了大量哈尼族的文學資料,全面總結和吸收了前人的成就,進行深入細緻的分析研究,完成了這項此前從未進行過的編史工作。資...
哈尼族有 105萬餘人(1982),主要分布在雲南省紅河和瀾滄江兩岸。其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有新創製的哈尼文。其文學以民間文學為主,包括詩歌、神話、傳說、故事、寓言、謠諺等 介紹 神話和傳說最古老,數量相當多,有《天、地、人的傳說》、《兄妹傳人種》、《作洛搓羅》等。創世史詩以《沃果策尼果》為代表...
哈尼族的原始說唱藝術哈巴是遠古時代保存至今的人類最早的文學樣式——原始說唱藝術的“活化石”。哈巴是哈尼歷史的產物,生活和勞動的產物,是哈尼族古老的歌。哈巴的題目稱為“奴局”,哈巴是一種敘事性較強的無伴奏說唱,哈巴的演唱內容,從大的方面可以劃分為“十二奴局”,包括天體自然、哈尼歷史、曆法計算、...
神話傳說和“史詩”是哈尼族文學中最古老的部分,《創世紀》解釋了天地物的來歷、河流山川的起因。《合心兄妹傳人種》是敘述人類經歷了嚴酷的江水災害繼續繁衍的故事,還有《祭龍春規矩歌》、《叫谷魂》、《老人安葬歌》、《討媳婦的歌》等,反映了哈尼人多神崇拜的宗教觀念和富有民族色彩的習俗,是了解哈尼族的...
“哈尼哈吧”是哈尼族乃至西南農耕少數民族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經典代表,是系統研究哈尼族傳統社會生產生活、宗教祭典、人文規範、倫理道德、婚嫁喪葬、吃穿用住、文學藝術的“聖經”,有非常重要的歷史、科學、文學藝術價值。“哈尼哈吧”實際是哈尼族人民記住歷史、傳承文化、傳授知識、總結經驗、道德規範、展望未來...
《哈尼阿培聰坡坡:哈尼族遷徙史詩》是連載於百度小說的一部文學藝術類網路小說,作者是史軍超;蘆朝貴。內容簡介 這部史詩是哈尼族傳統文學的頂峰之作,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是目前發現的系統、完整地記載哈尼族歷史沿革的長篇史詩之一。作為哈尼族人民的“史記”,全詩長5000餘行,由歌頭和以下七章組成:《遠古的...
都瑪簡收,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綠春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 《都瑪簡收》描述的是一個美麗的哈尼族女子簡收出生、成長、談情、逼婚、逃婚到流浪,最後回歸天界的悲劇神話;通過對主人公生活經歷的講述,同時傳播了哈尼族人生產生活知識以及崇拜自然、親和自然的思想觀念。《都瑪簡收...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歷史悠久,它主要流傳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縣以普春村為中心的數個哈尼族村落中。該民歌一般分為有樂器伴奏和無樂器伴奏幫腔二種,演唱內容以原生態的《栽秧山歌》為主體,其它的《歐樓蘭樓》、《情歌》等為附體,與哈尼族其它民歌相比較,多聲部民歌既有共性又有個性。2006年5月20日...
《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藝術志》是陳文心、吳耀東 編纂的地方志,1991年9月由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歷史與現狀。包括音樂、舞蹈、戲劇、曲藝、藝術機構、文學創作、美術、攝影等。作品目錄 概 述 大事記 第一章 音 樂 第一節 民族音樂...
學者採集到的有影響的神話作品有彝族的創世長詩《阿細的先基》、《查姆》、《勒俄特依》,納西族的《創世紀》,白族的《創世紀》,瑤族的《密洛陀》,侗族的《侗族祖先哪裡來》,苗族的《苗族史詩》、《苗族古歌》,哈尼族的《奧色蜜色》,佤族的《西岡里》等。其中大部分神話作品,通過豐富奇特的想像,敘述了...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彝族志》是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彝族文學藝術協會編纂的地方志。內容簡介 一、《: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彝族志》是詳細記載元江縣彝族歷史和現狀的一部專志。它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十六大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為準繩,全面、...
如納西族的,白族的《創世紀》,彝族的《查姆》、、《阿細的先基》、,瑤族的,侗族的《侗族祖先哪裡來》,苗族的《苗族史詩》、《苗族古歌》,拉祜族的,阿昌族的,哈尼族的《奧色蜜色》,佤族的《西岡里》(葫蘆的傳說)等。加上其他短篇古歌、敘事性散文神話作品,構成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包羅萬象的內容。其中大...
哈尼族服飾無論在原料、色彩、款式、裝飾手法等,無不與梯田農耕生產密切相關。以梯田農耕生產和梯田文化為主體的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生活方式決定了其服飾的改良、發展均以反映梯田文化內涵、適應梯田生產需要為原則。哈尼族崇尚黑色,哈尼族無論男女,其服裝均以黑色為主基調,這是其在漫長的遷徙過程中形成的歷史沉重感...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曾用名:元江縣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為中央編辦直接管理機構編制的民眾團體,位於雲南省玉溪市。主要職責 1.負責對文聯下設的文學藝術協會和經過民政部門批准成立的民族文藝協會以及專業、業餘文學藝術工作者、民族民間藝人進行聯絡、協調、服務工作,組織文學藝術創作,開展文學...
2005年領銜申報並獲批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碩士授權點,擔任該碩士點第一導師,分別為研究生開設文化人類學、中國民族史、民族民間文學等碩士學位課程,為本科生開設民俗學、民間文學、神話學、雲南文化史、雲南風物等課程。黨總支書記:李光明,男,哈尼族,雲南元江人,1963年9月生,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法學碩士,...
阿詩瑪,雲南省石林彝族自治縣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阿詩瑪使用口傳詩體語言,講述或演唱阿詩瑪的故事。阿詩瑪不屈不撓地同強權勢力作鬥爭的故事,揭示了光明終將代替黑暗、善美終將代替醜惡、自由終將代替壓迫與禁錮的人類理想,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斷得彎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2006年5月20...
四季生產調,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方傳統民間文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四季生產調流傳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紅河、元陽、綠春、金平、建水等縣的哈尼族聚居區,其起源時間的下限不晚於唐代。作為山區梯田生產技術及其禮儀禁忌的百科大典,《四季生產調》包括引子、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五大單元...
如果哈尼族是氐羌後裔這一學說(北來說)成立,那么,哈尼族的發祥地最早當在黃土高原一帶其歷史更為久遠。高爾基在《蘇聯文學》中指出:“神話乃是自然現象,對自然的鬥爭,以及社會生活在廣大的藝術概括中的反映。”可見最初的神話其實就是一種原始藝術,作為哈尼族原始藝術之一的哈尼族神話,其古老性自不待言。哈...
郎 確 1946年出生,哈尼族,雲南勐海人。1989年畢業於西雙版納州委黨校中專班。任職於雲南省勐海縣政協辦公室。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作家會理事,雲南省作協理事,省民間文藝研究會會員,西雙版納州政協委員,西雙版納州文聯副主席。發表詩歌、散文、報告文學、中短篇小說100多篇,出版中篇小說《太陽女》,長篇...
《十二奴局》的異文本較多,又名《窩果策尼果》。本書引例為哈尼族歌手張牛朗、白祖博等演唱,趙官祿、郭純禮等蒐集整理的新本,雲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另有朱小和演唱、史軍超等蒐集整理的《十二奴局》,載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民間文學選集》第一集;還有劉輝豪、白章富蒐集整理的《奧色密色》。
無論哪個層面,馬原的小說都不會令人失望,它像黑洞效應一樣,擁有巨大的能量,連*挑剔的文學界同行和理論家們也無不稱道。小說是馬原的理想國,也是他安頓靈魂的地方。——白辰 編輯推薦 先鋒作家馬原的精神自傳體小說 從喧囂都市到世外桃源,蟄居七年,首次講述 在秘境雲南南糯山,普洱茶和哈尼族的故鄉 遇見身心...
哈尼族民間創世古歌。流傳於雲南哀牢山南段哈尼族地區。共分上下篇上:篇《煙本霍本》,意為“神的古今”;下篇《窩本霍本》,意為“人的古今”。各12章。內容以神話傳說著重闡述哈尼族各種風俗禮儀、典章制度的源起,涉及生產勞動、宗教祭典、人文規範、倫理道德、婚嫁喪葬、吃穿用住、文學藝術等。規模宏大,結構...
《英雄瑪麥》,哈尼族民間神話傳說。流傳在雲南省元陽縣一帶。見《哈尼族民間故事選》。遠古時有一個老奶奶,她的丈夫和兒子很早就去世了,剩下她一個人孤苦伶仃的過日子。有一天,她在岩桑樹下撿到一個男孩,取名瑪麥。老奶奶每天背著兒子到山坡上種養,所以瑪麥從小就懂得勞動的艱辛。養米收成薄,哈尼人一年要...
2001年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辦的“山花獎·居庸關長城杯”中華鼓舞大賽中,建水哈尼族表演的鋩鼓舞一舉獲得該賽事的最高獎——山花獎。在義大利蒙特卡尼第8屆國際旅遊電影節上獲最高獎——蒼鷺獎。有一個叫蝦嘎(哈尼語)的,他的漢語名字叫黃文杰,他就是地道的建水縣普雄鄉龍岔村委會...
《驛路梨花》是中國當代作家彭荊風創作的短篇小說,最初發表於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驛路梨花》的敘述者“我”敘述了在自己與同行老余在哀牢山南段的深山中一間小屋借宿一天的經歷,包括行山之苦與焦慮、梨花林中的小屋、所遇瑤族老獵人、哈尼族小姑娘以及他們的故事。該小說是彭荊風在特殊年代經歷了一般...
歷史淵源 《遮帕麻和遮咪麻》產生於阿昌族早期,乃阿昌族先民為了感謝遮帕麻和遮咪麻的創世之恩,補天縫地、降魔降妖等多次挽救人類的大恩大德而產生的一種民間文學。文化特徵 內容架構 最早的《遮帕麻和遮咪麻》神話,主要講述人類起源的故事,也就是阿昌人始祖的神話一作為始祖神祗,講述方式比較隨意,可以是在...
西雙版納和附近孟連等地區使用傣仂【tai-l嚕】文,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大部分傣族地區和景谷、雙江、耿馬、鎮康、滄源的一部分傣族地區使用傣哪【tai-nγ】文,德宏地區的瑞麗、潞西、遮放和瀾滄、耿馬部分地區的傣族使用傣繃[tai-p奅嬜]文,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傣族使用金平傣文。因為蒙古族使用兩種蒙文,傣族...
金平傣文亦稱白傣文,是金平縣傣族白傣支系使用的一種文字。屬拼音文字類型。通行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縣。金平傣文相傳已有七百多年歷史。行款皆從左向右橫書,有四十四個輔音字母,根據所拼聲調之高低分為兩組,共表示二十二個輔音音位。 有單十九個基本原因字母和帶輔音韻尾的韻母符號,其中單元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