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路梨花

驛路梨花

作者彭荊風,文章選自1977年11月27日《光明日報》,文體為小說。文章共37個自然段,稱呼為第一人稱。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驛路梨花
  • 作者彭荊風
  • 作者籍貫江西萍鄉人
  • 稱呼:第一人稱
  • 文體:小說
  • 出處:《光明日報》
  • 順序:時間
  • 敘述方式:順敘
內容,分段,總結,作者簡介,

內容

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遠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處。這么陡峭的山,這么茂密的樹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難得遇見幾個人。夕陽西下,我們有點著急了,今夜要是趕不到山那邊的太陽寨,只有在這深山中露宿了。
同行老余是在邊境地區生活過多年的人。正走著,他突然指著前面叫了起來:“看,梨花!”
白色梨花開滿枝頭,多么美麗的一片梨樹林啊!
老余說:“這裡有梨樹,前邊就會有人家。”
一彎新月升起了,我們藉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樹林裡走著。山間的夜風吹得人臉上涼涼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輕輕飄落在我們身上。
“快看,有人家了。”
一座草頂、竹篾泥牆的小屋出現在梨樹林邊。屋裡漆黑,沒有燈也沒有人聲。這是什麼人的房子呢?
老余打著電筒走過去,發現門是從外扣著的。白木門板上用黑炭寫著兩個字:“請進!”
我們推開門進去。火塘里的灰是冷的,顯然,好多天沒人住過了。一張簡陋的大竹床鋪著厚厚的稻草。倚在牆邊的大竹筒里裝滿了水,我嘗了一口,水清涼可口。我們走累了,決定在這裡過夜。
老余用電筒在屋裡上上下下掃射了一圈,又發現牆上寫著幾行粗大的字:“屋後邊有乾柴,樑上竹筒里有米,有鹽巴,有辣子。”
我們開始燒火做飯。溫暖的火、噴香的米飯和滾熱的洗腳水,把我們身上的疲勞、飢餓都攆走了。我們躺在軟軟的乾草鋪上,對小茅屋的主人有說不盡的感激。我問老余:“你猜這家主人是乾什麼的?”老余說:“可能是一位守山護林的老人。”
正說著,門被推開了。一個鬚眉花白的瑤族老人站在門前,手裡提著一桿明火槍,肩上扛著一袋米。
“主人”回來了。我和老余同時抓住老人的手,搶著說感謝的話;老人眼睛瞪得大大的,幾次想說話插不上嘴。直到我們不做聲了,老人才笑道:“我不是主人,也是過路人呢!”
我們把老人請到火塘前坐下,看他也是又累又餓,趕緊給他端來了熱水、熱飯。老人笑了笑:“多謝,多謝,說了半天還得多謝你們。”
看來他是個很有穿山走林經驗的人。吃完飯,他燃起一袋旱菸笑著說:“我是給主人家送糧食來的。”
“主人家是誰?”
“不曉得。”
“糧食交給誰呢?”
“掛在屋樑上。”
“老人家,你真會開玩笑。”
他悠閒地吐著煙,說:“我不是開玩笑。”停了一會兒,又接著說:“我是紅河邊上過山岩的瑤家,平常愛打獵。上個月,我追趕一群麂子,在老林里東轉西轉迷失了方向,不知怎么插到這個山頭來了。那時候,人走累了,乾糧也吃完了,想找個寨子歇歇,偏偏這一帶沒有人家。我正失望的時候,突然看到了這片梨花林和這小屋,屋裡有柴、有米、有水,就是沒有主人。吃了用了人家的東西,不說清楚還行?我只好撕了片頭巾上的紅布、插了根羽毛在門上,告訴主人,有個瑤家人來打擾了,過幾天再來道謝……”
說到這裡,他用手指了指門背後:“你們看,那東西還在呢!”
一根白羽毛釘在紅布上,紅白相襯很好看。老人家說到這裡,停了一會,又接著說下去:“我到處打聽小茅屋的主人是哪個,好不容易才從一個趕馬人那裡知道個大概,原來對門山頭上有個名叫梨花的哈尼小姑娘,她說這大山坡上,前不著村後不挨寨,她要用為人民服務的精神來幫助過路人。”
我們這才明白,屋裡的米、水、乾柴,以及那充滿了熱情的“請進”二字,都是出自那哈尼小姑娘的手。多好的梨花啊!
瑤族老人又說:“過路人受到照料,都很感激,也都盡力把用了的柴、米補上,好讓後來人方便。我這次是專門送糧食來的。”
這天夜裡,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里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們沒有立即上路,老人也沒有離開,我們決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給屋頂加點草,把房前屋後的排水溝再挖深一些。一個 哈尼小姑娘都能為民眾著想,我們真應該向她學習。
我們正在勞動,突然梨樹叢中閃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邊的約莫十四五歲,紅潤的臉上有兩道彎彎的修長的眉毛和一對晶瑩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
瑤族老人立即走到她們面前,深深彎下腰去,行了個大禮,嚇得小姑娘們像小雀似的蹦開了,接著就哈哈大笑起來:“老爺爺,你給我們行這樣大的禮,不怕折損我們嗎?” 老人嚴肅地說:“我感謝你們蓋了這間小草房。”
為頭的那個小姑娘趕緊搖手:“不要謝我們!不要謝我們!房子是解放軍叔叔蓋的。”
接著,小姑娘向我們講述了房子的來歷。十多年前,有一隊解放軍路過這裡,在樹林裡過夜,半夜淋了大雨。他們想,這裡要有一間給過路人避風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樹割草蓋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過這邊山上來抬菌子,好奇地問解放軍叔叔:“你們要在這裡長住?”解放軍說:“不,我們是為了方便過路人。是雷鋒同志教我們這樣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動。從那以後,常常趁砍柴、拾菌子、找草藥的機會來照料這小茅屋。
原來她還不是梨花。我問:“梨花呢?”
“前幾年出嫁到山那邊了。”
不用說,姐姐出嫁後,是小姑娘接過任務,常來照管這小茅屋。
我望著這群充滿朝氣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潔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詩:“驛路梨花處處開。“

分段

全文以“我”和老余的見聞為主線展開情節,可分五部分。
第一部分(1—8自然段),寫“我”和老余見到小屋。
第二部分(9—12自然段),寫“我”和老余水足飯飽之後,懷著滿意的心情猜測。
第三部分(13-27自然段),寫“我們”和老獵人之間的誤會。
第四部分(28—36自然段),寫“我們”遇到梨花的妹妹。
第五部分(37自然段),最後點題點人。

總結

這篇文章,從整體上看是按“我們”的所見所聞的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記敘方法為順敘,在順敘過程中又有插敘; 如果按小茅屋的產生及遷延過程看,又是溯源的倒敘,恰似倒卷珠簾。在情節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設定三次懸念和兩次誤會,使情節富有戲劇性。整篇文章,短短的篇幅,卻形成了路轉峰迴,跌宕起伏之勢,讀來很有味道。

作者簡介

彭荊風(1929—2018),江西萍鄉人,漢族。195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原就職於成都軍區創作室,任主任,職稱文學創作一級,1956年加入省作協。1956年9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於1990年退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