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尼夫思想
- 外文名:Hanifism
- 簡稱:正教
- 又稱:正統的宗教
- 專指:阿拉伯古代先知易卜拉欣的宗教
- 意義:反對偶像崇拜、尋求正統一神教
簡介,產生背景,傳說,哈尼夫思想與伊斯蘭教起源,
簡介
哈尼夫思想(Hanifism)
“哈尼夫”的阿拉伯語原意為“脫離(偶像崇拜)者”,後轉為“崇正者”,即遵循原來的真正(一神)宗教的人。他們不滿於當時阿拉伯社會盛行的偶像崇拜,企圖尋找一個新的宗教形式,但又不願接受猶太教或基督教,而主張遵循易卜拉欣之道,因為阿拉伯人自稱為易卜拉欣之子伊斯瑪儀的後裔。據傳,易卜拉欣和伊斯瑪儀為了崇拜唯一的安拉而建立了麥加的克爾白。穆罕默德認為,易卜拉欣是一個崇拜正教的人,既非基督教徒,也非猶太教徒。當時有知識的阿拉伯人希望遵循原有的正教,就是《古蘭經》所說的“易卜拉欣的正教”。因此這些人自稱為“哈尼夫”。他們還提倡到僻靜之處去潛修,尋求宗教真理,但未形成組織。哈尼夫思想對穆罕默德的宗教思想曾有影響。
產生背景
6世紀末,阿拉伯社會氏族制度解體,各種社會矛盾加劇,各部落原有的多神信仰和道德觀念越來越不合時宜。在當時猶太教和基督教的一神觀念影響下,一些有識之士尋求由多種信仰向真正的一神信仰升華,決心屏棄偶像崇拜,擺脫“賈希利葉”(即蒙昧時期)時代的各種陋習,主張恢復和遵循易卜拉欣的正教,只信仰獨一無二的安拉。堅持這種主張的人自稱為“哈尼夫”,其一神論思想即謂“哈尼夫思想”。據阿拉伯文獻記載,阿拉伯人系易卜拉欣之子伊斯瑪儀的後裔。
傳說
據傳,易卜拉欣和伊斯瑪儀曾為崇拜唯一的安拉而重建了麥加的克爾白。故哈尼夫即不接受猶太教,也不信仰基督教,而以遵循先知易卜拉欣的正教為榮。《古蘭經》云:“易卜拉欣既不是猶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他是一個崇信正教、歸信真主的人,他不是以物配主的人”(3:67)。哈尼夫思想在麥加、麥地那、葉門等地均有所傳播,麥加克爾白成為其宣傳活動中心,代表人物有先知穆罕默德的一位先祖凱爾布·本·盧艾伊(Ka‘b ben Lu,’ayy,?~332)、穆罕默德妻子赫蒂徹的堂兄沃萊蓋·本·垴費勒(Waraqah ben Nawfal,?~610)等。哈尼夫提倡遠離塵世生活,到幽靜之所隱修,通過苦思冥想,以求接近真主,尋求宗教哲理。當時把這種個人修心養性的行為稱作“哈尼菲葉”。哈尼夫沒有形成系統、嚴格的教義和儀式,不注重布道說教,亦未建立正式的組織,信徒很少,故未形成一種新的信仰一神的宗教,仍舊不能成為統一阿拉伯民族的思想旗幟。
哈尼夫思想與伊斯蘭教起源
穆罕默德在創傳伊斯蘭教前,曾參加哈尼夫隱修活動,深受哈尼夫思想影響。因此哈尼夫思想是伊斯蘭教創傳的思想先驅,是阿拉伯人由多神教信仰過渡到一神教的重要環節。
伊斯蘭教產生前,半島上的阿拉伯人主要信仰原始宗教,相信萬物有靈和靈魂不死,盛行對大自然、動植物、祖先、精靈和偶像崇拜等多神信仰。其中拉特(即太陽神)、烏扎(即萬能神)和麥納特(即命運神)三大女神尤受崇拜。麥加城中心的克爾白神殿供奉有360多尊各氏族部落神的偶像,向其祭祀、祈禱、獻牲。信奉一神的猶太教和基督教早已傳入半島,在葉門地區及一些城鎮和農業區流行,其一神觀念、經典、傳說、禮俗對伊斯蘭教的形成有顯著影響。因猶太教和基督教不適應阿拉伯社會變革的需要,未能得到廣泛傳播。在阿拉伯社會變革和一神教觀念的影響下,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向一神教信仰過渡,產生了一神傾向的哈尼夫派。他們承認獨一神,反對偶像崇拜,相信天命、復活、懲罰和報應,注重個人隱居修煉,過著禁慾的生活。哈尼夫思想成為伊斯蘭教形成的思想先驅和中介。
阿拉伯日益加劇的社會危機,外族的不斷入侵,促進了阿拉伯民族的覺醒,社會各階級都在尋求出路。阿拉伯貴族為維護其統治,企望打破氏族壁壘,奪取新的土地和重新控制商道;廣大的下層人民和奴隸要求和平與安寧,渴望擺脫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改善自己的貧困地位。伊斯蘭教的產生,正是阿拉伯半島各部落要求改變社會經濟狀況和實現政治統一的願望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穆罕默德正是順應了歷史發展的需要,創傳了伊斯蘭教,在宗教革命的旗幟下,領導了阿拉伯的社會變革運動,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穆罕默德25歲時同僱主麥加富婿赫蒂徹結婚,婚後生活富裕安定,社會地位日益提高。後他受哈尼夫派思想的影響,經常隱居潛修,思索和探求阿拉伯民族擺脫困境的出路。相傳,610年穆罕默德40歲時的一天,當他在麥加城郊希拉山的山洞潛修冥想時,安拉派天使伽百利向他傳達“啟示”使之“受命為聖”。此後,他宣稱接受了真主給予的“使命”,便開始了歷時23年的傳播伊斯蘭教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