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和陶歸去來兮辭並引》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作品原文
和陶歸去來兮辭並引①
子瞻謫居昌化,追和淵明《歸去來辭》,蓋以無何有之鄉為家,雖在海外,未嘗不歸云爾。
歸去來兮,吾方南遷安得歸。
臥江海之澒洞②,吊鼓角之淒悲③。
跡泥蟠而愈深④,時電往而莫追。
懷西南之歸路⑤,夢良是而覺非。
悟此生之何常,猶寒暑之異衣。
豈襲裘而念葛⑥,蓋得粗而喪微。
我歸甚易,匪馳匪奔。
俯仰還家,下馬闔門。
藩垣雖闕⑦,堂室故存。
挹吾天醴,注之窪尊⑧。
飲月露以洗心,餐朝霞而眩顏。
混客主以為一,俾婦姑之相安⑨。
知盜竊之何有,乃掊門而折關⑩。
廓園鏡以外照,納萬象而中觀⑾。
治廢井以晨汲,滃百泉之夜還。
守靜極以自作,時爵躍而鯢桓⑿。
歸去來兮,請終老於斯游。
我先人之弊廬,復舍此而焉求⒀?
均海南與漠北⒁,挈往來而無憂⒂。
畸人⒃告予以一言,非八卦與九疇⒄。
方飢須糧,已濟無舟。
忽人牛之皆喪,但喬木與高丘。
驚六用⒅之無成,自一根之返流。
望故家而求息,曷中道之三休⒆。
已矣乎,吾生有命歸有時,我初無行亦無留。
駕言隨子聽所之,豈以師南華而廢從安期⒇。
謂易稼之終枯,遂不溉而不籽(21)。
師淵明之雅放,和百篇之新詩(22)。
賦《歸來》之清引,我其後身蓋無疑(23)。
作品注釋
① 此辭步淵明《歸去來辭》而作。陶淵明,晉代大詩人,生於東晉末年,尋陽柴桑(今屬江西)人,家貧幾次出去做小官謀生,看見當時政治黑暗,他不肯與世同流合污,幾次辭官回家。《歸去來辭》是他辭去彭澤縣令回家的時候寫的。他做彭澤令的時候,州里派3個小官到縣裡來,按習慣應當“束帶見之”。他說:“我不能為五斗米折腰而向鄉里小人。”就辭官歸隱,不再出去做官。他親身參加勞動,過著貧苦的生活。《歸去來辭》表現了他對仕宦生活的鄙棄、對重獲自由的喜悅,對農村景物與勞動生活的熱愛。歸去來,“回家去”的意思。辭,辭賦,一種文章體裁。
② 歸臥江海,即浮海避世之意,舊時指隱士居之處。“澒洞”句,大意說他被流放昌化軍邊遠之地的悽慘生活。澒洞,亦作“洚洞”、“洪洞”、“鴻洞”,瀰漫無際。
③ 吊,懸掛。鼓角,鼓和角,古代軍中用以報時、警眾或發號施令。
④ “跡泥”句,如此盤曲於泥坑其跡是愈來愈深。泥蟠,盤曲於泥坑。
⑤ “懷西南”句,歸眉山(四川)之路乃在夢中。西南,指東坡先生故鄉四川眉山。
⑥ “豈襲”句,豈是著冬服皮衣而想夏服葛衣。裘,皮衣。葛,絲麻織品,夏衣。
⑦ “藩垣”句,籬笆與圍牆雖然虧損。闕,通“缺”,空缺;虧損。
⑧ “挹我”以下二句,留我的甜酒,灌入地窖尊中。挹,舀;汲取。醴,甜酒。窪,通“窨”,地窖。尊,同樽,盛酒的器具。
⑨ “俾婦姑”,使婦女們。俾,使。婦姑,泛指婦女們。具體已婚之女為“歸”;少女為“姑”。
⑩ “知盜竊”以下二句是說,這裡沒有盜賊,家家可毀門折關地生活著。《莊子·胠篋》:“掊斗折衡,而民不爭。”言棄斗秤不用,則老百姓不相爭奪。此掊門折關,也指把門和門栓擊毀折斷,即棄門和門栓而不用之意。
⑪ “廓圓鏡”以下二句,大意說就使用鏡來照屋察看四周的一切事物。廓,清也。
⑫ “時爵”句,夢歸時麻雀跳躍於樹枝,鯢鯢游於大海。爵,通“雀”。《孟子·離婁上》:“為叢驅爵者,鸇也。”鯢,雌鯨。桓,大也。
⑬ “我先人”二句,我先祖的舊屋那能捨棄而再尋找別的地方呢?弊廬,破房。舍,捨棄。
⑭ “均南海”句,南海炎熱多雨,漠北嚴寒乾旱,使兩地氣候差異互相平均、補充。按:皆邊遠地區。漠北,指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地區。
⑮ “挈住”句,帶領其子女來海南去漠北都沒有憂愁。挈,提攜;帶領。《榖梁傳·僖公二年》:“挈其妻子以奔曹”。
⑯ 畸人,不合於世俗的異人。《莊子·大宗師》:“子貢曰:‘敢問畸人’。”
⑰ “非八卦”句,不是《周易》中八卦所指,亦不是天帝賜給的九種治理天下的方法。八卦,《周易》中的乾、坤、震、巽、坎、離、艮、兌。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九疇九種法則。指古代傳說中禹治洪水時,天帝賜給他九種治理天下的大法。
⑱ 六用,東坡先生自註:“巧、拙、眾、寡、剛、柔也。”
⑲ “望故家”以下二句,總希望回故家以求得安息,為何中途而多次停止呢?曷,疑問詞,為什麼。三休,多次停止。
⑳ “豈以”句,難道跟隨莊周逍遙遊而停止去拜安期生為師。南華,《南華經》簡稱,即《莊子》之別名。唐天寶元年,號莊子為南華真人,所著書曰“真經”。安期,即安期生,秦琅琊人,賣藥海上,始皇與語三日夜,賜金壁,皆置去,留書以別,謂後數十年求我於蓬萊山。始皇遣徐生盧生入海求之。未至遇風波而還。漢武帝時,李少君言上曰:“臣常游海上,見安期生。安期生生食巨棗,大如瓜。”
21 “謂易稼”以下二句是說,改變為種田結果苗枯死,不澆水,一粒米也不收穫。
22 “師淵明”以下二句,以淵明為師,學習他的品德高尚豪放,作和陶詩百篇。
23 “賦《歸來》”以下二句,作和《歸去來辭》之清詞,我以後所嚮往的是毫無疑問的了。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古文方面,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為傑出的詞人,開闢了豪放詞風,同辛棄疾並稱“蘇辛”;在詩歌上,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在書法方面,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等,今存《東坡全集》15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