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和田白玉王
- 高:1.50米
- 寬:2.16米
- 厚:1.52米
特點,白玉王賦,比較,經濟價值,文化內涵,
特點
2.和田玉以羊脂玉為上品,此塊和田玉玉質潔白細膩,光澤宜人。通體可見白玉,可謂玉質上品。
3.因自然條件限制,和田玉多為散塊,小塊為主,百斤玉體已不常見。次塊和田玉重萬斤之上,其形體追溯玉史前所未聞。
4.玉必有天然之紋路、雜質、瑕疵,不可避免。此玉體長216cm,高150cm,但玉體無雜石而質地縝密,實屬難得。
白玉王賦
闐玉者,依世界巔峰,三陸所育,其質為上。《天工開物》有語:“凡玉,貴重者盡出於闐。”闐玉五彩,白者為尊,仿佛兮若飄灑人間之瑞雪,晶瑩兮若穿越雲幕之夜光,近而察之,如少女拂玉肌,遠而觀之,似海鹽撒中空。闐玉溫潤,狀如凝脂。柔光如深海明珠聚而不散,觸之如太極之境固而無鋒。闐玉多散,玲瓏精妙常為人見,磅礴雄偉罕為人知。可治為佩者,君子必好。可修為飾者,淑女必喜。相較神遊,嘆兮如登泰山之斷雲俯瞰,若游南海之天水一色。闐玉多精,而不掩瑕,故聖人稱之為“忠”。天無片雲,陸無湖河,然玉無瑕,既此,仍為千古之珍。造物既生其巨型,而不折其完身,是為瑕不掩瑜。闐玉多貴,雕飾人為。即為山流水,山水塑其身,乃地之骨,雲之根,修身成於自然,忘卻人為匠心。疑似天工雕飾,神似彌勒神佛。懵然一眼隨風,又如靈芝展首… …所謂大巧若拙兮?美玉不雕,丹漆不文,雕之恐毀… …此間天地之妙,雖夢卻何從思量!王者乎?可辨也。
國人愛玉,千年錘鍊。儒師孔子論其品性高潔,比德於玉,賦其十一德:“仁、義、禮、智、信、忠、樂、天、地、德、道”,故“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君子喜而“玉不去身”。秦威,十五城池換和氏一璧,卻遭藺相性命相搏。貴如斯者,環宇海內何解… …人如玉品,玉汝天成。金玉良言,受之無窮。淑女朱唇玉面,君子玉樹臨風... …君子美玉,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比較
經濟價值
和田玉素有“國玉”之稱,其料子有分山料、山流水和籽料。因籽料形成是經過了億年大自然的修飾,經過了一個去其糟粕留其精華的過程,所以籽料、山流水料的質地大多數要比山料好。此次所見萬斤和田白玉,身披金黃色皮子並且部分白色玉質外露,部分玉體因長期流水沖刷的原因,而使玉石的表面光滑圓潤,是一塊上好的山流水料。引用幾位目睹此塊白玉的業內人士形容就是:這么大的和田白玉生成十分難得,而且是材質上佳玉質純淨的山流水,這是玉石屆的重大發現,價值已無法單純的用數字來估量。
文化內涵
“黃金有價玉無價”玉的價值不僅僅因為它產量稀少,更因為它是伴隨著中華民族的文明史而逐漸發展。
從春秋戰國時期,和田玉開始大量輸入中原,王室諸侯競相選用和田玉,儒生們把禮學與和田玉結合起來研究,用和田玉來體現禮學思想。為適應統治者喜愛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義、禮、樂、忠、信、天、地、德等傳統觀念,比喻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學性能上的各種特點,隨之“君子比德於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學說應運而生。“抽繹玉之屬性,賦以哲學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賦以陰陽思想而宗教化;比較玉之尺度,賦以爵位等級而政治化。”(郭寶鈞《古玉新詮》)是當時禮學與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論概括。這是中國玉雕藝術經久不衰的理論依據,是中國人七千年愛玉風尚的精神支柱。
《禮記》中孔子賦予玉"十一德",即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此十一德,實乃儒家道德規範的大全。其相對應的是玉的物質屬性,如溫潤而澤、縝密而粟、清越以長等。作為中國傳統思想核心的儒家思想認為君子應“比德於玉”,玉佩光潔溫潤,可謂之“仁”;不易折斷,且斷後不會割傷肌膚,可謂之“義”;佩掛起來整齊有序,可謂之“禮”;擊其聲音清越優美,可謂之“樂”;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謂之“忠”,人人皆珍之愛之,可謂之“道”,等等,這些美德作為君子的必備條件,因而佩玉以潔身明志,“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守身如玉”亦是必然。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提出玉有五德,"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實際上指的是玉的色澤、紋理、質地、硬度、韌性五個特性。
如今,萬斤玉石王現世,為源遠流長的玉石文化又帶來了一個新的故事傳奇,它具有的遠遠不是經濟價值上的衝擊,其藝術價值及文化歷史價值更是爍古耀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