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郭寶鈞
- 出生日期:1893
- 逝世日期:1971
- 職業:考古學家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國文系
- 字:子衡
從業經歷,著作,貢獻,青銅研究,
從業經歷
1945年12月,被聘為河大文史系考古專業教授。他在該校任教三年間,仍利用業餘時間研究考古和史學,發表多篇論文,引起中外考古界重視。新中國成立後,調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為首屆中國史學會理事,兼任北京大學研究生導師。
著作
郭寶鈞著有《中國的青銅器時代》、《關於新鄭蓮鶴方壺的研究》、《洛陽西郊漢代居住遺蹟》、《陶器與文化》、《殷周車器研究》、《殷周的青銅武器》、《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等.
郭寶鈞字子衡,祖籍山西汾陽,生於河南南陽,1893年12月25日生,其父在他出生前二十日逝世,留下年僅38歲的祖母及22歲的母親,兩世嬬居,五服之內無可依者。為遺腹子的郭寶鈞熟知家境清寒及祖母、母親撫育之難苦,自幼生活簡樸,勤奮求學,不敢怠惰。
貢獻
1922年郭寶鈞從大學卒業後,返回故鄉,邀約友人創辦了南陽中學。數年後,他被調至開封河南省政府教育廳任職。1928年他以河南省教育廳代表身份,協助摯友董作賓先生首次的殷墟考古發掘。1931年春殷墟第四次發掘時,他和梁思永同時加入史語所考古組,當時殷墟領導李濟對他們非常器重,曾表示梁思永是一位有田野工作訓練的考古家,對考古組的組成和方法上均有極重要的貢獻;郭寶鈞是同仁中最不怕困難,最能想辦法的人。是年秋天,他又參加殷墟第五次發掘,他吸取了山東歷城縣龍山鎮城子崖發掘城牆的經驗,並且結合文獻,肯定了殷墟「文化層內的聚凹紋」及是版築遺蹟,推翻了“水波浪遺痕”的殷墟水淹說。此外,他提出殷人居住的兩種形式,即地下的居穴及地面上的宮室,認為殷代末期是由居穴到修建宮室的過渡期。他又探討了“覆穴竇窖”和“黃土堂基”的問題,這對殷虛建築基址的研究提供了具啟發性見解。
郭寶鈞分別主持了殷墟第八次及第十三次的發掘,在第十三次發掘中,他採用大面積翻的方法,這不僅可研究遺址的層位關係,還可研究各種遺址的平面分布情況,由於方法的改進,發掘收穫遠超以往諸次發掘。這種方法是考古工作者結合殷墟的實際情況逐漸摸索出來,而非接西方考古學中直接搬過來的。1950年春郭寶鈞以年過半百之齡,重返河南安陽發掘了著名的武官村大墓及其附近的排葬坑,在曾多次遭盜的遺址中發現了不少遺蹟和珍貴的文化遺物,包括可證明當時是處奴隸社會的被殉殺者人骨,及中國現存上古石磬中最精緻的虎形大石磬。
1932至1933年,郭寶鈞主持了河南濬縣辛村的四次發掘,清理了從西周早期至春秋初年的墓葬82座。濬縣辛村的發掘不僅給研究歷史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也擴展了史語所考古組的發掘範圍,而且在時代上由殷延續到西周,開創了周代考古。他在《山彪鎮與琉璃閣》報告中,首次提出“列鼎”問題,並對衛國及魏國墓地作詳細的考證,而且還對其隨葬銅器的年代作出具體的分期。
七七事變,郭寶鈞在輝縣琉璃閣的第二次發掘被迫停工。1954年春郭寶鈞主持洛陽西郊的發掘,雖然他已過花甲之年,但依然每天到工地去指揮工作。他結合了文獻,在考古上首創了對洛陽“王城”的位置進行探索。
青銅研究
除了在考古發掘外,郭寶鈞在青銅研究上也有顯著的貢獻。在他的最大著作《商周銅群綜合研究》,他在郭沫若對青銅的分期基礎上,配合了出土物,使青銅的分期研究大大提高了一步。此外,他還處理了以往學術缺乏專門論述的青銅鑄造技術,獨創把鑄銅技術的進展作為研究青銅器分期的標準。他以親眼目睹了諸多殷周車馬坑現場的經驗,結合文獻進行對比研究,制定了許多殷周車制上的定名,並且以車制的發展及演變來看殷周車制的變化,使殷周車制的研究達到一個嶄新的階段。
郭寶鈞沒有隨史語所遷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曾擔任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及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等職。郭寶鈞於1971年於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