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外傳》是清王夫之(1619—1692)撰哲學著作。其思想的表達方式相對於《內傳》而言,比較自由、奔放,思辨性極強,思想的想像力也極為豐富。作者簡介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人,易學大師,思想家,史學家。...
明末清初王夫之撰。共7卷。前4卷論卦,第五、六兩卷論《繫辭》,末卷論《說卦》、《序卦》、《雜卦》。清順治十二年(1655)王夫之避兵常寧山寺時作,企圖以《易》理作為其“出入於險阻”的“精義安身之至道”(《周易內傳發例》)。內容簡介 《周易外傳》比較系統地闡述了作者的哲學思想:①對“道器”、...
周易外傳校注是一本2021年出版的圖書,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內容簡介 《周易外傳》是王船山隱居著述初期的一部最重要經學和哲學著作。在本書中,他以《周易》每卦為話題,展開了對明亡的反思,對傳統政治制度的剖析和探討,對理學各家的評騭,對佛教道教的批評等等。本書語辭謹言繁密,非平氣虛心不能讀,故...
《周易外傳選要譯解》是2014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孝魚。內容簡介 《周易外傳選要譯解》的結構,為先抄王夫之《周易外傳》原文,然後作譯解。所謂“選要”,即是並不全錄《周易外傳》之文,而是擇其要者,分節(個別地方甚至是分段)抄錄原文,然後詳為解釋疏通船山的思想意旨,極便於讀者理解原文。不僅...
《王船山〈周易外傳〉箋疏》是對王船山名著《周易外傳》的箋釋之作。箋疏者谷繼明系同濟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宋明理學、易學、經典解釋學。內容簡介 本書是谷繼明在多年精研易學典籍的基礎上對船山作品的研究成果之一。全書分“通說”、“凡例”、 “周易外傳箋疏卷一”、 “周易外傳箋疏卷二”、 ...
《周易外傳:王夫之著作》是1977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夫之。內容簡介 《周易外傳:王夫之著作(豎排版)》內容簡介:《周易外傳》寫作於一六五五年(清順治十二年),那時明王朝已經覆亡,王夫之也屢遭險阻,先是在衡陽舉兵抗清,失敗後奔赴廣西參加南明永曆政權,又受到當權者的排擠陷害,被迫於一六五二年回到湖南...
《周易外傳鏡詮》是2000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夫之、陳玉森。內容簡介 《周易外傳鏡詮(套裝上下冊)》是陳寶森、陳憲猷合著,以嚴謹的引證,詳盡的詮釋,為王夫之《易》學研究又添的一部力作,也是一部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的著作。《周易外傳》是一部高度凝鍊、博大精深、功力深厚的著作。在書中,作者王夫之...
《船山易學集成:周易內傳外傳》是2004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王夫之。內容簡介 船山易學,考證翔實,訓詁精當,集明代易學之大成而多所創見,自成一家之言,本書上下二冊,稱為《船山易學全書集成》,收入王夫之全部易學著作六種:《周易內傳》、《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外傳》、《周易稗疏》、《...
《周易外傳導讀》 《周易外傳導讀》 👤作者:王夫之 📖內容:本書先講了王船山的生平、著作、學術思想歷程,以及周易外傳的體例、哲學思想、流傳情況與整理說明,再分為卷一到卷七,對易學中的問題寫了獨到的見解。 🙋感受:對周易感興趣的讀者,這本書不失為一本了解易學的好的讀物,其中易學的 沒有暱稱0044oP...
《王夫之《周易外傳》中的天道觀》是2015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廣友。內容簡介 周廣友*的《王夫之周易外傳中的天道觀》以《 周易外傳》文獻的義理分析為基礎,梳理和闡釋了天 道觀的幾個理論方面,探索了理解天道的途徑,闡明 了其中蘊含的思維方式,進而總結了王夫之闡釋易學 思想的特點。本書貫穿...
正版 周易一卦多斷點竅 易界名家傳記 李計忠先生多年實踐的總結 多角度多方位提取信息 暢銷書籍 ¥24.00 ¥27.00 服務由京東提供 購買 《周易內傳(附發例) 周易大象解 周易稗疏(附考異) 周易外傳(全二冊》,本書介紹了周易。[1] 參考資料 1. 周易內傳附發例.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附考異.周易外傳...
王夫之(1619-1692),字而農,號姜齋,人稱船山先生,湖南衡陽人,明末清初思想家,著有《周易外傳》《周易內傳》《黃書》《尚書引義》《詩廣傳》《讀通鑑論》《宋論》等。惠棟(1697-1758),字定宇,號松崖,江南元和(今江蘇省蘇州市)人,清代學者、藏書家,吳派漢學代表人,著有《周易述》《後漢書補註...
明清之際的王夫之,在《周易外傳》中將哲學研究和易經研究更進一步,提出“實道而器虛”的命題,明確指出“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也就是說,一般原理存於具體事物中,而不是具體事物依存於一般原理,矛盾雙方相反相成、相互轉化,雜因純起,即雜以成純,變合常全,奉常以處變,則相反而固會其通雜和純...
《周易內傳》共6卷。每卷又分上下篇。卷末附《周易內傳發例》。《發例》中有“歲在乙丑……於病中勉為作傳”,說明寫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嘉愷抄本《發例》末頁又有“丙寅仲秋月癸丑朔畢”,說明系康熙二十五年八月初一日修改定稿。王夫之在談到《周易內傳》與《周易外傳》區別時說:“《外傳》以推廣於...
二 孔穎達《周易正義》三 李鼎祚《周易集解》四 劉牧《易數鉤隱圖》五 歐陽修《易童子問》六 邵雍《皇極經世》七 程氏易傳 八 朱震《漢上易傳》九 朱熹《周易本義》十 朱熹《易學啟蒙》十一 楊簡《易傳》十二 來知德《周易集注》十三 方孔熠《周易時論合編》十四 王夫之《周易內傳》與《周易外傳》十五 胡...
《周易通雅》是2010年11月由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唐明邦。內容介紹 《周易通雅:唐明邦易學論文選》集中討論了《周易》在21世紀的意義,易學思想與構建和諧社會的關係,易學大家名著——王夫之的《周易內傳》、《周易外傳》、《周易大象解》的義理,方以智、魏源、熊十力的易學思想,易學與我國傳統文化若干...
象外無道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用語。“象”指客觀世界的物質現象的總稱;“道”指規律。《周易外傳》卷六:“天下無象外之道,何也? 有外則相與為內,即甚親而亦如父之於子也。無外則相與為一,雖有異名,而亦若耳目之於聰明也。”認為“道”和“象”體,“道”寓於“象”中,兩者不能分離。反對魏普玄學以及...
學成於聚是明清之際王夫之用語。出自《周易外傳·繫辭上》:“學成於聚,新故相資而新其故。”要想取得學習成就,必須廣泛積聚人類的知識經驗,並與當前新的知識經驗相結合,這樣“新故相資”.就能在“故”的基礎上有“新”的創造。《苟子·勸學》肯定學習對獲得知識、發展智慧型的積極意義:“君子博學而日三省...
物質世界具有自己運動的能力,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明末清初王夫之關於動靜學說的命題。出自《周易外傳·繫辭下傳》第五章:“太虛者,本動者也。動以入動,不息不滯。”“太虛”,指廣大的太空。“太虛即氣,絪縕之本體。”(《張子正蒙注·太和篇》)可見,太虛本動就是說氣具有自己運動的能力。氣...
矛盾著的雙方,除了互相對立的一面外,還有互相聯繫的一面,人們不能只看到對立面雙方的對抗和鬥爭,而看不到雙方的和諧與協調,其實和順有極大作用。明末清初王夫之關於矛盾學說的命題。出自《周易外傳·說卦傳》:“天地以和順為命,萬物以和順而為性。繼之者善,和順故善也。成之者性,和順斯成矣。”《易傳·...
《船山易學集成》是2022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本書又稱《船山易學全書集成》,收入王夫之全部易學著作六種:《周易內傳》《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外傳》《周易大象解》《周易稗疏》《周易考異》。船山易學,考證翔實,訓詁精當,集明代易學之大成而多所創見,自成一家之言。作者簡介 (清) 王夫之 撰 ...
哀樂生歌哭,歌哭生哀樂,是明清之際工夫之論述情的性質問題時提出的一種觀點。《周易外傳·賁》:“夫情無所豫而自生,則禮樂不容悶也;文自外起而自成乎情,則忠信不足與存也。故哀樂生其歌哭,歌哭生其哀樂。”現代有一種情緒學說認為,先產生一定的情緒如喜、怒、哀、樂等,然後才有身體內部發生的...
命題出自《周易外傳》卷五《繫辭上傳》:“無其器則無其道,人鮮能言之,而固其誠然也。”王夫之認為,過去一些儒者喜歡講“無其道則無其器”這是把道器關係弄顛倒了。其實,“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也”。器與道是一個統一存在的整體,規律就存在於具體事物之中,沒有無規律的...
事物的發展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謂質變,就是舊事物的消亡,新事物的產生。宇宙就是通過這種新舊事物的不斷更替而發展、繁盛的。明末清初王夫之關於事物發展過程中質變思想的命題。出自《周易外傳·無妄》:“凡生而有者,有為胚胎,有為流蕩,有為灌注,有為衰減,有為散滅……散滅矣,衰減之窮,與而...
天下唯器,中國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出者王夫之提出的命題。把道器問題定格在存在論意義上,劃分了傳統道器論的歷史階段。解釋 他在《周易外傳》卷五中說,“天下唯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謂之道之器也”,“無其器則無其道”。認為器是唯一的實存,道則是器這個實存的存在方式、法則、規律等。王夫之認為...
”在天(道)人相授受之際,道生出了善, 此善凝結而形成人之性。天每日相授不已,故能不斷地生出善。而人不能不斷地繼天所授來保存、擴充善性,故產生了惡。人如能不斷地繼天所授來保存、擴充善性,使得“新故相資而新其故”,就是知性、知善、知天,就可以成為聖人(《周易外傳》卷五)。
船山易學,考證翔實,訓詁精當,集明代易學之大成而多所創見,自成一家之言,《船山易學集成(共2冊)》上下二冊,稱為《船山易學全書集成》,收入王夫之全部易學著作六種:《周易內傳》、《周易內傳發例》、《周易外傳》、《周易稗疏》、《周易考異》、《周易大象解》。本次點校,所有要用底本均為國內能見到的...
是天道中相互聯繫的兩個方面,聖人的喜,怒、好、惡要”視天而行”,王夫之繼而提出:“變不是失常”,“率常以處變”(《周易外傳》卷七《雜卦傳》)認為事物的發展既有變化性又有常住性,二者相反相成,是對立的統一:“雜因純起,即雜以成純,變合常全,奉常以處變,則相反而固會其通”(《周易外傳...
像其他儒家學者一樣,王夫之反對佛、老的清虛寂滅之學,主張實體實用。他說:“天下之用,皆其有者也。吾從其用而知其體之有,豈待疑哉?……體用胥有而相需以實。”(《周易外傳》卷二)王夫之也接受了程朱學派的“體用一源”的思想,認為體、用是統一的,既無無體之用,亦無無用之體,但在以什麼為...
主要從事先秦哲學的研究,於易學有獨到的見解,先生研究《易經》四十餘載,著述甚豐,主要易學著作有《象數理論新探》、《大易會意》等。整理出版的古代學典籍有《周易折中》、《周易集解》、《皇極經世》、《梅花易數》等。現主要從事《周易》的國際學術交流工作,新譯德文版《易經》一部。主要作品 主要點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