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周夔龍紋青銅
周夔龍紋青銅。蓋飾盤縭紐,圓扁腹,鳳首流,下置3足,通體飾夔龍紋,為國家二級文物。1 ...
- 西周夔龍紋青銅鬲
西周夔龍紋青銅鬲。方唇外翻,縮肩,釺腹緊收飾周夔龍紋,下置3袋足,為國家二級文物。1 ...
- 夔龍紋
夔龍紋是傳統裝飾紋樣,常見於古鐘鼎器物上,主要流行於明、清景德鎮瓷器上。夔龍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奇異動物,似龍而僅有一足;也有記載說是舜的二臣名,分別指...
- 商周青銅器紋樣
”周人裝飾饕餮紋的目的是為了使人們知道貪吃必將害己,也暗含著人對猛獸恐懼...3.夔龍紋代表著祖先4.風鳥是他們的圖騰青銅器的紋飾題材豐富,多有幾何紋、...
- 西周夔龍紋璜
夔龍紋璜為西周時期的玉器,長7.7、寬2厘米。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周 所屬博物館 中國國家博物館 所屬...西周時期青銅器紋飾中,夔龍紋也是主要...
- 龍紋(傳統紋飾)
龍紋,青銅器紋飾之一。又稱為“夔紋”或“夔龍紋”。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龍是古代神州傳說中的動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圖像,都是以鼻為中線,兩旁置目,體軀...
- 夔龍(神話形象)
“夔,神魅也,如龍一足。”(《說文解字》) “夔,一足,踔而行”。(《六帖》) 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囗、...
- 西周虢季青銅盤
這件青銅盤通高17厘米,口徑39.8厘米,其型為敞口淺腹,口沿唇下左右各有一拱橋形耳,上腹一周為夔龍紋;下腹一周為下垂的蓮瓣紋,有三足,每足上部為龍首正面...
- 春秋夔龍紋青銅矛頭
這件夔龍紋青銅矛通長31.4厘米,矛身長19.4厘米,兩刃寬3.5厘米,矛身有四條突起的脊,前聚成鋒。銎部長12厘米,圓銎中空,銎徑為2.4厘米,圓銎飾有夔龍紋,銎...
- 商周夔龍紋璧
這件商周夔[kuí]龍紋璧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召陳村西周遺址,直徑10.8厘米 孔徑5.9厘米。片狀,璧外沿一周有4個凹形和兩個山字形缺口。兩面均有陰線雕刻兩條首尾...
- 西周盠青銅方彝
器通體以雲雷紋為地,飾窮曲紋、夔龍紋、渦紋等。 [1] 西周盠青銅方彝...周王命盠掌管司徒、司馬、司空和周六師、殷八師的軍政和屯田事務,並賜盠衣物、...
- 夔(青銅器裝飾圖案)
古籍中有提到夔是蛇狀怪物 例句 夔,神魅也,如龍一足 出處 《說文解字》 “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
- 夔(古代傳說神獸)
(《說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時期青銅器的裝飾上,夔龍紋是主要紋飾之一,形象多為張口、卷尾的長條形,外形與青銅器飾面...
- 西周青銅器(1982年12月25日中國發行的郵票)
《西周青銅器》郵票全套8枚,分別選用了何尊、伯矩鬲、利簋、牛首夔龍紋鼎、折觥、蟠龍獸面紋罍、燕侯盂、日己方彝八件青銅器。 [1] 中文...
- 夔龍紋刻銘青銅方壺
夔龍紋刻銘青銅方壺編輯 鎖定 壺的四壁鍥刻長篇銘文,共450字,字型修長優美,筆畫圓潤流暢,刀法洗鍊自如,是一篇戰國書法的優秀作品。...
- 白玉夔龍紋蟠螭觥
白玉夔龍紋蟠螭觥是清中期的青銅酒器,高14.2cm,口徑9.6×5.2cm。...... 白玉夔龍紋蟠螭觥是清中期的青銅酒器,高14.2cm,口徑9.6×5.2cm。...
- 清白玉夔龍紋蟠螭觥
白玉夔龍紋蟠螭觥,清中期,高14.2cm,口徑9.6×5.2cm。 觥白玉質,有微瑕。敞口大腹,體形粗壯。器身以夔龍紋為主體紋飾,器口、主體紋飾的上下邊緣各有回...
- 明漳窯夔龍紋三足鼎
米黃色釉、開滿細碎黑色或無色紋片、仿商周青銅器造型是漳窯瓷的特點,故當地人戲稱其為“米窯”。中文名稱 明漳窯夔龍紋三足鼎 所屬年代 明 別稱 “米...
- 龍紋銅衡飾
此衡飾為圓角長等腰三角形,正面為兩條相對的龍紋,龍頭有角,圓目,張口卷唇,卷尾,身下有似鰭狀足。這種體似鱷魚的龍紋,習慣上被稱作夔龍紋,是商代青銅器上...
- 於取子鉞西周青銅兵器
於取子鉞西周青銅兵器,通高21.2厘米,橫寬14.1厘米,銎長6.1厘米,重525克。呈夔龍回首狀,龍首向下,口部張開與銎相通。...
- 西周饕餮紋尊
西周饕餮紋尊,出自中國西周時期,2006年10月,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上宋鄉紅衛村。該器呈喇叭形口,腹深微鼓,頸上飾四道蕉葉紋和一周回首夔龍紋,腹部飾兩...
- 西周利簋
仔細觀察,在利簋的圈足部位還裝飾有夔龍紋,呈二方連續圖案繞利簋一周,方座四隅飾以蟬紋。獸面紋、夔龍紋和雲雷紋三種紋飾共同裝飾在青銅利簋上,線條流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