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老還鄉”,又稱“告老還家”,“告”是請求,“老還鄉”是年老回到家鄉,“告老還鄉”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為理由向皇帝請求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種制度。
“告老還鄉”,又稱“告老還家”,“告”是請求,“老還鄉”是年老回到家鄉,“告老還鄉”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為理由向皇帝請求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是古代官吏提前退休的一種制度。
“告老還鄉”,又稱“告老還家”,“告”是請求,“老還鄉”是年老回到家鄉,“告老還鄉”是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為理由向皇帝請求辭去官職,回到家鄉,是古代官吏...
告老,指封建時代臣子或官員因年老辭去職務,後泛指年老退休。語出《左傳·襄公七年》:”冬十月,晉韓獻子告老。“...
1846年4月告老還鄉。1848年,湖北水災,陳赴省請領賑銀45000兩,從漢口購米運回興國州城分發給譏民。1851年,主講富川書院。1853年太平軍功克武昌,陳奉命幫辦興國...
左丘明故里,在今山東肥城。相傳約公元前470年,左丘明告老還鄉就一直居住在都君莊(即今肥城市衡魚村),且世代繁衍於此已80代。現留存左丘明所植銀杏樹一株。...
長安年間(701年十月至704年十二月),姚璹多次上表請求告老還鄉,武后最終同意,並下旨晉升姚璹爵位為伯,此時正遇上官名恢復舊制,冬官尚書變為工部尚書。 [5] ...
如果能夠把汪宗翰的故居重新修葺,結合汪氏宗祠一起開發旅遊,告訴世人,在敦煌藏經洞發現史上,汪宗翰當任縣令時所做的,以及他少年苦讀和告老還鄉後的故事,都是可以...
宣統三年(1911年)秋,告老還鄉。 [1] 民國七年(1918年)2月22日,劉光才在老家病故,終年78歲。 [1] 劉光才主要事跡 編輯 劉光才抗擊侵略 ...
吳廷琛告老還鄉 吳廷琛回到了老家元和縣養病,不再出仕,文香把具,修身養性。儘管他已離開了官場,但對國事民政仍很關心,遇上歉年,他出糧賑濟貧民;修治蘇州城,他...
此種情形下的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起“告老還鄉”提前退休的想法,如人們熟知的晉朝彭澤縣令陶淵明就是嚮往田園生活,主動請辭“告老還鄉”。...
牛樹梅告老還鄉 編輯 同治十三年,牛樹梅返回故里,致力於讀書立說。雖然年近古稀,但好學如故。著有《省齋全集》12卷、《聞善錄》4卷。都有刊本流行。另有《湑...
告老還鄉後,被清政府授予通奉大夫。為表彰他的德行,嘉慶皇帝下旨為其家鄉賜造了“神道碑”和“德政坊”。牌坊村因此得名。 [2] ...
蹇義告老還鄉 朱瞻基征樂安,平定漢王朱高煦之亂時,蹇義、夏原吉以及各個學士都隨從,參預軍中機務,被賜給鞍馬甲冑和弓劍。回來後,朱瞻基賜予非常豐厚。...
春秋時期,晉國貴族之間權力鬥爭十分激烈,范宣子趕跑了他的外孫欒盈,並殺了他的同黨羊舌虎。大夫祁奚向晉侯請求告老還鄉,晉侯問他誰可以接任,他推薦了他的仇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