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飢餓1978》 作者: 傅上倫,胡國華,馮東書,戴國強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12-1 字數:170000 版次: 2 頁數: 183 開本:16開 印次: 1 紙張:膠版紙 ISBN :9787010028323 包裝:平裝 所屬分類:圖書 >> 經濟 >> 各部門經濟 >> 農業經濟 定價:¥26.00
基本介紹
- 書名:告別飢餓1978
- 又名:告別飢餓1978
- 作者:告別飢餓1978
- 頁數:183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2-1
- 開本:16
內容簡介,目錄,媒體評論,
內容簡介
讀者翻開的這本書,是四位新華社老記者根據自己1980年的採訪筆記整理而成的,其中大部分內容曾寫成“內參”供中央最高決策層參考,不少內容鄧小平、胡耀邦、萬里等作過批示,成為制定重大政策的可靠依據,對改變中國前途命運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四位記者當時年齡最大的48歲,最小的33歲。
讀罷本書,你可以深切體會到堅持實事求是的重要和艱難,也可以深刻感受到,人民共和國為了擺脫貧困,為了追求理想中的幸福,曾經走過怎樣曲折的道路,曾經承受多么巨大的磨難。
目錄
序言 真話的歷程
第一章 願飢餓的歲月從此結束
一 太原街頭的吉兆
二 收容所何時關門
三 王家灣的今昔
四 在民族英雄謝子長的家鄉
五 訪《東方紅》歌手李有源老家
六 “難兄難弟”都有了希望
七 在貧困的死亡線上
八 挽救失去的忠誠
第二章 徘徊在黃土高原的陰影
一 在遙遠的地質年代
二 黃土的來歷與性格
三 大自然的報復
四 乾旱的“珠穆朗瑪峰”
五 咚咚炮聲話冰雹
六 三十年的建設與破壞
七 多災多難的子午嶺
第三章 要使農業真正成為農民自己的事業
一 沒有主人的事業
二 戈色令的遭遇引起的聯想
三 中國的農民就吃這一套嗎
四 一個做了大好事的人為什麼要自殺
第四章 這裡需要更多的有志者
一 從一位給人們帶來信心的縣委書記說起
二 “民眾生活好了才算好乾部”
三 “不斷革命”的後果
四 要支持有識之士施展雄才
第五章 要努力提高文化科技水平
一 黃土高原需要千萬個薛振聲
二 人才為什麼流失
三 看這裡的學校窮到何等地步
四 “智力開發”刻不容緩
第六章 綠色在於頑強的生命
一 為什麼不讓多種“搖錢樹”
二 “自留山,可美著哩”
三 困難面前出英雄
四 訪種樹三兄弟
第七章 今後向何處去
一 大討論帶來的新方針
二 必須打破自然經濟的束縛
三 農田基建不能再這樣“大搞”了
四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五 “退耕”不能光喊在嘴上
六 不能只要鐵牛丟掉黃牛
七 要使流通渠道暢通起來
第八章“獨木橋”聯著“陽關道”
一 “王魁包山”的啟示
二 改革的衝突
三 孟家坪的創舉
四 西北農民的呼聲
五 王一寧的“政見”
六 張易公社並未翻船
七 大得民心的措施
第九章 一份關於報告的報告
後記 十八年後的回憶
馮東書:敢問路在何方
戴國強:匆匆已過十八年
傅上倫: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
胡國華:往事當回首
媒體評論
要說真話。寫實情。斯諾的《西行漫記》,范長江的《中國的西北角》,為什麼至今讀來仍然震撼人心?就是因為他們真實地記錄了大量的事實。他們當時發的新聞,今天成了信史。你們這次調查,今天看是新聞,明天也就成了歷史。
——穆青(時任新華社社長)
書是一個晚上讀完的,讀得心潮起伏,後半夜完全失眠。這種情況是我以前從未發生過的。全書沒有華麗的詞句,也沒有故弄玄虛的技巧,質樸到了極致,你說是新聞調查也可,是報告文學也好,是長篇散文也好,但你為中國改革初期現狀的巨大真實所震撼,為作者的膽識、良知和職業責任心所凝聚的靈魂所感動。
——賈平凹(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