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述望,江蘇沭陽人。現任中科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北京知識安全工程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
主要從事信息安全中關鍵晶片集成工作,承擔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973)中“信息安全中關鍵晶片集成及其基礎研究”課題和國家高科技發展計畫(863)中“密碼算法標準研究及其晶片集成”項目。
理論研究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完全映射及其密碼學套用”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呂述望
- 國籍:中國
- 職業:老師
- 畢業院校:中國科技大學
簡介,榮譽,
簡介
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曾任無線電基礎教研室主任,從事電子學的基礎課教學和科研工作;
1978年調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研究生院(北京)任教,參與創建數據與通信保護研究教育中心(DCS中心),擔任實驗室主任,於1986年6月提升副研究員;
1995年4月受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信息安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
1997年6月受聘擔任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
呂述望老師:他的課堂講座最多
當初上呂述望老師的課,純屬偶然。還是課程試聽期間,一次早起上課,同路的同學百般推薦呂老師的課程。耐不住同學的熱情,改變原計畫,旁聽呂老師的課。沒想到,這一聽,居然課下決定要改已經和導師商量好的選課單,要上呂老師的課程。
初見呂述望老師,高個頭,大臉龐,寬寬的肩膀,有點瘦。花甲之年,看上去還很年輕,除了一點皺紋,捕捉不到一絲白髮。這在整箇中關村恐怕都很少見。
可就是眼前的這位老前輩,在信息安全領域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公開的商用算法SMS4的創始人。他是數字物理噪聲源晶片的發明者。他的名望遍及信息安全圈內,他桃李滿天下。
呂老師的《安全信息系統概論》課,是真正意義上的概論課。他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全面介紹了信息安全的問題(需求)、理論、實現(技術)、套用、發展。這“一二三四五六七”是一種美,兩類函式,三個假設,四項操作、五大屬性、六難問題、七例套用,雖沒有太多的技術和公式,卻生動有趣,蘊含著對信息安全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的深刻思考。我們學生上課,是真正的在汲取前輩的養分,消化前輩的思想精華,站在前輩的肩膀上看問題。
呂老師不僅自己給我們授課,還經常請信息安全界各個領域的專家來授課。呂老師說,他們都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他們的領域我不是很熟悉,請他們講自己的專業,比我講得好,講得透徹。從五筆字型發明人王永民開始,英特爾技術專家趙軍、曲成義研究員、張明德工程師、美國的丁津泰教授、屈延文、南相浩、許榕生、卿斯漢等等,每一個名字能讓人肅然起敬,每一個人現在或曾經叱吒風雲,每一次講座都明知至理。也許,在科學院,再也找不到一門正式課程有這么多名人來做講座。許多來做講座的老先生都說:“呂老師叫我來的,我不敢不來。”
呂老師上課還很好玩。不消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就很有趣。他還發現自然熵這個有趣妙用——用它來分析性別。他曾經利用漢字的組合性來寫小詩,並編成密碼。他用兵書《三十六計》來編撰密碼本。還有呂老師的小木棍……故事實在是太多了。
呂老師的課程看似好玩,學起來也不輕鬆。呂老師課上說的,都是他幾十年經驗的總結,句句飽含著智慧和真理。每次溫習呂老師的課上內容,總要查閱很多資料和書籍,才能略微的明白老師話語的深邃。呂老師有時候也會給我們查閱資料指明方向。講到隨機性的時候,他推薦我們看《時間簡史》,看量子力學相關的書籍,研究隨機性的定義、假說和理論。兩次上機習題,雖然不難,但也要上網查閱很多資料,看很多網上的新聞、評述、技術文檔等等。
期末考試,呂老師沒有安排課堂考試的形式,而是有板有眼的論文答辯。呂老師找了間教室,請了幾位同行一道,評判每一位同學的論文。形式就和學位論文答辯差不多,每位學生十分鐘,還要應對老師的提問。這些事情看起來輕鬆,實際一點也不輕鬆。查找資料,提煉觀點,形成文字的任務之艱巨,難以想像。區區幾千字的論文,可能要費上幾個星期才能做好。一次答辯下來,同學們都收穫頗豐。
呂老師極儘先生之責,誨人不倦,兢兢業業,而且他還邀請領域學術泰斗來課堂講學,與同學面對面的交流。呂老師不忘栽培晚輩,細剪粗枝,精雕拙石,用心良苦,可見一斑。
榮譽
曾獲得1986年度和1988年度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一等獎、198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995年度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99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度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000年度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金融科技進步二等獎、2001年度國防科學技術三等獎,均為各獎項的主要完成人。
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