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榮森,男,1939年9月生於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研究員。1962年10月-1973年7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工作。1973年8月-1989年7月,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植化、植被、生態、資源等研究。1989年7月-1995年3月,應邀受聘到聯合國“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ICIMOD)”工作,從事山地農業,園藝,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研究。1995年4月回國,仍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繼續研究沙棘。
*1939.9.28 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原籍山東滕縣。
*1957.9 - 1962.7 就讀於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
*1962.10 - 1973.7 在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工作。
*1963.10 被評為研究實習員。主要從事柑桔選種、育種生理等研究,歷時11年。
*1973.8 - 1989.7 在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主要從事植化、植被、生態、資源等研究,約16年。
*1979.10 晉升為助理研究員。
*1992.5 晉升為副研究員。
*1998.3 晉升為研究員。
*1989.7 — 1995.3 應邀受聘到聯合國“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ICIMOD)”工作,從事山地農業,園藝,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研究,約6年。
*1995.4 回國,中國科學院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工作。
*1995.5 中國水利部全國沙棘辦公室聘請為高級顧問。
*1997.7 — 2000.8 被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聘請為“中國沙棘開發”項目技術總顧問。
1. 1964-1971,在柑桔研究所工作期間,由於在資源、選種、區劃等方面的成績,被選參加“柑桔栽培手冊”的編寫工作,此書於1971年出版,後被再版兩次。獲農業部科技進步獎。
2. 1964-1972年,主持“伏令夏橙冬季落果問題的研究”,通過實驗證明落果是由於冬季的相對休眠引起,套用生長素2,4-D噴布可克服落果。生產實踐證明此方法明顯有效,並在四川柑桔產區推廣。
3. 1974-1981年,參加四川西部地區植被調查課題,主要負責經濟林木的研究。後參加“四川植被”專著的編著。四川植被課題1981年度獲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獎,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4. 1978-1980年,參加甘蔗組織培養育苗的研究,(汪石民主持)獲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四等獎。
5. 1983-1986年,參加中國科學院橫斷山地區綜合考察,在“乾旱河谷”專題研究中,承擔經濟林木的分布與生態環境關係的研究。已完成《橫斷山乾旱河谷》專著有關章節的編寫任務。科學出版社1992年出版。
6. 1984年,根據橫斷山乾旱河谷地區生態環境有利於發展落葉果樹的調查結論,向四川省阿壩州委和州政府提出了改變農業結構,大力發展果樹生產,建立二十萬畝優質蘋果基地的建議,州政府採納了此建議,已發展蘋果15萬畝,產量已達3000萬斤。
7. 1984-1986年,開展沙棘資源的開發研究。在摸清資源和儲量的基礎上,幫助四川小全縣建立了一座年產沙棘濃縮汁20噸、沙棘晶140噸的飲料廠,已產生明顯經濟效益,為民族地區發展經濟提供了經驗。
8. 1985-1986年,承擔四川省國土局調查四川沙棘資源的任務,通過植被分布規律及典型地區調查,已初步摸清了四川資源的蘊藏量,寫成“四川沙棘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報告,並被彙編入“中國西部六省區沙棘資源和開發利用現狀調查”綜合報告,上報了國務院。
9. 1986-1991年,承擔中國科學院“六五”重大科技項目-生物資源開發研究。考察、蒐集了具有優良品質的沙棘新資源-柳葉沙棘,西藏沙棘,助果沙棘,為沙棘的人工栽培和選種育種提供了有價值的種源資源。
10. 1984-1987,研究珍稀植物連香樹,從高海拔(2200m)引種到低海拔(500m),多點實驗,獲得成功。有希望成為一種新的綠化造林,風景園林及化工原料植物。
11. 1987-1991年,參加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項目“大西南綜合科學考察”,承擔生物資源考察任務,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
12. 1987,7-1995,3年,在“國際山地綜合開發中心”工作期間,參加了國際項目“山地農業持續發展”,“退化山地生態系統的恢復”等的研究。發表英文專著“沙棘--用於脆弱生態地區的多用途植物”及“地膜覆蓋技術在中國的套用”兩部及其他論文五篇。尤其在推廣和轉移中國的沙棘開發研究技術方面,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通過在山地中心的工作,沙棘已經引起世界銀行及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高度重視,並傳播到世界許多國家。
13. 1995,11年,應世界銀行的聘請到玻利維亞作顧問,對發展沙棘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後提出了可行性報告。中國和玻利維亞政府據此建立了合作項目。
14. 1996,10-1997.10年,應巴基斯坦政府的聘請,對開發利用沙棘的可行性進行了研究,後提出了可行性報告。巴基斯坦總統親自過問並建立了項目。該國沙棘開發已取得顯著成績。
15. 1997.7-2000.8年,應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聘請為“中國沙棘開發”項目技術總顧問。該項目已經完成。據聯合國獨立評估團的評估,認為該項目執行出色,為同類項目中最好的項目之一。
17.2011年9月,由於在沙棘領域長達30年的傑出研究成果,在笫五屆國際沙棘大會上被授予終生成就獎。
18. 2006.3-2014.4年,從野山植物黃連木眾多居群中篩選出新品種-紅葉黃連木。2010年通過四川省科技廳鑑定,獲成果證書。2014年獲四川省林業廳林木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獲林木良種證。正式命名“華夏紅”紅葉黃連木。
1、《柑桔栽培手冊》編著者之一。1971年農業出版社出版
2、 “夏橙的冬季落果問題及其防治方法”
《柑桔科技通訊》1972年第7期
3、《四川植被》編著者之一
1980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此書獲1983年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獎。
4、《川西珍稀植物與花卉》(與印開蒲等合作)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年
5、“四川西部乾旱河谷地區的生態環境與發展果樹的潛力”
《大自然探索》1986年第2期
6、“橫斷山乾旱河谷地區發展落葉果樹的潛力”
《山地研究》1988年第3卷第4期。
7、《橫斷山乾旱河谷》專著作者之一
科學出版社1992年
8、“四川沙棘資源研究”
《沙棘》1988 第1期
9、“中國沙棘屬植物核型研究”(與曹亞玲合著)
《植物分類學報》1988年第26卷第3期
10、“中國沙棘屬植物過氧化物同功酶分析”
《國際沙棘學術討論會議文集》 1989年中國西安。
11、“中國沙棘屬植物資源研究”
《園藝學報》第17卷第3期,1990年。P177-183
12、“生物資源的開發利用(沙棘)”
《大西南綜合考察系列叢書》1993年科學出版社
13、“沙棘屬植物黃酮類物質的色層分析與分類的關係”。
《第23屆國際園藝大會論文集》1990年義大利佛羅倫斯
14、“沙棘屬植物葉的營養成分及套用潛力”
《沙棘》1991第4卷第4期 p43-45
15、《野生生物寶庫--四川自然保護區》(與印開蒲等合作)
中國林業出版社 1991
16,“發揮沙棘在西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
《科技導報》總第175期,p58-60,2003年第1期
17.”沙棘在中國西部生態環境建設中的作用”,
《沙棘》雜誌 第16卷第1期,p3-6, 2003年
18. “柳葉沙棘的引種與栽培”
《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第一卷第一期,P21-23, No.1 VOL.1, 2003
19.“沙棘屬植物的系統化學成分分析初報 “
《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第2卷第1期,p1-3,2004年
20.《沙棘研究》第6章:沙棘的營養價值
科學出版社 2006年
20, Nutritive components of the leaves of Hippophaein China and their possible
utilization《Seabuckthorn Research 》ICRTS Vol.1 No.1 24-27, 1998
21,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Seabuckthorn and Prospect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Worldwide Research & Development of Seabuckthorn》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abuckthorn, 1995, Beijing.
China . Science & Technology Press p11-22
22,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HippophaeFruits in China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eabuckthorn (Hippophaerhamnoides L.)
Synthesis of Reports Barnaul, Russia 23-25 August, 1993,p 398-412
23, Seabuckthorn Resources and Its Underexploited Potential in the Himalayan
Region 《Hort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indu Kush-Himalayan Region》
Oxford & IBH Publishing Co. Pvt. Ltd. 1993
24, Seabuckthorn: A Multipurpose Plant Species for Fragile Mountains
ICIMOD Occasional Paper No, 20 ,Kathmandu, Nepal 1992
25,《Enterprise in Mountain-Specific Products in Western Sichuan, China》
ICIMOD Publications, Kathmandu, Nepal, 1998
26, Rehabilitation of Degraded Lands in Mountain Ecosystems:
A Technical Report of Plantation Establishment in Nepal
《Proceedings of an International Workshop 》Held in Baoshan, Yunnan,
China, December 19-22, 1994
27, The Application of Plastic Film Technology in China
ICIMOD Publications, Kathmandu, Nepal, 1994
28、A Study on Exploitation Potentialities of The Subtropical Mountain Land of
Sichuan,ChinaLiu Zhaoguang Lu Rongsen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Symposium on Ecology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ountain Areas 》October
985,Chengdu ,China , China Academic Publishers
29、Exploitation Potentials of The Subtropical Mountain Land of Sichuan ,China
Liu Zhaonguang and Lu Rongsen
《Intel Bulletin 1986:13 Ecolog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ountain Areas》Publish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cology 1986
30、Analysis of Peroxidase Isozyme In Seabuckthorn(Hippophae.L.)of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Seabuckthorn (H.Rhamnoides L.)》Xian.China.Oct.19 -23,1989.
31、Application of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 of Flavonoids Races to Taxonomy of Seabuckhorn (Hipponhae L)
《Abstracts of Books of the XXIII International Horticultural Congress,》Firenze, Italy. August 27 -September 1, 1990.
32、《Seabuckthorn: A Multipurpose Plant Species for Fragile Mountains.》
ICIMOD Occasional Paper No. 20 , Katmandu, Nepal, 1992.
33、Seabuckthorn Resources and It’s Underexploited Potentialin the Himalayan Region
《Hort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the Hindu Kush-HimalayanRegion》Oxford & IBH Publishing Co.Pvt.Ltd..1993.
34,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with Seabuckthor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with Plants》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New York 1999. P 291-298
35,Introduction of Seabuckthorn( H.salicifolia ) from High Altitude to Low Altitude Area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eabuckthorn, February 18-21, 2001, New Delhi, India, p89-91
36.A Study on Hybrids Crossbred Russian Varieties and Chinese Varieties of Seabuckthorn
Proceedings of 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abuckthorn Association, September 14-18, 2003, Berlin, Germany
37. Hippophaeand its General Chemical Compositions
Proceedings of 1Congress of the International Seabuckthorn Association, September 14-18, 2003, Germany, p 20-35
38.Seabuckthorn: A Multipurpose Plant for Mountain People
Workshop on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Livelihoods through Income-generating Activities in Mountain Regions, 26-27 February, 2004, Shambery, France, FAO, p.44-60
39. Seabuckthorn (Hippophae L.) A Multipurpose Wonder Plant Vol.I(2003),II(2006),III(2008),Daya Publishing House, Delhi,India
40.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abuckthorn Berry Quality and Altitudes of Its Growing Location,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eabuckthorn Association, Quebec City, Canada, August 12-16, 2007, p.5-8
40.A Comparison Study on Seabuckthorn Oil and Other Edible Oils in Their Main Components, Proceedings of The 3rd International Seabuckthorn Association Conference, September 1-6,2009, Belokuniha(Altai Region),Russia,P.115-116
1、中國水土保持學會沙棘專業委員會委員
2. 《國際沙棘研究與開發》雜誌副主編
3、《沙棘》雜誌編委會委員
4、四川省生態學會會員
5, “美國經濟植物學會”(THE SOCIETY FOR ECONOMIC BOTANY)會員。
6、“國際沙棘研究與培訓中心”協調委員會”(The Coordinating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Training on Seabuckthorn)常務委員
7、“國際沙棘協會”常務理事(Member of Standing Committee of International Seabuckthorn Association)
8. “國際沙棘協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 ISA, Scientific Committee)